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月25号那天早上,我不知道第多少次打开航旅纵横,搜索深圳机场的天气情况。

“出港航班,252个取消”,我心中一沉。

为什么如此关注深圳机场?因为这一天,我敬仰数十年的吴士宏老师,计划从深圳飞来上海,来到《进化者》栏目,和我进行一场直播访谈。

我对此期待已久,但那几天的深圳,电闪雷鸣、大雨倾盆。吴士宏老师的航班,在此前2天里已经3次取消。

我特别担心吴士宏老师的身体,不知道如此频繁的行程变动,她的身体状况能否承受。

我甚至想好了,实在不行,就取消直播,向所有预约了的观众郑重道歉,另约时间。

然而没想到的是,在两百多个航班取消的背景下,吴士宏老师的航班竟然抓住一个雷暴的间隙,顺利起飞,还准时抵达了上海。

一见面,看见吴士宏老师像4月春光一样的笑容,我放下了担忧的心。她对我说:这是上天的安排。

说的真好,就像吴士宏老师传奇的一生一样,都是上天的安排。

或许年轻一些的读者,已经不太清楚吴士宏是谁,但对于我们70后这一代人而言,这是一个“神一般的名字”,她不仅是我的偶像,更是我许多偶像的偶像。

因为在1999年,有一本名叫《逆风飞飏》的奇书横空出世,讲述了一位没受过大学教育的小护士,从IBM的一位外派勤杂人员做起,一步步成为IBM中国渠道总经理、以及微软中国区总经理,几乎登上职业经理人生涯的巅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9年版《逆风飞飏》

那时,她被人们称为“打工女皇”。

这部底层逆袭的故事,激励了包括我在内的整整一代中国职场人。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当时甚至还没有“逆袭”这个词,大家表达如今“逆袭”这层含义时,用的就是“逆风飞飏”这个词。

没错,这本书,就是吴士宏老师的自传。

所以,那天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和吴士宏老师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直播对话,畅聊她的人生经历,以及对如今的年轻人还能有怎样的启发。

今天,就请允许我用一篇文章的时间,与你分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吴士宏老师加入IBM的1985年,是一段对我们而言有些遥远的岁月。

那时,中国改革开放不到10年,刚刚开始向世界掀开自己的面纱。这篇文章的许多读者,估计更是还没有出生。

所以我问吴士宏老师,能不能请您回忆一下,那个时代的中国商界,是怎样一幅光景?您又是怎么加入的IBM?

吴士宏老师说,那时候,中国的市场化进程刚刚开始,第一批国际企业,开始试水中国市场。

如果一定要用一个词,描述那时这些外国企业对中国的印象,那一定是“神秘”。

神秘到什么程度?吴士宏老师说,我给你举一个例子,你就能有感觉了。

那时,这些大型外企派到中国的外籍高管,都是住在特别安排的涉外公寓,相比当时中国的整体环境,已经是非常优越的条件。

吴士宏老师说,她至今都记得第一次去到这些外派高管的住所时,瞪大了眼睛,就像进大观园的刘姥姥一样,不由自主的感慨“哇,这也太高级了吧”。

然而,在这样的生活条件下,他们还要领取一项特别津贴,叫“Harsh Allowance”,直译过来叫“艰苦补助”

大致就像如今华为等一些大型中国企业的员工,外派到非洲国家时领取的补助一样。

艰苦补助,你想想看,当时的中国,在这些国际外企的眼中,是怎样的印象。

那时的吴士宏老师呢?她还是北京椿树医院的一名小护士,不仅扔进人群中毫不起眼,还被病魔缠身。

1979年-1983年,她曾罹患一种血液病,卧床4年,其中3次被报病危。

1983年底康复后,死里逃生的经历让她重新审视生命,骨子里极度要强的吴士宏老师,被激发出了一种难以遏制的“改变命运”的冲动。

可是,说来容易,怎么改?吴士宏老师少年失学,四年病榻之后,她发现“病中方四载,世上已千年”。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下,时代变了,除了她的护士岗位,似乎哪里都在要求“大专以上文凭”。

再去上学?一是时间等不起,上学需要的四年,已经被用在了“生病”上。二是学费付不起,多年生病已经让她几乎没有一点积蓄,只能靠每月30元的劳保工资生活。

吴士宏老师只能选了一种最土、最笨、但最快、最省的办法:自学。参加英语专科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那段时间,吴士宏老师几乎像疯了一般自学,找亲戚借书,再跟着收音机里的广播课程学英语。

可是,一天24小时,8小时护士工作上班、2小时通勤,这是怎么也省不了的。

吴士宏老师算了算,就算她只睡4小时,每天也只能有10小时的学习时间,对于她当时的基础,根本不够啊,怎么办?

太难了,真的太难了。

然而,面对绝境,有的人接受让这个世界肆意妄为,有的人选择对这个世界奋起反击。

吴士宏老师竟然想出了一个怪招:偷时间。

她开始主动要求值没人愿意上的夜班,她所在的病房,没有重病人,半夜病人都睡得比较踏实,紧急情况不多。

这样,只要没有突发情况,她就可以趁着这段时间,再偷出几小时的学习时间。

就这样,到1985年3月,只用了14个月时间,吴士宏老师竟然通过了除了一门英语口语外的全部科目,离拿到文凭只有一步之遥。

太精彩了,这段经历听得我目瞪口呆。我忍不住问吴士宏老师,当时到底是什么动力,支持您这样不眠不休的学习?

吴士宏老师说,这些年经常有人问她这个问题,或许他们期待着听到一个惊世骇俗的理想,改变世界之类的。

但真相恐怕要让他们失望,当时的她真的没有什么伟大理想,只有2个朴实到不能再朴实的原因:

1、在医院待得太久,又经历了生死时刻,想在一个与健康人打交道的环境里工作。

2、穷怕了,想多挣一点钱。

仅此而已。

我感慨,这真是应了那句话:

每个人都会遇到崇山峻岭,但普通人眼中皆是困境,高手眼中只有通途。

于是,1985年3月,就在还差1门考试就能拿到文凭之时,吴士宏老师开始决定找找工作。

就在这时,她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招聘广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广告来自一家外国企业服务公司,招聘英、日、德等各语种人才,要求大专以上文凭,将外派至驻北京的各大外国商社。

吴士宏老师说,当时她对所谓的“外国商社”根本没有概念,更不知道去应聘的大多是外贸、外语学院毕业的本科高材生。如果知道了,没准就不敢去了。

当时,她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想着要不来一次“求职练习”。

由于那时正在护士当班,没找到正式信纸的吴士宏,用一张医院里的处方纸,写下了她人生中第一封,也是唯一一封求职信。

这封求职信,在《逆风飞飏》这本书里有完整版:

尊敬的北京市外国企业服务总公司人事部领导: 本人吴士宏,现职北京宣武区椿树医院护士,自学英语,除最后一门英语口语以外,已通过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英语专科所有规定考试,由于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期缘故,我要到X月后方能参加英语口语考试并得到英语专科大专同等学力文凭,特申请报名参加贵公司招聘考试,望能予以破例考虑,文凭后补。 随信附上免冠一寸近照一张,如贵公司对本人申请不予考虑,望赐还照片。 敬启者吴士宏 1985年3月x日 ‍

假如你是面试官,看到这封信会是什么感觉?自信?骄傲?

反正吴士宏老师说,等她通过考试正式入职后,和同事聊天时才知道,当时同事们第一眼看到这封信的感觉,是“狂妄”

“我们这儿每天收到上百封求职信,都是用高级信纸打印的、排版的漂漂亮亮的,从没见过用处方纸写的。”

“望能破例考虑?居然还要归还照片?从没见过这么奇怪的要求”

“要不,把她叫来考考,看看到底是什么人这么狂?”

吴士宏老师说,这真是个天大的误会,她希望归还照片,是因为她真的就那么一张能用的照片,还是从工作证上撕下来的,上面还印着骑缝章,用酒精擦了半天也没擦干净。

当时其实是想说,我还想用这张照片接着求职呢,拍新照片还得另外花钱,但终究没好意思写到求职信里,于是就写了“望赐还”。

我倒觉得,这真是个美丽的误会,从此让她有了展现人生价值的机会。

吴士宏老师身上的这股“渴求心”,抓住哪怕一丝机会不放手,尽全力去试试,在如今这个时代,已经成为了一种越来越稀缺的品质。

就像吴士宏老师在书里写的那样:

我已经奋斗争取到文凭了,那虽然只是张站台票...我会不停地试着登上新生活的列车,先上车,后补票,只要是往前走就行。

然而,进入这家外派公司,只是求职的第一步。当时那个年代,许多国际企业在中国没有直接招聘员工的资质,只能从这些外派公司间接招聘。

也就是说,吴士宏老师还必须通过某家外企的面试,才算正式求职成功。

在经过了几个月的基础培训后,1985年6月,吴士宏接到通知,第二天去一家大型美国企业接受面试,职位是办事员,工作内容是行政勤务。

这家公司的名字,当时吴士宏老师是第一次听说。当然,对如今的我们,早已经是如雷贯耳:IBM。

但吴士宏老师说,当时,她根本没有任何概念,IBM是一家怎样的公司。她唯一的印象是:这家公司特别挑剔。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外派公司每次有人去面试前,领导总会进行一番鼓励,不要紧张、冷静应对、争取通过。

然而去IBM面试前,领导却对吴士宏老师说:别有压力,这家公司特别严格,已经连续拒绝了好几个办事员推荐,所以这次也很有可能派不出去,你好好表现就可以。

面试时,吴士宏老师紧张的能听见自己怦怦的心跳。虽然已经自学了很久的英语,但这的确是第一次面对一屋子货真价实的美国老板。

结果,对方上来的第一个问题是:你为什么认为你有资格来IBM工作?

吴士宏老师的自尊和傲气,当时被一齐激发,她用自己都难以置信的英文流利度,慷慨激昂的做了一大段英文陈词。

大意是,我在医院的工作,以及自学通过考试的经历,都是能力的证明。

只要给我机会,那我就会证明我的实力给你看。如果都不给我机会,凭什么认为我没有资格?

面试后,同事们都以为,完了,一定没法通过了,连吴士宏老师自己都以为自己“凉了”。

但结果却出乎意料:人事部通知,下周一来上班。

吴士宏老师说,多年后,在那位面试经理的送别晚宴上,她曾问过他,当初为什么会招自己进入IBM。

那位经理说,他至今都很清楚的记得当时面试的场景,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可能只是因为感觉从她身上看到了点“精神(Spirit)”。

我问吴士宏老师,那如果让您总结一下这段经历,给现在的年轻人一些启发,您觉得会是什么?

吴士宏老师说:如果你觉得这是你的机会,那就大胆去争取,有时候真的就像那句有些玄学的话:上天会看见你的努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进入IBM后,借助改革开放,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东风,吴士宏老师随着IBM中国一起高速成长。

从1985年到1997年,她不仅从外派勤杂人员成功转型业务岗,还一路做到了IBM华南区总经理和IBM中国渠道总经理。当时,她在IBM内部被称为“南天王”,为IBM中国市场的开拓立下汗马功劳。

这段经历,在《逆风飞飏》这本书里有特别精彩的讲述,强烈建议你亲自看看。

而在直播里,我向吴士宏老师请教了一段我一直特别感兴趣,也特别敬仰的商业经历:郭士纳拯救IBM。

先帮年轻读者回顾一下时代背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在微软、苹果等新一代公司的冲击下,IBM这位传统计算机行业霸主几乎年年亏损。

亏损到了什么程度?说出来可能令你惊掉下巴。

1992年,IBM创造了一项历史记录,成为了美国历史上单年度亏损最多的公司:49.7亿美元。

然而,就在大家叹为观止时,第二年的1993年,这项记录就被IBM自己再度刷新:81亿美元亏损。

2年合计亏损150亿美元,这是什么概念?我给你提供一个参考指标。

1993年时,全世界有超过100个国家,一年的GDP都没有超过150亿美元。

亏损的公司不少见,但能在2年里亏出全世界一多半国家的GDP,或者亏出15个独角兽,真的要用“罕见”来形容。

当时,不知道多少人都觉得,IBM这家巨无霸公司,离末日不远了。

后来呢?后来就是商业史上的一段传奇经历, 1993年4月1日,一位名叫路易斯·郭士纳的职业经理人被董事会请来执掌IBM。

结果,他只用了一年时间就让公司扭亏为盈,在任10年间,他帮助IBM这只传统时代的大象翩翩起舞,成功完成了转型。

这段传奇经历,后来被写在他那本著名的个人传记《谁说大象不能跳舞?》中,是我从小在各类商学课堂上读过无数次的故事。

所以我问吴士宏老师,您的IBM履历,正好经历了郭士纳拯救IBM的那段传奇经历,这让我特别羡慕。

能不能给我,也给如今的年轻人们说说,您从这位和杰克·韦尔奇以及安迪·格鲁夫齐名的伟大CEO身上,都学到了些什么?

吴士宏老师说,她觉得郭士纳身上,最值得学习的是两点:

第一,是战略对企业的重要性

当时,不仅是外界,连IBM内部都充满了一种声音:拆分。

既然大企业难转身,为什么不将它拆成一堆小的独立供应商,做磁盘的只做磁盘、做软件的只做软件,各自为战,自求发展?

但郭士纳的判断是:不。

在整个行业越来越分散、多元,创新组件层出不穷的大背景下,与一大堆花花绿绿的小公司打交道,这根本不符合客户的底层需求。

客户需要的,其实正是IBM自己最大的优势:整合能力。

为客户提供完整、系统的全套解决方案,而这,只有大公司才能做到。

吴士宏老师说,他至今都记得郭士纳那句激动人心的原话:我们,是唯一一个能为客户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的公司。

这段推论过于精彩,我想直接引用一段《谁说大象不能跳舞?》里的原文:

我与其他一些客户和CIO们的会见活动,明显地告诉我,这个世界上最不应该做的事情就是,用一个以上的光盘驱动公司、用一个以上的操作系统运营公司、以及用一个以上的UNIX语言来管理公司。 ...... 因此,保持IBM的完整性,就成为第一个战略决策。而且,我相信,也是我所做的最重要的一项决策——不仅是在IBM,而且也是在我的整个职业生涯中的最重要的一项。 那个时候,我不知道该如何具体发挥这个整合过的公司的潜力。但是,我知道,如果IBM能够成为最前沿的技术整合器,那么我们就一定能够给客户和市场交出一份特别的答卷。

吴士宏老师说,从郭士纳的身上,她第一次见识到了一位世界级战略大师的远见与坚持。

这真像那句经典老话所说:一家公司的天花板,就是企业的CEO。

第二,是文化对企业的重要性。

在扭亏为盈后,郭士纳立刻开始着手整顿企业文化方面的短板与不足。

吴士宏老师说,每年,郭士纳都会提出一个主题词,全公司上下,不贪多,一年就做好这一个小改进。

第一年的主题词,叫Directly Talk,有话直说。

为什么要有话直说?当年的IBM,已经有了严重的“大公司病”,内部沟通时弯弯绕绕、层层叠叠,仿佛不先叠三五个定语,就显得说话没有教养。

郭士纳说,这一年,大家一起练习“有话直说”,把对业务、对同事、对领导的批评与建议,直接说出来,摘掉每一个人身上沉重的包袱。

第二年的关键词,叫Customer First,客户第一。

在IBM的巨大体系下,各部门间都形成了密集复杂的既得利益团体,各业务板块间为了抢夺客户和资源,甚至会“互相使绊子”。郭士纳说,这一年,咱们就来一起改好这件事,真真正正的回归客户。

这让我特别感慨,前段时间,阿里也在不断强调“重回客户”。

我问吴士宏老师,为什么这些成功的大公司,似乎到了一定程度,总是会忘了客户?

吴士宏老师说,就是纷繁复杂的内部利益关系。想要“俯下身来”,真正以客户为中心,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哪怕损害自己部门的利益。

这件事说起来简单,但做到真的很难。

这段经历,就像吴士宏老师整个职业生涯的缩影:面对困境,沉着冷静,抓住机遇,永不放弃。

郭士纳是如此,吴士宏老师,也是如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IBM,并辗转微软、TCL,几乎登上职业经理人的顶峰,被称为“打工皇后”后,2001年和2002年,她又连续两年被《财富》杂志评选为“全球50位最具影响力商业女性”。

吴士宏老师说,她原本以为,接下来自己会冲向更高的顶峰,但没想到,紧接而来的却是长达十余年的“深渊”。

就在2002年,连续劳累近20年的吴士宏,身体状况濒临极限,她突发了严重的心脏病,冠脉阻塞90%以上。

她不得不停下脚步,从工作中隐退,一边休养,一边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

在2007年年底,吴士宏决定自主创业,主打应用软件平台开发。

然而,这次创业,最终以惨痛的失败告终。

吴士宏老师说,一方面,是因为2008年金融危机的外部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当时的她,太要强、太渴望证明自己是个强者。

最终,从“我怕失败”,演变到“我不接受失败”,再变成“我不承认失败”。

“所有的小事都做对了,所有的大事一件没对”,吴士宏老师说。

这段经历,让吴士宏身背8位数的巨额债务,并深陷重度抑郁之中。

我问吴士宏老师,那段时间,您最主要的想法是什么?

她说,没有别的想法,就是想死,每天都在想着自己怎么寻死。那时自己根本不知道,自己其实已经是典型的抑郁症表现。

在另一次采访中,吴士宏曾说,她那段时间经常想着,以后自己的追悼会上,要念怎样的悼词呢?

想来想去,她想到了这么一句:

这个人,上半生贫病,下半生玩命,然后把自己累死了。

这就是当时的吴士宏,对自己一生的总结。

那段时间,她认认真真的,从内到外的反思自己,她终于意识到了一件事。

自己之所以能从那么低的起点,获得一些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

第一点,是她的性格。

从小到大,她都只允许自己向上走,一天都不许停下前进的脚步,一定要活成别人眼里最好的那个吴士宏。

她以为她是想赢,其实她只是怕输。

这种性格,在带来成功的同时,也让她在此后遭遇了巨大的反噬,弄坏了自己的身体。

第二点,后来她意识到是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赶上了时代和平台的大潮。

此前,她一直以为,所有的成就都是自己的努力,是她自己的勤奋与拼搏,造就了“逆风飞飏”的神话。

但其实,不可忽视的要素,是中国改革开放一代的时代红利,以及IBM的厚重文化。

时代给了大的背景,平台给了真正的机会,然后,才是个人的努力。

吴士宏老师说,从那时起,她才真正“蜕变”了。她开始大量学习哲学方面的课程,比如王东岳老师的学习坊。

她说,那次她在王东岳老师的课堂上,感觉到了一种“破茧重生”般的体验,仿佛自己身上原本那层坚硬的外壳,发出了咔嚓咔嚓的爆裂声,然后哗啦啦的碎了一地。

从那以后,她不再以为自己是全世界的中心,不再追求活成别人眼里的吴士宏,而只想活成她自己喜欢的吴士宏。

一个人的一生,就是先花几十年,给自己建立一个外壳。然后再花几十年,把那个壳给敲碎。

如今的吴士宏老师,已经还清了巨额债务,开始从事“企业家教练”的工作。

她说,教练,将注定是她余生的工作。她想用她的人生经验,帮助更多遇到难题的企业家度过人生的深渊。

2022年,吴士宏老师出版了她的第二本书《越过山丘:打破人生与事业的迷障》,重点讲述她在2013年后克服抑郁、走上教练之路的历程。

她说,虽然她写了两本书,《逆风飞飏》和《越过山丘》。但其实,写这两本书的吴士宏,已经根本不是同一个吴士宏。

为什么要起这个书名?吴士宏老师说,这40年间,她的经历,其实就是越过一个又一个人生的山丘。

那些原以为的“深渊”,事后看来,其实只不过是“山丘”。甚至那原本让她骄傲的“巅峰”,其实也只是山丘而已。

我问,那如果让你,让现在的吴士宏,给四十年前,那个在北京椿树医院的夜班岗位上,揉揉疲惫的双眼,继续背单词的小护士吴士宏,送上一句话,你会说什么?

她说,我绝不后悔那个曾经的自己,我会对那个小护士说:

丫头,你这个磕磕楞楞,但绝不放过自己的劲头,真不错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想,这么传奇的人生经历,该如何去总结呢?本人不才,一直都想不到一句令人满意的话。

直到我看到得到APP上的李南南老师,说起这样一段故事:

有一次,李南南收到几套吴士宏老师的签名书,指名要送给他和讲解《资治通鉴》的熊逸老师。

在转交给熊逸,又再度回忆了吴士宏老师的经历后,熊逸发出了一句先秦大儒式的感慨:

士不可以不弘毅。

我听到时,一拍桌子,真是绝了。

这么一句评论,不仅概括了吴老师的品格,还巧妙的融合进了她的名字。妙,太妙了。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吴士宏老师,从极低的起点,努力向上,克服困难,爬上顶峰。

在坠入深渊后,又东山再起,越过山丘。

和吴 老师聊完,我的耳边,仿佛响起李宗盛的那句歌词:‍

不自量力地还手,直至死方休。越过山丘,虽然已白了头。

这段经历,几十年来持续激励着我,更激励着不知 道多少渴望改变命运的中国年轻人。

感谢吴士宏老师的分享。

也祝你,可以像吴士宏老师一样,拥有逆风飞飏的人生。

*文章为吴士宏独立观点,仅供参考。

参考资料:

1、《逆风飞飏》

2、《谁说大象不能跳舞?》

3、《舍得智慧人物》吴士宏:一生争渡 逆风飞飏

https://pit.ifeng.com/c/8YHGRobjVDO

观点/ 吴士宏主笔/ 歌平编辑/ 二蔓版面/ 黄 静

这是刘润公众号的第2290篇原创文章

我们的“刘润进化者”栏目,每周都会找各行业优秀企业家进行对谈。聊聊他们创业路上的经历和心得。如有进化者访谈,会尽量安排在每周五晚20:00会有直播,感兴趣记得持续关注哦~

扫码可观看【刘润进化者】吴士宏直播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