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万吨级新平台的整体完成度越来越高。飞行甲板的铺设已经完成了8成以上;而且主龙门吊也暂时移动了位置;这样舰身中部也可以被观察的更仔细。按照目前的进度,估计一个月之内就会吊装舰岛。如果最终被证明是双舰岛,那么也算是开天辟地头一回。如果舰岛吊装完毕,最多再过1个多月就可以顺利下水出坞了。总之今年秋季基本就可以看到完整的首舰舰身。然后再用大约半年的舾装时间,完成电弹部分与关键拦阻系统的施工,到明年这个时候就应该可以进行首航测试了。总之其整体工期,最多只有8万余吨正规平台的三分之一。也就是可以确保24个月就完成试航之外的所用建造工作;其综合性价比是绝对值得期待的。还有人说已经发现5万吨级2号舰的部分模块已经出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旦首舰下水,就让2号舰立即入坞合拢,这样就实现了流水线式的密集建造过程。问题是首批次就是建造2艘吗?等2号舰完工后,前2艘进行反复的试航测试,过关后再开始后续的批量建造?其实这种概率并不大,更倾向于头一批就是4艘起步!这么说的理由:首先是4万吨平台,并没有出现先建造2艘,充分试航后再开造后续舰的做法;反倒是3艘近乎一起开工,3艘全部完工后,才又增加了一个4号舰。5万吨级新平台虽然创新部分很多,特别是甲板宽度几乎一步到位增加了10米;不过这只涉及全舰的横摇周期与稳性,这个完全可以通过超算来提前模拟避免风险,还可以通过水池中的缩比例模型来做二次验证。因此并不是最关键的技术难题。核心部分在于115米级的正规电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配套拦阻系统的上舰。但是这些关键子系统已经在8万余吨平台上充分测试。于是5万吨新平台反倒没有什么需要特别反复确认的技术难关。考虑到2.8万吨的船坞登陆舰已经是8艘的完整建制;4万吨级平台也是4艘一组;那么5万吨级新平台首批4艘正好相互对应。另外4到5万吨级两栖平台一共8艘,也正好看齐了6艘黄蜂级加2艘美国级的国外最强阵容。如果5万吨级的新平台再追加第二批次,那么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吨位总量,则直接超越超级大国的海军陆战队的所有现役平台,首次坐稳全球第一把交椅!另外从最新实践来看,5万吨级新平台的实战适应性更强。比如本次在某关键海区。是一次性出动了1艘4万吨级平台,再加1艘2.8万吨级的船坞登陆舰作为现场压阵的核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外围则是4艘1.3万吨级大盾,再加1艘6万吨级平台盯住超级大国的航母战斗群。如此布置,很大程度上在于对手暂时无法出动固定翼飞机进入现场骚扰。而且附近还有自家的岛礁机场策应。但是如果对手有足够的固定翼飞机进场,那么4万吨级平台上仅有的大型直升机就无法全面应对了。此时如果有5万吨级平台1到2艘出马,则绝对有更大的威慑力。总之这种新平台足够适应全球99%的海上斗争,一口气造12艘都不嫌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