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标题:朝歌夜弦五十里,八百诸侯朝灵山

在中华文明早期的商朝,曾经历经多次迁都,其中“盘庚迁殷”而被世人熟知的“殷”(今属河南安阳)甚至成为了商朝的代名词。随着“殷”的地域范围不断扩大,在商朝后期出现了一个与“殷”同等重要、并且也被称为都城的“朝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什么有“殷”和“朝歌”两个都城?“殷”和“朝歌”到底是什么关系?这仍然是史学界、考古学界没有彻底解决的问题。

1、从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朝歌”应该属于今河南省鹤壁市(淇县),鹤壁与“殷”所在的安阳仅仅相隔几十公里。

2、“殷”和“朝歌”由于离得很近,可能一个是主都,一个是陪都。也可能两个都是主都。可能是商王经常往返于二者之间居住。

总之,在商朝后期存在“殷”和“朝歌”两个政治中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殷墟王陵遗址

朝歌的正确读音是zhāo歌(一些影视作品里的读音是错的),是一个非常富有诗意的名字,体现了古中华文明的浪漫主义色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商文化的图腾-玄鸟

关于朝歌这个富含诗意的名字怎么来的,也有以下几种说法:

1、来源于“喜迎朝阳、高奏凯歌”或“喜迎朝阳,高歌黎明”之意(不得不赞叹三千多年前的老祖宗多么富有诗歌般的想象力和活力)。

2、商王每天早晨要在这里朝拜、歌颂天神,故取名“朝歌”。

3、来源于附近的朝歌山,朝歌山也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名山,在《山海经》中有记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鹤壁市朝歌文化园鹿台阁

总之,“朝歌”这个极其浪漫的名字,和“殷”、“商”一起,早已深深印入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中,成为了璀璨中华文明中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