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小银行在加速离场!

6月下旬短短一周的时间,就有40家区域中小银行解散或合并。

其中广东2家,河北和内蒙各一家,辽宁36家,

辽宁最多,全省25家农商行和11家村镇银行被辽宁农商银行合并。

趋势很明显,地方中小银行在加速离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加速清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财联社数据,2023全年已有2649家商业银行的网点关门停业。

这个加速清退背景和这两年的金融和地产危机有关。

中央文件频繁提出:统筹化解房地产压力、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严格控制中小金融机构准入门槛和提升监管要求。

为什么呢?

1、房地产下滑

这几年地产经济下行,土地财政严重紧张,房地产贷款极度缩减,而房地产贷款是银行优质资产,在一二线城市还能挺一挺,回过头看看这些三五线城市的拿地和房地产销售情况。

投资客的离场,哪来的刚需,都差点要赶农民进城消化库存了,没有了房地产的贷款,而地方银行贷款又不能出省,还能投资什么呢?这几年尽买国债了。

2、国债

从中小银行的角度来看 ,以前的利润来源主要在房贷,房地产熄火后,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从去年开始,地方银行基本上就减掉信贷业务了,钱贷不出去,手上还在不停吸纳,怎么办?

那肯定哪个资产涨得好,就买哪个呗,债市行情还不错,自然把钱放债市里去。

所以这几年地方金融机构没少为债市做贡献,这两个月被央行提示风险后才有所收敛。随着净息差的收窄,这些地方银行赚钱就更难了。

前几天国债也是破了央妈订下的2.5%警戒线,潘行长也发出警告,那些炒国债的机构,特别是拿短期存款去买长期国债的要收敛些。

这几年地方银行吸收的存款不断增加,而能放出去的口子却越来越小,都在配置国债,只要一收水,或者一加强监管,就全凉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庞大的数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村镇银行经过近18年的成长,到去年底达到1700家左右,农商行还有1600家,一统计农村的金融机构达到3900-4000家

农村中小银行总资产只有55万亿元,只占银行业总资产的14%,连四大行的零头都不到。

起初国家批准这些农村银行,出发点是好的。

大银行都知道农村群体风险高、抵押不够、需求还多元化,是D款成本最高的群体,

所以这些大银行对农村市场一直不积极,而国家希望金融能帮扶农村产业,服务农业,

这些年对农村金融的开放,慢慢这些机构也变了味,搞得很乱,严重影响到系统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违规操作

由于门槛很低,设立一家村镇银行,资本金只需要100万,县级也只需要300万,如果资本金是2000万,那么发放贷款最大规模也就是2.5亿左右。

这样就导致只要你有钱,就能开一家银行,收储自己当老板,由于监管不严,里面有很多违规操作空间,还能把银行当成自己的提款机携款外逃。

  • 晋市村镇银行三年内骗贷17114笔,共计26亿元;
  • 延边农商行骗贷3亿元;
  • 河南4家村镇银行利用第三方平台以及资金掮客等手段吸收公众资金;
  • 兴城农商行曾陷入1.28亿骗贷风波

案件太多,感兴趣可以网上查找,不少地方银行,大股东非吸、股权代持、违规揽储,各种骚操作不少,最后还是由国家兜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存款安全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几年中小银行的不良贷款一直在攀升,3.34%不良率,达到金融均值近2倍。

地方银行总想着抱大户,一旦踩中一单爆雷项目,由于金额会比较大,可能会出现致命的危险。央妈鼓励中小做小微客户,实际上是想保护这些中小银行,可他们就是不听。

没了房地产,这些地方银行网点只能继续关。

大家最关心的存款安全性问题,只要国有银行不出问题,合法的银行存款只要不超过50万都是受到保护的。

一直在吐槽银行开那么多网点,就是浪费,面积大窗口多,但是开着办业务的没几个,合着大厅就是用来排队的,所以你一年会去几次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