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何香凝

前言

1971年,何香凝病重,奄奄一息的躺在床上,得知这则消息以后,周恩来连忙赶到医院去探望她,见到周恩来后,何香凝强撑着一口气,向他提出了一个“违规”要求。

讨一个没有裹过小脚的人做媳妇

1878年,何炳桓迎来了一个女儿,为之取名何香凝,对于女儿,他们有万般殷切,想要让她成长为一个贤淑的女子,他们家的经济条件好,因此希望她能够融入到“上流社会”之中,然而,何香凝自小就表现出自己的不同。

7岁那年,何香凝的母亲想要为她缠小脚,若是旁人,肯定已经乖乖的听从,因为这是属于时代的印记,但是,何香凝虽然年纪小,却已经早早地听说过女兵的故事,也因此对他们产生了敬佩的感情,更加羡慕她们的“天足”。

当母亲想要给何香凝强行缠足时,她先是乖乖顺从,等到晚上的时候,她再将裹脚布给剪掉,不过,之后她的这个法子被发现了,何母气冲冲的收走了她的剪刀,见此,何香凝并没有生气,而是偷偷用平日里存下的钱又买了一把剪刀,然后悄悄藏了起来,等到晚上的时候再照例将裹脚布剪刀,如此一来二去几十个回合下来,何炳桓夫妇也彻底放弃了给她缠足的念头,何香凝的一双“大脚”就这么留了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何香凝

很快,何香凝就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何父为此事愁白了头发,他的女儿如此特立独行,谁家能够接受呢?

就在此时,归侨的廖仲恺正在宣扬自己的娶妻标准:“要讨一个没有裹过小脚的人做媳妇”。

瞌睡时送枕头,何香凝的父亲听说此事之后,立刻托了媒人去说和此事,于是,两个人的姻缘就此促成。

成婚以后,何香凝随着自己的丈夫终日读书、吟诗作画,可以说过得极为恩爱。

廖仲恺注定不会止步于此,从香港皇仁书院毕业以后,他就产生了去日本留学的愿望。得知丈夫的这一决定以后,何香凝不假思索的表示支持,并且已经做好决定,她要随夫一同赴日。

但是,彼时的廖仲恺早已不复当年的荣光,而是成为了家道中落的落魄公子,想要筹集上学的资金简直比登天还难,何香凝对丈夫的处境了解的一清二楚,为此,她苦口婆心地说服母亲和亲友,毅然决然的卖掉陪嫁的首饰和所有细软、家具,以此来资助丈夫,让他完成赴日的愿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何香凝廖仲恺

1903年1月,廖仲恺暂时告别了心爱的妻子,东渡扶桑留学。两个多月后,何香凝也做好了决定,她没有丝毫犹豫的将遗留家中的所有杂物卖掉,便一心追随丈夫前往东京留学。

何香凝也是有思想抱负的女子,到达东京之后,她并没有洗手作羹汤被困在家宅之中,反而也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远见和抱负,之后她更是 先后就读于女子师范学校、东京目白女子大学以及东京本乡美术学校,还跟随日本名画家专门学习绘画。

同春,何香凝的人生轨迹又发生了变化,她在东京时,前往神田中国留学生会馆参加集会,结果在这里,她意外的遇到了孙中山。孙中山在这里进行了号召中华优秀儿女投身革命运动的演说,在听完对方的思想抱负之后,何香凝心中大为震惊,却也因此坚定的自己的想法,之后,她同革命青年赵声、秋瑾、黎仲实等人来往密切。从此,她和廖仲恺开始接触革命思想,并为革命而工作。

6月,何香凝在东京撰写《敬告我的同胞姐妹》一文,这篇文章发表之后,成为了早期宣传妇女解放屈指可数的作品之一,何香凝也因此奠定了她在中国妇女运动史上的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何香凝

作为富家小姐的何香凝,本来连饭都不会做,可是,她却愿意从头学起,满怀热情地完成上面交给她的各项工作,之后,在她的努力之下,她成为了一位富有才干的管家。

在这个过程之中,她的忠诚和细心,早已经赢得了孙中山和留日革命青年们的信赖,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奥巴桑”,也就是女管家。

因为身体羸弱体弱多病,再加上怀孕这件事,促使何香凝于1908年4月被迫退学,9月25日,何香凝在东京大久保寓所,生下了儿子廖承志。不过,这并没有影响到她对于未来的规划,半年之后她便又入学读书了。

1925年2月,孙中山病重,何香凝听闻这则消息以后,立刻赶赴北京照看。3月12日,孙中山逝世,这则噩耗传出以后,何香凝作为遗嘱见证人之一随后在遗嘱上签字。

等到将这一系列事情处理完毕后,何香凝才终于回到自己丈夫身边,他们夫妻二人对于革命的热情并没有随着孙中山的离世被扑灭,相反,他们夫妇两人继续并肩作战,并继承了孙中山未竟的事业,之后更是为了贯彻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和革命主张而奋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19日,香港的中国工人为了声援上海的反帝斗争,直接举行了大罢工,这场阵势搞得轰轰烈烈,其中还有10余万工人离开香港,选择回到广州继续斗争。

为了支持罢工工人,何香凝直接开办了贫民医院,以此来满足罢工女工和工人家属的需要。之后她又考虑到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罢工的女工们需要解决最基本的生计问题,于是,她又在贫民医院对面开了一家合作社,缝制衣服、手袋等,总算是解决了女工们的后顾之忧。

何香凝的一举一动,不论是女工还是罢工工人家属来说,都是一份天大的恩情,他们为之感动不已。

然而,命运总是会在不经意间给予你致命一击。

因为捍卫孙中山遗志,不断的同国民党右派作斗争,同年8月20日下午,廖仲恺于广东国民党中央党部门外被人暗杀,结束了他短暂的一生。

感人至深的革命情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廖仲恺

邓颖超来到国民党中央妇女部不久,就听闻了骇人听闻的廖仲恺被暗杀事件。

得知这则噩耗以后,邓颖超非常的震惊和悲痛,随后她立刻赶到国民党中央党部去看望和慰问廖仲恺的遗孀何香凝。不仅如此,邓颖超更是在各界声讨杀害廖仲恺罪行的集会上发表演说。

对于何香凝的遭遇,邓颖超为之惋惜,之后,邓颖超将照料何香凝的生活和健康摆在了重要的位置上,更是主动将妇女部的工作全部承担起来,为了不让何香凝分心。在给廖仲恺举行国葬时,邓颖超亲自小心翼翼的搀扶着何香凝,陪伴她一步一步走到到临时墓地。

对于缉凶邓颖超和周恩来等共产党人的态度都非常的坚决,他们的态度同汪、蒋之流消极敷衍、另有图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外,邓颖超还给予何香凝以有力的支持,使得她在危难之际深切的感受到邓颖超以及共产党人的真诚。

1926年3月20日,蒋介石制造了“中山舰事件”;5月15日他又提出“党务整理案”,排斥打击共产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蒋介石

何香凝得知后,毫不犹豫的挺身而出,和蒋介石展开了面对面的斗争,在重重压力之下,蒋介石被迫解除了对苏联顾问办事处和住宅的包围,之后更是不得不释放了被捕的共产党员,何香凝的这一做法,直接打击了蒋介石的嚣张气焰。

经过一系列的考验,何香凝也为共产党树立了一个可靠朋友的形象。

何香凝与邓颖超简直是相见恨晚,两个人在三观上面完美的契合,在工作上面,两人更是配合默契,经常会一起参加活动,出席会议。

何香凝只会粤语,并不会普通话,可是,当时广州汇集了全国各地的人,许多人听不懂广东话,面对这样的窘境,邓颖超常常会给何香凝做翻译。

在彼此的交往之中,何香凝对邓颖超也愈发的信任,在1926年12月召开的国民党广东省第二次代表大会,本来应该由妇女部长何香凝作广东省妇女运动报告,可是,她委托邓颖超代为起草并作报告,从中也能看出她对邓颖超的认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邓颖超和周恩来

随着北伐战争的胜利,1926年12月中央妇女部随国民党中央迁至武汉。而邓颖超却因广东省妇女部工作需要暂留广州。何香凝则特意在中央妇女部为她保留了一等秘书的职位,随时等候她的到来。

可是,谁都没有想到,蒋介石会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在这之后,邓颖超经过努力,总算是从广州脱险,随后她又绕道上海来到武汉,与何香凝汇合。

不久国共合作破裂,邓颖超也不得不转入地下,与何香凝被迫分手。

一直到抗日战争爆发,国共第二次合作之后,两人才终于得以见面。

1938年8月,邓颖超受中共长江局委派,前往香港会见宋庆龄,何香凝以及香港各界朋友,她这次的任务就是扩大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二人分手多年,终于重新聚首。

当邓颖超到达何香凝在香港的寓所时,给了她一个热烈的拥抱,为他们分别11年后能够再聚感到高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邓颖超

冷静下来以后,邓颖超向何香凝介绍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等等,在这个过程中海不断的征询她对团结抗战的意见和建议。

何香凝也没有耽误时间,她先是向邓颖超介绍香港抗战救国和妇女运动的情况,之后还陪同她会见香港各界妇女代表。不过,当时他们所面对的抗战形势危急,还有沉重的工作量压在身上,他们这一次匆匆一晤又匆匆分别。

1949年4月,何香凝应中共中央邀请,从香港北上抵达北京时,邓颖超和朱德、周恩来等亲自前往车站迎接。

当晚,毛泽东、周恩来等在中南海设宴为何香凝接风洗尘。在这之后,邓颖超并没有和何香凝断了联系,反而多次专程到何香凝寓所探望,并向她通报情况。

通过邓颖超之口,何香凝了解到解放区发动妇女参加土改、保证妇女和男人一样地分到土地,拥有土地所有权、实现男女平等等情况时,她差点激动的泪流满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何香凝

他们几十年来追求的“耕者有其田”的理想,中国共产党不仅把它变为现实,而且比孙中山的设想更为彻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何香凝先后担任了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等重要领导职务。

面对重重的工作,她并没有喊苦喊累,反而殚精竭虑,一心为中国妇联工作,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作为全国妇联第一副主席的邓颖超,她时常会前往何香凝的家中向她汇报工作,然后耐心的听取她的指导,还会请她参加一些重大活动。

1953年中国妇女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时,何香凝向大会发出“新中国妇女努力的方向”的贺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何香凝和宋庆龄

何香凝和邓颖超都是全国政协委员,她们常在一起开会,而她们都是在周恩来总理直接领导之下进行工作,所以又多了更深层次的工作联系,几十年来邓颖超周恩来和何香凝一家一直保持着深情厚谊,这些都促使她们之间关系极为密切,两家常来常往。

1950年8月初,邓颖超与周恩来结婚25周年,何香凝为他们准备了礼物,她精心地画了一幅“梅花松柏图”上面还写着“恩来颖超结婚25周年纪念”,她通过梅花和松柏恰到好处地赞颂了他们的爱情和品德。

1954年邓颖超迎来了自己的50岁生日,何香凝又画了“菊花图”相赠。画上的菊花淡雅秀丽,迎严寒竞放,无一不在表达她对邓颖超的真情实感。

我与廖家已有三代交情

周恩来曾经深情地说过:“我与廖家已有三代交情。”对于这番话廖承志也深有感触说道:“这是实情啊,父亲廖仲恺早在黄埔军校就十分赏识周恩来,母亲何香凝一直受到周恩来的关怀和爱护,姐姐廖梦醒不仅和周恩来革命关系密切,而她的女儿囡囡又是周总理和邓大姐十分疼爱的干女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晚年何香凝

廖承志在17岁时加入国民党,父亲遇刺身亡之后,廖承志继承其父遗志继续推进民主革命,之后,他又亲眼目睹了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他便下定决心脱离国民党。1928年8月,中国革命陷入低潮,廖承志直接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3年何香凝支持并掩护廖承志离沪赴川陕苏区工作。

然而,长征途中,廖承志却因为反对张国焘另立中央,被加上“特务”的罪名,并被开除党籍,随后又在保卫局的监视下戴着手铐行军。

1936年9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黄河边,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周恩来下部队,结果,他看到了一个老熟人,原来,廖承志被人看押着正低头慢慢地走,本来应该打招呼的,可是,廖承志很快意识到他的处境不妙。廖承志思想上没有一点准备,竟不知如何是好。到底应该同周恩来打招呼,还是直接背过脸去?他内心深处并不想给父亲的老朋友带来麻烦。

就在廖承志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周恩来竟然下马走了过来,上前紧紧地握了一下他的手,然后转身上马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廖承志

晚上,周恩来派通讯员将廖承志叫到司令部。廖承志一进去,又有一些手足无措,原因无他,此时屋里坐满了人,里面不但有张国焘,还有红四方面军领导,也有中央派到红四方面军的朱德、刘伯承等,他们都一脸严肃地坐在那里。

在这之前,廖承志其实已经听说张国焘下达了对他执行枪决的命令,他不禁朝着最可怕的结果想去,这次是不是执行死刑前再审讯一次?可是,看到周恩来就在现场,不知怎地心里反倒踏实了。

张国焘当然知道周廖两家的亲密关系。但是,他还是明知故问周恩来:“你们俩早就认识吗?”周恩来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色厉内荏地问廖承志:“廖承志,你认识了错误没有?”周恩来这副样子吓到了廖承志。他刚想为自己申辩几句,可是看见朱德朝他微微摆了一下手,立刻就反应过来,这可能是周恩来的计策,于是,他老老实实回答说:“认识了。”周恩来又问:“认识深刻不深刻?”廖承志回答:“深刻。”周恩来接着问:“改不改?”廖承志回答:“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恩来

最后,周恩来将张国焘的嘴给堵了起来,为廖承志的“错误”结了案。然后,他叫廖承志留下吃晚饭。

1937年1月,廖承志顺利到达延安,周恩来托人告知何香凝。

1971年,何香凝病重,奄奄一息的躺在床上,得知这则消息以后,周恩来连忙赶到医院去探望她,见到周恩来后,何香凝强撑着一口气,向他提出了一个“违规”要求:她死后不想火化,要把遗体运到南京和廖仲恺合葬。

大家对何香凝的这个要求吃惊不已。因为当时党中央和毛主席正在倡导火葬。周恩来正是这些领导人中主张火化的第一批倡导者。

结果,周恩来毫不犹豫地回答老人说:“我代表毛主席、党中央同意你的要求,放心吧。”

后来,周恩来对廖承志和经普椿夫妇解释说:“何老太太一生革命,贡献很大,她的这个要求应该满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恩来何香凝

一年后,何香凝在平静中闭上了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