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7月初,越南领导人黄文欢意外现身中国驻巴基斯坦卡拉奇总领事馆。他简短地与总领事进行了交谈,未久留便匆匆返回所住旅馆。此次会面虽短暂,却引发了外界的广泛关注与猜测。

黄文欢先生乘车悄然离去,渐渐淡出了越南黎笋政府的视线。他的离开,虽未引起轰动,却标志着一段历史的悄然转变。在庄重而沉静的夜晚,黄文欢的身影逐渐消失在夜色之中,留下的只有深深的思考和历史的印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久后,“黎笋政府”惊慌失措地发布了一则令世界震惊的声明,声称“黄文欢背弃祖国、投向中国,越共中央书记处已决定将其开除党籍。”此消息一出,立即引发了广泛关注和深刻反响。

黄文欢,曾是越南革命的重要人物,与胡志明有着深厚的情谊,身为越共高层领导,他突如其来的抉择令人费解——为何他会离开越南,踏上中国的土地?这一事件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历史背景和深层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拒绝反华,受尽排挤】

1969年,胡志明主席逝世后,黎笋迅速掌握了越南的党、政、军大权,并开始推行亲苏反华政策。他主导了越南的政治走向,使国家偏离了原先的轨道,走向了与中国对立的道路。

黄文欢同志,曾与我党并肩历经风雨,情同手足。为贯彻胡志明主席遗愿,他坚决反对黎笋政府亲苏反华政策,多次在重要场合与黎笋发生直接交锋,勇敢捍卫正义立场,然而,这却遭到了黎笋集团的无情打压与边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6年12月,越共四大在越南召开,黎笋集团利用不正当手段,以“黄文欢年老体弱,不宜担任领导职务”为借口,成功将他排除在越南中央政治局和中央委员会之外。他仅被留任为无实权的“越南国会副主席”。

自此之后,黎笋集团在各种大会上对黄文欢采取边缘化策略,不仅避免将其安排在主席台显眼位置,还刻意减少新闻播报中他的镜头,以图逐步淡化并削弱黄文欢在越南民众心中的影响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黎笋集团为防黄文欢违背其意愿,采取了极端措施。不仅在黄文欢住所外设岗哨严密监视,更在其住所内大量安装窃听器,意图全面掌控黄文欢的一举一动,确保其忠诚与顺从。

尽管外界仍将黄文欢视为越南革命的重要功臣,与胡志明主席并肩作战的亲密战友,但黄文欢本人却倍感束缚,宛如身陷囹圄,丝毫未能感受到作为功臣的荣耀。而黎笋集团对黄文欢的打压与迫害,更是远未停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9年4月,我国成功击退越南入侵后,黎笋集团对黄文欢的仇恨愈发浓烈,于是对其展开了更为严密的迫害行动。黄文欢身陷囹圄,然而他始终坚定信念,无畏强权,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黎笋政府为了破坏黄文欢与我国的关系,刻意安排他参加所谓的“越南人民战胜中国侵略者”展览会,企图通过此举制造隔阂。黄文欢在接到命令后,虽然心有疑虑,但仍服从了政府的安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展览会当日,出人意料的是,黄文欢竟以一身整齐的中国军装亮相,头顶中国军帽,形象庄重而威严。这一突如其来的转变令在场众人瞠目结舌,无不感到震惊和诧异。他的这一选择无疑为整个活动增添了一抹独特的色彩。

黄文欢深知在越南继续停留已难有建树,甚至可能危及自身政治生涯与自由。因此,他下定决心寻找逃离途径,前往中国,以继续其崇高的革命事业,为理想而努力奋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年夏季,黄文欢因肺癌并发症突然加剧,导致持续高烧不退。尽管医生们竭尽全力,尝试了多种治疗方案,却始终无法有效降低他的体温,病情一度十分危急。

经过越南医生的细致诊断,黄文欢的肺部被检测出存在阴影,初步判断为肺结核。鉴于越南当地医院在根治肺结核方面的能力有限,医生建议将黄文欢转送至东德柏林接受更为专业的治疗。

黄文欢的注意力被这一建议深深吸引,他瞬间领悟到,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正摆在他的面前——那便是脱离黎笋政府,投身中国的怀抱。这一认知让他激动不已,决心把握这难得的契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