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峡网报道,日前,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称,《金融时报》报道消息称,中方在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的供应价格和量上提出了不合理诉求。请问中俄关于该协议的谈判是否如报道所言遇阻?

毛宁表示,寻找两国利益汇合点,深化利益交融,实现彼此成就是中俄两国元首的共识。我们愿同俄方一道,落实好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不断深化两国全方位互利合作。

《金融时报》作为西方资深媒体,选择在中俄发布联合声明之后不到一个月发布这篇报道,明显是想塑造出一种“中俄不和”的舆论氛围。其实西方唱衰中俄战略合作早已有之,以往没能成功,如今也是一样。以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为例,该项目最初设定的是年输送量500亿立方米,进一步提升我国的能源安全保障。同时,也可以缓解俄罗斯因为无法向欧洲出口能源所带来的损失,可以说这是一个双赢的合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媒认为有两种可能性:其一是英国媒体在俄罗斯内部的消息渠道中获知了这条消息,并选择将其公开挑拨中俄矛盾;其二是俄罗斯官员故意将此事透露给英国方面,让英国代为公开。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4日回应称:中俄当前寻找两国利益汇合点,深化利益交融,实现彼此成就是中俄两国元首的共识。我们愿同俄方一道,落实好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不断深化两国全方位互利合作。

中俄不久之前发布了联合声明,未来中俄之间的合作会进一步加深。这对于美西方来说无疑是致命的,当中俄形成优势互补之后,那美西方想要再对付中俄,可就没那么容易了。所以,他们必须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来炒作中俄分歧,尽一切努力来离间中俄关系。这个报道就是其中的方式之一。另一方面,西方这是在为自己找后路。众所周知,因为俄乌冲突的关系,欧洲基本切断了与俄罗斯的能源交易。但随之而来的美国高价能源,又让欧洲叫苦不迭,美国趁火打劫的做法,让欧洲感到不满。

这场中俄能源合作,显然让某些国家坐不住了。毕竟,中国转向俄罗斯天然气,是在减少对美国及其盟友能源依赖的同时,强化自身能源安全。说白了,就是不想再被别人掐住脖子,想要掌握更多的主动权。当然,这种“合则两利,斗则两伤”的道理,某些国家未必不懂,只不过他们更在乎自己的利益。于是,阻挠“北溪2号”、炒作“中俄新管道危及欧洲”这种操作也就不足为奇。他们怕的是中国和俄罗斯联手,进一步削弱自己在能源领域的控制力。

其次,如果西方想要唱衰中俄合作,无疑打错了算盘,要再次失望了。毛宁在回应这一问题时,没有提及价格或具体的商业问题,而是从中俄两国元首的战略共识出发。这其实就点出了问题的核心,这是基于两国长远战略,双方元首达成重要共识的合作项目,期间虽然会经历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战略方向已经敲定,两国要做的就是不断向中间靠拢。所以如果西方单纯的从商业角度,纠结价格等细节问题,并没有太大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关键时刻,据参考消息网消息,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俄中关系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基于深层次共同利益。中国一直是俄罗斯的主要经济伙伴。普京在会见媒体代表时说:“关于(俄中)双边关系,我想指出,这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建立在深层次的共同利益基础之上。”普京表示:“15年来,中国一直是我们的主要经贸伙伴。我们构筑两国关系并使其达到今天的水平,并不是因为一时的政治形势,而是立足于共同利益。”

在中俄之间关系中,中方的立场是非常坚定的,俄罗斯总统普京也同样如此。根据报道来看,普京在6月5日接受媒体提问时,对中方是赞不绝口的。而普京在报道中说过的四句话,也直接定调了中俄之间的关系,不会被轻易改变。普京对中方所夸赞的四句话,不仅是发自内心的,也是他更加坚定中俄发展的原因。面对美欧国家的“排挤”,俄罗斯和中方搞好关系,显然是一个明智之举。在此基础上,中俄继续推进合作交流,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美西方指责中国汽车“生产过剩”的说法,普京也进行了非常直接的驳斥,表示这完全就是胡说八道,纯属无稽之谈。众所周知,由于美西方利用宣传机器操纵着国际舆论,如果哪些国家跟美国不对付,那么美国就会大肆编造各种谎言,对他国进行恶意抹黑,这种舆论上的优势,不仅无形造就了美国的文化霸权,更能帮助美国在全球各地,掀起所谓的“颜色革命”,帮助美国推翻他们的对手。

对此,有评论称:“近年来中俄关系不断走深走实,尤其是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俄罗斯在各方面开始向中国靠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间多了一个美国;特朗普认为这是一个错误的政策:他非常不支持中俄关系好转,这会让美国感到非常不安。”普京还额外强调了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贸易,他表示中俄伙伴关系不是情境性的,而是基于深厚的共同利益;而且未来中俄两国在飞机制造、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领域,以及太空和军事技术领域都有良好的合作前景。

但对于俄罗斯急迫的请求,中国当然不可能一口应下,毕竟政治归政治、生意归生意,现在中国完全占据了买方市场的优势,那么要求俄罗斯在价格和供应量等细节问题上做出让步也是必然的选择。所以,急着卖能源的俄罗斯会认为中方压价太多、中俄会因此产生分歧都是正常情况,但这些分歧并不影响中俄深化合作的大局,我国外交部和佩斯科夫表态的话外音说得非常清楚,双方还在就相关问题进行谈判,但落实两国重要共识的大方向没有改变。

在此背景下,需要关注的是,日前,中国外长王毅赴俄出席金砖国家外长会议,在会晤期间,多个国家外长排队与王毅外长会见。在这几场会面中,话题既涉及到了双边关系,也包括在金砖框架下的多边合作,虽然各有侧重,但这几个国家无一例外,都和中方有要事相商。

在与俄外长拉夫罗夫会面中,王毅外长表示,中俄合作符合根本双方根本利益,不针对也不受第三方侵扰,并特别强调中方愿在不同领域上与俄罗斯合作,愿意全力支持俄罗斯金砖主席国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次金砖国家外长会议就是其中的一个关键的“外交战场”。曾经的金砖五国经过多次扩充规模,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已经越来越大,成为了世界多极化的一个重要标志,而且现在还有更多的国家希望加入金砖行列,成为影响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这不光有利于中俄两国,更有利于整个多边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