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壳虫总科—盾介壳虫科〈盾蚧科〉(上)

真核生物域

动物界

真后生动物亚界

蜕皮动物总门

节肢动物门

六足亚门

昆虫纲

有翅亚纲

新翅下纲

半翅目

胸喙亚目

介壳虫总科〈蚧总科〉

盾介壳虫科〈盾蚧科〉

盾介壳虫科(学名:Diaspididae)又名盾蚧科,是半翅目下的一个科。本科昆虫通称盾蚧。种类繁多,遍布全世界,已知约448属2400余种。寄生于各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是林业、果树、经济作物和观赏植物的重要害虫类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形态特征

雌成虫体形不一,通常为圆形或长筒形,虫体分为前后两部,前部分节不明显,通常由头、前胸和中胸组成,其余体节组成后部,后部除臀板外分节明显,臀板由腹末几节愈合面成。触角退化呈瘤状,上有1根或几根毛,无眼或仅存遗痕。足消失。肛孔在臀板背面,无肛环,阴门在臀板腹面,周围常有盘腺。盘腺有五格腺和三格腺。管腺有两大类,一类粗短,末端有2圈硬化环,一类细长,末端有一圈硬化环。介壳盾形、由分泌物和若虫的蜕皮组成。雄成虫常有翅,头,胸部连接紧密,触角10节。单眼4个或6个,交配器狭长,腹末无蜡丝。1龄若虫椭圆形,扁平,触角5-6节,末节长或光滑或具有螺旋状环纹,单眼和足正常发达,腹末有2根丝线。

盾蚧常被蜡质介壳覆盖,因圆形介壳很似“盾牌”因而得科名。有些种类雌雄的盾壳完全不同:雌虫盾壳由蜡液凝成片状,若虫蜕皮在蜡片的中央或边缘;雄虫盾壳由蜡粉结成长筒形,背面常有纵沟,若虫蜕皮在盾壳前端。有些种类雌雄的盾壳完全相同,但雌虫盾壳上有2个若虫蜕皮,而雄虫盾壳上只有1个若虫蜕皮。还有些种类没有由分泌的蜡质凝成的盾壳,而是依靠若虫的最后一次蜕皮,雌成虫就潜在若虫蜕皮内产卵繁殖。这类盾蚧的雌雄虫体完全不同:雌虫所在的若虫蜕皮远大于其1龄若虫蜕皮。除若虫蜕皮外,没有蜡质物参与组成盾壳;雄虫则有白粉状蜡质分泌物形成的筒状盾壳,壳的背面常有纵沟或纵脊,而且在寄主植物上常聚集成群分布。

雌成虫虫体常为圆形和长形。前部常由头、前胸、中胸组成,有时由头、胸部和第 1或1、2腹节共同组成,这一部分常为虫体的宽大部分,其余则短而小分节明显。有的种类整个虫体不分节。

腹部末端第4~8节或5~8节则形成末端稍尖而且高度硬化的较突出的臀板。第 9~11腹节在臀板背面占据很小地位,包围着肛门。臀板边缘生有对称而又形状多变的突起,称为臀叶。在臀叶之间或在最后1对臀叶之前的臀板边缘生有各种形状的刺状突起,称为臀棘。在臀板腹面边缘,特别是臀叶的基部,有的种类具有纵长而且高度硬化的体壁变厚部分,较长的称厚皮棍,短而粗的称厚皮槌。有的种类的臀板上无厚皮棍和厚皮槌。

虫体上分布的泌蜡腺体,主要有阴门周腺、管状腺以及开口于臀棘顶端的刺腺和胸气门附近的圆盘腺。阴门周腺是雌虫体腹面围绕着阴门的小而圆形的五孔腺群。臀叶、管状腺和围阴门的阴门周腺是盾蚧科的重要分类特征。

触角退化。足常无或退化成小而坚硬的瘤突。单眼大部缺,有的种类常具刺点或瘤状眼点。口器发达,喙1节近似圆形。前胸气门附近常有成群的圆盘状腺,这也是本科的重要分类特征。

雌虫介壳系由管状腺分泌的细长蜡丝彼此粘合而成,而蜡壳又与1龄和2龄幼虫的蜕皮壳相粘合,这样构成盾蚧科昆虫的介壳。介壳形状和色彩多样,幼虫蜕皮壳在介壳上的位置也有不同。以上均常作为分类的依据。

雄成虫触角丝状,10节。单眼4~6个。大多有翅。交配器狭长。腹部末端常无白色蜡质尾丝。

这类蚧虫由腹部后部几个腹节组成臀板,臀板上的管腺分泌蜡质,供臀板将蜡质塑成蜡壳,和若虫蜕皮一起组成盾壳,虫体潜伏在盾壳下。

雌雄个体的盾壳各不相同。

雌虫盾壳由蜡液塑成片状,若虫蜕皮在蜡片的中央或边缘;雄虫盾壳由蜡粉结成长筒形,背面还有纵沟,若虫蜕皮在壳的前端。

盾蚧科里还有不少种类不分泌蜡质塑成盾壳。

这类蚧虫雌雄虫体完全不同:雌虫所在的若虫蜕皮比它一龄若虫蜕皮大得多,除若虫蜕皮外,没有蜡层参与组成盾壳;雄虫则是白粉盾筒状盾壳,背面有纵沟,而且在植物上常成群聚集。

雌成虫体形不一,有圆形、卵圆形或长筒形。触角呈小突起,上有毛1根或几根。无眼。无足。胸气门2对,无腹气门。无背唇裂,无脐斑,无尾裂,无肛片。腹部后部几个腹节组成臀板。肛孔在臀板背面,无肛环。阴孔在臀板腹面。无多孔腺,有五孔腺。管腺发达,管腺有两大类,一类粗短,末端有两条梗;另一类细长,末端有一条梗。臀板边缘有臀角和缘宗,还有依体节着生的刚毛。

2.寄生

寄生于各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是林业、果树、经济作物和观赏植物的重要害虫类群。大多数种类寄生于植物的茎、枝、梢、叶和果实上,少数种类还能寄生在根部和地下茎部分。

3.肾圆盾蚧

肾圆盾蚧(学名:Aonidiella aurantii),别名红圆蚧、红肾圆盾蚧、红圆蹄盾蚧、红奥盾蚧等,属昆虫纲半翅目盾蚧科肾圆盾蚧属的一种昆虫。成、若虫刺吸枝干、叶和果实的汁液,重者叶干枯卷缩。以二龄幼虫或受精雌虫在枝叶上越冬。该虫在中国的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湖南等省份有一定的分布,寄主非常广泛,可危害柑桔、茉莉、月季等370余种植物,发生时会对多种经济作物和观赏性植物造成重要损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形态特征

介壳:雌介壳圆形,直径1.8~2mm,淡黄色可透见虫体,故呈橙红至红褐色,边缘淡黄色,中央稍隆起,壳点黄褐至黑褐色位于中央。雄介壳长椭圆形,长1mm,淡灰黄色,边缘色淡,壳点偏于一端。

成虫:雌成虫老熟时前体部明显呈肾形而极硬化,侧叶包住臀板;阴腺无;阴门前之硬化斑(阴前斑)及骨片(阴前骨)均存在,阴门侧褶(阴侧褶)常硬化;有三对很发达的臀叶,中对稍大,第四对稍现;第四对以上无臀栉;背腺管排成三条比较定形的列,其中第一列稍短。

卵:很小,椭圆形,浅黄色至橙黄色,产在母体腹内,孵化后才产出若虫。

若虫:一龄若虫体长0.6mm左右,长椭圆形,橙黄色,二龄时触角和足消失,体近圆形至杏仁形,橘黄色至橙红色。

(2)生活习性

年生2~4代,浙江2代,南昌3代,华南4代,以二龄幼虫或受精雌虫在枝叶上越冬。翌春继续为害,生殖方式为卵胎生。浙江6月上中旬开始产仔,若虫分散转移,喜于茂密背阴处的枝梢、叶和果实上群集固着为害,8月间发生第1代成虫,10月中旬发生第2代成虫,交配后雄死亡,雌成虫越冬。江西南昌3代区,各代若虫胎生期分别在5月中旬。6月中旬、7月下旬~9月上旬及10月中下旬,雄成虫羽化期分别在4月中下旬、7月、8月中旬至10月上旬,羽化盛期在4月中旬、7月中旬及9月上中旬。每头雌成虫能胎生60~160头若虫,经1~2天从介壳边缘爬出来,活动1~2天后即固着取食。雌虫多在叶背、雄虫多在叶面近地面叶片上或群集在枝干上,固定后仅1~2小时即分泌蜡质,形成针点大小灰白色介壳。气温28℃,一龄若虫期12天左右,二龄若虫期约10天。雌成虫胎生若虫时间为数周至1~2个月;其寿命与受精与否有关,若与雄虫交配受精能存活6个月。天敌有黄金蚜小蜂、岭南黄金蚜小蜂、红圆蚧黄褐蚜小蜂、双带巨角跳小蜂等多种。

(3)寄主

沙田柚、柑橘、芒果、香蕉、椰子、无花果、柿、核桃、柠檬、柚、橄榄、苹果、梨、桃、李、梅、山楂、葡萄等370余种植物。

(4)为害特点

肾圆盾蚧成、若虫刺吸枝干、叶和果实的汁液,重者叶干枯卷缩,新梢停滞生长,甚至树势削弱,严重者布满介壳,整株干枯。

(5)分布

主要分布于南方的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地,在新疆、内蒙古、辽宁、山东、陕西等北方地区的温室中也有发现。

4.苏铁白轮盾蚧

苏铁白轮盾蚧(学名:Aulacaspis yasumatsui),盾蚧科白轮盾蚧属的一种昆虫。该害虫可随来自感染国家的进口苏铁植物传播,且随植物运输传播到新区的潜在力巨大,因为一个或几个繁殖力旺盛的雌虫隐藏在叶子基部、茎部和根部可以很容易地逃避检测。风可造成短距离的传播,人类、动物、鸟类、大的空虫也可传播苏铁白轮盾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形态特征

其成虫为橘色,隐藏在其背方的白色介壳之下,介壳虫的形状多变,一般为梨形或不规则形,雌成虫体型较雄成虫宽长,约为1.2~1.6 mm,雄成虫体型较细短,约为0.5~0.6 mm,具一对翅,有飞翔力。

(2)繁殖方式

此虫在24.5 ℃环境下,卵期约8~12天可孵化成移动型若虫,开始迁移至苏铁植株的其他部位,第16天左右变成第二龄若虫,此时期无足,变成固着型不再移动,约至第 28天即进入成虫期,雌成虫期约为30天,整个虫期约可至75天。繁殖力强,雌虫一生可产卵超过100粒,仅具三个龄期。雄虫共有四个龄期,第二龄若虫后进入前蛹期及蛹期,再羽化为雄成虫,羽化后无口器不再取食,与雌成虫交尾后不久即死亡。

(3)寄主植物

专门危害几个属的苏铁类植物。

苏铁白轮盾介壳虫主要为害苏铁科、美洲凤尾蕉科与蕨状苏铁科的多种植物,其中以苏铁属受害最为严重。该害虫可寄生苏铁全株,包括植株之羽状叶面、叶轴、毯花、茎干及根等部位,受害严重时,寄主植物满布虫体所分泌之白色介壳,彷佛铺上一层壳状物,极为醒目,叶片黄化,许多苏铁受感染一年后即枯死。

本虫于1972年首次在泰国曼谷的苏铁上被发现命名,但因为当地介壳虫族群受到天敌的控制并未造成严重危害。在2000年4、5月在台北及桃园首次发现苏铁白轮盾介壳虫,疑似非法引入外来苏铁带进,尔后蔓延至全台皆有分布,2003年台东县台东苏铁保护区也遭受危害,原本栖息在台东苏铁上的台湾特有亚种东升苏铁小灰蝶(Chilades pandava peripatria Hsu),只取食较软嫩叶,与台东苏铁有着平缓的年消长关系,也因为苏铁白轮盾介壳虫的出现,铁树生长受阻长出新嫩侧芽,导致小灰蝶数量短时间增加,破坏了原本的平衡,更加速台东苏铁的灭亡,由于苏铁在造景上为重要高价值景观作物,又台东苏铁为台湾特有种的古老活化石之一,对台东苏铁的抢救及保护刻不容缓。

(4)为害特点

侵害一般从叶子的下面开始,开始象褪绿的斑点。随着侵害程度加深,蚧壳虫开始侵然叶子的上表面,然后是叶柄和树干。被高度侵然的苏铁类植物几乎全部被白色的壳包被着。该害虫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可以侵然苏铁类植物的根部。在箱子中种植的苏铁根部可以看到雌虫和雄虫(深达土壤中60cm)。如果没有自然天敌控制,该种害虫可严重危害苏铁类植物,导致其死亡。除直接伤害外,蚧壳虫特别难以去处,死亡的蚧壳虫可使植物长时间变得很难看。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球生物与人类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