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视频中母亲陪伴因第一次上台被吓哭的孩子完成表演时,我便回想起我与我的外婆,一个关于孩子陪着老人跨越时代、适应现代科技的故事。

说起我的外婆,脑海里浮现的便是外婆的记事本,上面满是她的生活记录。扉页虽然看上去普通,但里面刻满了家族与时代变迁的历史痕迹,在滚滚向前的时代车轮下,一个女人怎样走出重男轻女的村落,到城市打拼成家,又饱含热爱地度过这跌宕起伏的大半生。

外婆非常要强,每次我的母亲劝说她搬来一起住,她都拒绝了。她总是乐呵呵地说道:“我什么日子没经历过,不都好好的吗?你们照顾好自己就好,有空多来看看我这个老家伙就行了。”然而,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外婆还是拿着她的记事本,但唉声叹气多了起来,最常念叨的就是“一天到晚就知道看手机”。也不知从何时起,家里人聊天少了,微信和QQ的提示音却多了。

一次父母出差,我便到外婆家长住,趁她做饭时打开了她的记事本,里面的内容让我印象深刻:“阳儿大了,楼高了,河流也变宽了,这个世界好像变得越来越快了,我是不是也老了?”一个问号,对于外婆来说,却是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她在时代浪潮下试图接触和理解的迷茫与无助令我揪心。于是我下定决心,要成为外婆的引路人。

饭后,我把外婆请过来,教她使用智能手机。外婆看着我,眼睛里闪烁着好奇与兴奋的光芒,她便拿着本子一点一点写下我所说的每一个功能的使用方法。实操时,外婆握着手机的手不断颤抖着。遇到困惑时,她总会紧皱眉头,努力思考。我知道,她在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这个全新的世界。

“我在呢,外婆,你哪里不明白随时提,我都会陪着您的。”外婆又一次点开了微信,打开了与我母亲的聊天窗口。“阳儿,我想在手机上边看你妈妈,边说话,怎么按呀?”经过几次教授,外婆终于拨通了电话,当她看着我母亲的脸出现在屏幕上时,露出了孩子般的喜悦与自豪。

渐渐地,外婆开始熟悉智能手机的使用,她开始用相机记录生活中的点滴,开始与我们分享她年轻时的故事,最近的新闻趣事,甚至有的还是我们年轻人的话题。我们的朋友圈也经常有她的点赞和评论,每一次交流,都像是一座桥梁,将两代人的心紧密相连。

如今,每当我回家探望外婆时,总会看到她拿着手机忙碌的身影。她笑着说:“现在的我,虽然不能像你们一样自由地追逐梦想,但至少我可以和你们一起走在时代的步伐上。”那份坦然与满足,让我的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感动和感慨,陪伴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心意。

再到后来,当我再次看她的记事本,已经很久没有再更新了,最近的一条写道:“尽管我老了,但我还是想知道,这个世界是怎样的,或许我找不到答案,但是,我想了解。”而与外婆的陪伴也告诉我,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亲情始终是我们心中最温暖的港湾,而这份深厚的情感与陪伴,将永远是我们心中最珍贵的宝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备注:本文首发于《中国政府采购新闻网》2024年1月19日。

作者简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詹阳,广东省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中国政府采购报》《老年日报》《南方工报》等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