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傍晚无意间睡至天黑,黑不尽的天有些混沌,混沌至万念俱灰。

漆黑的房间里,我打开桌上的台灯,斜照的一束光飞舞起一阵灰尘。黑夜里光亮起来的时候才能看见原本看不见的灰尘。而你我,如若没有一束光,便不会有人知道,我们在过着怎样的人生。

能站在聚光灯下的人生,也不会是与我们相似的人生。飞舞的灰尘时刻提醒着我的平凡与渺小。

在二十四岁之前,我的体重一直维持在满意的区间,于是一度以吃不胖引以为傲。二十四岁后体重开始只增不减,在饮食习惯并未有太多改变的情况下,我终于意识到,随着年龄不断地增长,新陈代谢逐渐变慢,许多事情变得不可控起来。

我有些惆怅,或许是不断增加的体重,也或许是对年龄增长的无奈,而更多的是在体验过年轻的活力、紧致的肌肤以及不顾一切的勇气之后不得不承认在24岁这个分水岭后,身体和心理承受力,都在走下坡路。

衰老在某些时候不经意地就出现了,在我仍然认为自己还是那个毫无顾忌的年轻人的时候,17岁时不理解的年龄焦虑,不理解的细纹都在如今完完整整地出现在自己身上。

中年这个词离我越来越近,这让我觉得很可怕,于是很多事情变得有些无力,仿佛看到未来结婚生子,日复一日重复地生活。

岁月固然不饶人,但如果结局最终都大同小异,如果最终要走上既定的轨道,那么在上车前,我们肆意在希望的原野上奔跑。抓住脑海里一闪而过的瞬间,与志同道合的人去疯狂,在最好的年纪里尽情享受青春。

想起那些日子与好友们一起去深夜的海边喝酒,放肆奔跑在温热的海滩上;我们坐在山顶看日落,弹着吉他一起唱着“下过雨的夏天傍晚我都会期待,唱歌的蝉,把星星都点亮”;我们去山顶的草原上吹风,看着似乎触手可及的云朵,一起笑着说这就是“向云端~”吧……

凡此种种,都成为青春的碎片,成为自己故事里高浓度的、让人觉得活着真好的时光。

18岁错过的勇气,在这些年找了回来。在不断向前走的时光里,我用着自己的方式随着它一路向前,在这样的时光里我终于平静下来,对逐渐流失的胶原蛋白,对年龄的增加。在一切的未知里,仍然藏着很多惊喜,失去一些也总能得到一些,在不同的年龄收获不同的体验,或许这便是,一站有一站的风景。

而如今我仍按部就班等待毕业,试图找到一份安稳的工作,在某一天结婚生子,繁杂的工作让人没有时间思考,亦没有时间写作,在车水马龙的街道穿梭,疲惫的眼里都是生存,人们称这样的日子是“生活”,是“长大”。

风花雪月当然也是生活,可普通人要先生存。

低到尘埃里的种子开不出花来。

我由此接受了生活的本质,这里和那里似乎没有什么区别,即使人和人有着截然不同的人生,但在过去的日子里我们都有放肆的青春和不顾一切的勇敢,随着时间一起埋入深不见底的海里,相遇,离开,老去,最终不过尘归尘,土归土。

“黑暗中尘埃仍在飞舞,而你我几近尘埃落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简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赢春梅,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会员,西南作家网签约作家,作品发表在中国作家网和《贵州作家》《青春湖工》《观书寻迹》《青年作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