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初夏时节,阳光暖,微风柔,行走在镇安县达仁镇象园村的乡间沃野,抬头是画,入目皆景。笔直干净的道路两侧绿植成行,错落有致的农家庭院沿河曲折蜿蜒,颇具风格的文化广场设施完备,处处涌动着蓬勃生机活力,宛若一幅浓墨重彩的和美乡村山水画卷。

象园村位于安康、旬阳和镇安交界处,距镇安县城110公里,素有“最美秦岭南麓象园村”之称。全村总面积26.4平方公里,辖7个村民小组329户1095人。近年来,象园村认真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共商联议、共管联治、共抓联建为抓手,走出了一条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成功解锁和美乡村的“幸福密码”。

“山看着更青了,水变得更清澈了,深呼吸每一口都是负氧负离子。现在道路平整畅通,房前屋后也都干干净净的。新建的村史馆漂亮大气,里面的老物件最容易勾起浓浓的乡愁记忆。”谈起村里近些年的变化,村民刘金树掰着手指头一口气就罗列了一大堆。

这些变化得益于象园村共商联议、共管联治、共抓联建的“三共三联”模式,象园村让“干什么由群众广泛提、谁来干由群众充分议,怎么干由群众共同定、怎么样由群众公开评”成为常态,充分调动起群众参与积极性,推动人居环境从“面子”美到了“里子”。随着“三共三联”走向纵深,象园村人居环境变得越来越亮眼。截至目前,建成秦岭山水乡村建设示范点1处、小公园3处,打造茶文化广场1个,改造宜居农房34户、户厕51个,新修四组通组路5.9公里,硬化三组产业路1公里,建成“象园·印象”茶产品展销1处,打造的“一抹青绿、一湾溪水、一间民宿、一餐美食、一杯清茶、一本名著”的康养旅游环境正在逐渐成形。

和美乡村不仅在于环境之美,也在于产业之美。象园村依托生态优势和资源禀赋,通过群众提、集体议、支部论,确定以“支部+党小组+产业链”模式大力发展茶产业,建立茶产业链党小组3个,打造“两川三沟五坡”连片茶产业核心区10个,培育茶叶公司3个、茶叶加工厂9个、茶叶合作社21个,建成茶园1.7万亩,年可产茶叶80多吨,产值5200多万元,让一座座茶园既是风景如画的绿水青山,更是富民强村的金山银山。

谈到现在的生活,刘金树笑着说:“出门就是绿水青山,在家门口就能有稳定收入,日子过得惬意有奔头,这就是幸福美满的好日子!”

(通讯员 邹大鹏)

责任编辑:安心 审核:杨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报料关注西北信息报微信公众号(xbxxbwx)留言或加编辑微信号:y609235490 投稿邮箱:xbxxbxm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