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进入五月之后,增长势头逐渐放缓。六月的端午档虽然以总场次138.2万场刷新了中国影史端午档总场次数纪录,票房成绩则不尽如人意,尤其档期内没有单片过亿的电影,令人遗憾。

这种态势下,接下来的暑期档成为了各方关注的焦点。毕竟端午档只是小档期,暑期档才是决定全年票房成绩的关键。能否出现爆款电影,点燃今夏影市,大家都在拭目以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热浪滚滚”的时期。时间跨度长,观影人次多,使得每年的暑期档在全年的电影市场中显得举足轻重。去年暑期档,在《孤注一掷》《消失的她》《封神第一部》《长安三万里》等多部爆款影片带动下,档期票房超206亿元,创中国影史同期新高,占据了全年总票房(549.15亿元)的三分之一强。2022年暑期档总票房为91.35亿元,也接近全年票房(300.67亿元)的三分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贾樟柯还在自己微博进一步解释说,国际影片不等于好莱坞大片,好莱坞大片目前审美疲劳,但世界范围内还有很多令人激动的影片没有进入中国观众的视野;更多元的影片也有助于恢复观众对电影消费的热情,对拉动国产影片的票房也有益处。要想让电影市场真正“热”起来,除了创作端丰富电影类型,实现多元化优质影片的常态化供给,“分线、分众、分区”等差异化发行机制也成为行业议论的焦点。

从目前国内的电影市场来看,分线发行还处于试水阶段,这一灵活协商的发行新方式,既有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电影学者支菲娜表示,可以把分线发行理解为差异化发行,大家相互尊重,才会让市场更有活力。

除了分线发行,支菲娜也建议,部分影片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有限上映,局部区域重点上映,还可以按照观众的观影偏好,性别、年龄层、喜好进行分众发行,比如戏曲电影、纪录电影、歌剧电影等都有自己的观众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