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

记者徐光莹

“齐文化虽然历经千年,但其精神要义在新时代对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我们要重视齐文化、开拓齐文化,不仅要传承,还要创新。让传统进入现代,让历史拥抱今天,让齐文化的精神财富赋予城市无穷的张力,无穷的竞争力。”近日,由淄博市委宣传部、淄博市委网信办等牵头组织拍摄的《寻齐记》在央视10套热播,它以齐国八百年历史为时间轴,详细记录了齐地的起源与发展,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觉与思想的盛宴,激发了大家对齐文化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探讨与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弦歌不绝,气势如虹。齐文化是淄博的文化瑰宝,犹如一股清泉,源源不断地滋润着这片古老而充满生机的土地,不仅为淄博带来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更为这座城市注入了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其“改革、创新、开放、务实、包容”的特质已深深烙印在这座城市的基因中。作为齐文化发祥地,淄博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立足推动齐文化时代化、大众化、产业化、品牌化,深耕人文沃土、聚力守正创新,在传承发展中书写文化“两创”别样华章。

融入日常,扩大齐文化教育普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端午假期,在市图书馆、市新华书店、海岱楼钟书阁等地,不少市民游客通过翻阅《泱泱齐风 人文淄博》,了解博大精深的淄博文化、感知光照古今的淄博人物、领略传承千年的淄博典籍。这本规范定义解读“淄博文化”的工具书由市委宣传部组织编著,选取了典型的20种淄博文化、20个淄博人物、20部淄博典籍加以编写汇总,图文并茂地展示了淄博市在文化事业方面的突出成就,不仅反映出我市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深厚的历史积淀,也体现了我市在推动文化“两创”方面的不懈努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何让厚重的传统文化融入大众生活,让齐文化IP具有亲切的烟火味?我市积极挖掘阐发独特地域文化的思想精华、道德精髓和时代价值,扎实做好宣传普及,让文化走进群众、浸润心田。深入实施齐文化“六进”工程,连续组织策划四届齐文化短视频大赛、三届齐文化动漫设计创意大赛等活动,在线下推出“管子说”“齐人新说”宣传海报、卡通绘本、口袋书等文创作品,线上推出“管子说”微信表情包、“齐人有礼”短视频等一批创意设计、动漫、影视新兴文化作品,用现代手法让千年齐文化焕发勃勃生机;创新开展“成语故事进餐厅——齐国成语之旅”系列活动,推出“管鲍之交”“鱼腹藏羊”等齐文化成语故事新菜品,开发成语故事云展示平台和成语故事主题游戏;由齐文化研究院研究员李钟琴编撰的《齐国成语典故辞典》一书,搜集与齐国、齐人、齐事有关的成语典故1717条,成为淄博加强齐文化研究阐释、推进文化“两创”的一项重要成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的淄博,处处有歌声、处处有风景,文化活动精彩不断,文艺创作亮点频现。创作推出齐文化题材舞剧《齐风·莆田》、电影《我的父亲焦裕禄》、电视剧《绿水青山带笑颜》、纪录片《战国大学堂之稷下学宫》《寻齐记》、电视动画片《蹴鞠小子》等文艺作品200余部,其中,电影《我的父亲焦裕禄》获得全国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组织举办“魅力淄博 传齐之夜”演唱会、淄博城市戏剧节、“就在淄博”城市艺术SHOW等文化文艺活动,更好地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上新业态,加速齐文化与产业融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近,位于淄博陶琉国艺馆的“小虾米”团队忙得不亦乐乎,一边接待慕名前来打卡参观的游客,一边忙着生产。丑憨憨、圆滚滚、奶萌萌的“龙龖龘”软陶泥塑,无疑是今年淄博文创界最潮流的单品之一。无论是“龙龖龘”,还是升级版的“抬头龖龘”“琉璃球龖龘”“金色龖龘”“花棉袄龖龘”等,都深受年轻人喜爱,订单源源不断,“指尖技艺”逐渐变成“指尖经济”,成为淄博文化“两创”以活力和创意持续焕新的缩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让齐文化穿越时空、润泽当下,淄博一直走在探索的路上。我市坚持文化传承与产业提升并重、创新发展与跨界融合并举,组建齐文化产业转化联盟,推动传统文化业态推陈出新、提质增效,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文化动能。制定《“山东手造·齐品淄博”推进工程实施方案》,深化与中央美术学院、中视实业集团、故宫文创等知名院校和高端平台的合作,创新推出“瑞兔春碗”“虎悦春碗”“龘龘春碗”等文创产品;连续三年举办城市礼物创意设计大赛,作为全省唯一市在2023山东省工艺美术博览会暨“山东手造”精品展现场发布文化“两创”新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融合让“诗与远方”更加绚烂。我市加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2023年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产业企业达到185家,实现营业收入348亿元;建立全市数字文化产业基础信息库,确定龙头数字文化企业10家、产业园区7家、示范基地5家,以数字化推动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加大文旅企业招引力度,海岱楼钟书阁、颜神古镇、红叶柿岩、马踏湖等一批文化元素突出、吸引力强的文旅项目建成开放;成功举办全省文旅高质量发展项目观摩活动、中国文旅企业合作发展大会等高层次会议,淄博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

完善体系,推动齐文化人才培育

齐文化是先人留下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我们当代人重视齐文化,不能活跃一时、热闹一时、光亮一时就过去了,要考虑给子孙后代留下点什么。人才是第一资源,这就需要跟上高端人才的引育筑峰。我市制定《关于加强全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等一揽子措施,建立优秀文化人才专家库、“文艺齐军”人才数据库等各类文化人才库,入库人数达1.1万余人;策划实施“文化人才引育筑峰行动”,齐文化特聘研究员团队进一步扩容,引育行业领军人才、青年骨干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等68名;组织开展“淄博文化英才”“淄博市德艺双馨中青年文艺家”等推选活动,入选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1人,获评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出版人物奖、齐鲁文化名家等100人,为打造文化“两创”标杆城市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寻齐、知齐、传齐。淄博市将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润城,聚力实施“焕彩出新”文化赋能工程,推进首创、原创、数创、融创、优创“五创并举”的文化传承创新行动,让千年齐文化能够推陈出新、古为今用,为打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高地贡献更多“淄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