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网信办主办的“高质量发展中国行·宁夏篇”专题活动采访团一行走进位于贺兰山下的漫葡演艺小镇,体验“夜游四小时,穿越一万年”的夜游大戏——沉浸式演艺项目《看见贺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羊肉烤串、烤鸡蛋烤面筋、滩羊烩小吃,冰橙奶茶都是我爱吃的。”来自全国的快手、微信、微博、抖音、B站博主和央媒记者,被眼前丰富的特色美食和风味小吃吸引住了,纷纷拿起手机,边吃边拍视频。

“我抓拍了一个帅哥,是带刀侍卫。”“唐代诗人王之涣和今人相遇,与观众现场吟诵唐诗。”“这是当地民俗相亲节目,手里端着馓子道具,旁边是大红灯笼。”博主们被精彩的节目看花了眼,不时地与穿梭在人流中的持刀侍卫、外国使节等帅哥美女擦肩而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微博百万粉丝博主小小小苔藓是一位文旅博主,主要介绍各地有特色的文旅内容。她说像贺兰漫葡演艺小镇的节目,各地也有,微博粉丝们都喜欢看这样的富有当地特色的文旅节目,很能吸引粉丝关注。

在这场“夜游四小时,穿越一万年”的夜游大戏中,游客能够穿越塞上贺兰、天下贺兰、沐浴贺兰、烟火贺兰、非遗贺兰、大漠贺兰、当代贺兰七大板块,多维度感受贺兰文化的神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记者走过热闹的演艺区,来到一条非遗街,听宁夏版画家讲述贺兰山岩画的版画印刷,品味《龙飞九天》的7种颜色套印出的版画作品。走进蜡染工艺坊,被精致的蜡染布料制作的耳环、摆件、服装等吸引,赞叹艺术与生活的结合,既实用又美观。在摄影作品长廊,由摄影博主七道阳光拍摄的几十幅巨型照片正在展出,每一幅照片都是宁夏的贺兰山、岩羊、小鸟、星空、祥云、日落日出,都是瞬息万变一眼千年的自然美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工作人员介绍,“沉浸式演艺项目《看见贺兰》不仅是一个产品的名字,更是一种文化抱负,也是一种行动方案。我们通过文旅创新让世界看见宁夏,是献给游客也是献给宁夏的一场看见之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5分钟,《灵州会盟》节目即将在晚上9点开演,记者看到坐席上已经坐满了等待观看节目的观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天是星期二,游客还不是最多的,如果是周末游客常常爆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漫葡演艺小镇以夜游演艺为核心产品,通过“高颜值、沉浸式、宁夏心”的产品营造策略,为宁夏引入新场景、新体验、新内容,丰富区位业态,让区位整体效应联动放大。白天,游客参观既有的自然和人文景区,夜晚,通过创新的演艺产品更深地理解贺兰山背后的故事和文化,体验到一场围绕贺兰山的立体多元的人文之旅,进而更好地认识和爱上宁夏。(宁夏新闻网讯记者 蒋萍 祁瀛涛 金文阳 )

来源:宁夏新闻网

编辑:杨春晖 监审:马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