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曾听闻,国内部分企业宁愿高价购入国外的机器人品牌也不愿用国内产品的一个主要原因:

精度不够。

当生产线需要承载一天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产值,部分国产工业机器人生产出来的成品精度就开始有偏差; 国外工业机器人虽然卖得贵,消费体验还差,但为了长时间工作的稳定性,不少企业还是选择了国外的品牌。

制造业的胜负,也逐渐从这样细微的地方决出分水岭。

01.

蓄势:细分领域的卧虎藏龙

想当初,中国传统制造业从基本代工做起,拧好每一颗螺丝,逐渐将优势扩充到整个产业链。

迈入机器人产业时代,新的“螺丝钉问题”又开始了。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自动化拧螺钉,怎么确保拧出来的螺钉都是好的?

一家拥有10年+自动化技术应用经验的无锡高新区科企,只需要用3步解决这个问题。

1——自动送钉拧紧系统,将各种不同型号的螺钉精准送达指定位置;

2——DK智能拧紧工具,凭借精准的电机控制和力传感器闭环实现高精度拧紧,可以提供多种拧紧策略,将螺钉准确拧紧至目标扭矩;

3——具有AI视觉能力的柔性上料系统,凭借“智慧”加持,能精准识别物料姿态,配合机械手实现分拣、抓取、送料。

就靠这精准的3步,这家企业从拧螺钉做起,不仅把自己成功嵌进了汽车产业,现在还进入了人形机器人产业。

这家无锡高新区的标杆企业,就是丹尼克尔

十几年前,丹尼克尔诞生时,送钉、拧紧、上料这些细分市场还是进口产品的天下,如今它实现了从追赶到超越的惊人蜕变:

“零卡钉”和送钉轨道“自适应”,拧钉“高阶策略”和上料“振动隔绝”的创新技术成果,都达到业内先进水准,尤其是自适应技术和浮动拧紧技术更智能,在业内达到领先水平。

目前这家科企在汽车及零部件品牌覆盖率已经达到了96%,在德国还有近百套的丹尼克尔智能送钉拧紧系统用于某知名品牌的人形机器人的制造。

据介绍,该套系统背后的技术还与人形机器人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各类仿真人形机器人有着大关节与小关节。 大关节由伺服电机构成,灵巧手离不开空心杯电机,这些电机驱动控制等技术都是和我们的智能拧紧工具采用一样的技术。 ”

将自动化拧螺钉等最基础的工序做到业内领先,虽然看起来还只是机器人制造生产线中很小的一部分,未来却是支撑起“精度”和“稳定度”的关键。

目前,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处于技术探索和发展的早期阶段,正是各地打好基础功的关键时期。

无锡高新区制造业强悍,细分领域更是卧虎藏龙。除了实现自动化的“精度”,让未来的机器人“学会思考”的赛道也跑出了领先者。

专攻“脑部”的太机脑,在今年年初凭借公司研发的“机器大脑-面向专用车辆的自动驾驶系统”项目获得了国家“发明创业奖”金奖。补充一下,这是首个为发明家设立的国家最高奖项。

这家公司最引以为傲的便是其独特的机脑系统研发能力,虽然目前的应用还集中在针对不同的扫地车类型和使用场景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机脑系统,但它的终点并不只是一辆“萝卜车”。

在太机脑的自动驾驶仿真实验室,无人驾驶智能控制器将激光雷达、摄像头、超声波雷达、GPS、IMU等多种传感器进行高度融合,可广泛应用于车辆、清洁装备、工程机械、农业机械、机器人等领域。

公司文化墙上的一句“人脑换机脑,铸就中国梦”或许更能形容这家公司的远志。

和丹尼克尔一样的是,这两家企业都从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起步,实现了在国内设备无人化升级领域中领跑于第一方阵。

02.

爆发:一个出乎意料的产业集群

今年年初,无锡高新区还在深圳举行人工智能和人形机器人产业推介会,与大湾区AI数字产业联盟、蜜蜂科技就合作共建人工智能和人形机器人孵化器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签下了笛爱智能、渊联技术、智音科技、航宇动力等多个湾区科创项目。

为机器人产业蓄势之时,一支潜力股悄然爆发。

今年的一场2024年中国小微特机器人大赛暨小微特机器人创新发展大会,让业内的目光聚集到无锡高新区。不少前来的专家被刷新了一个印象:

几年不见,一个出乎意料的产业集群——小微特机器人(即小型、微型和特种机器人),已经在这里拔地而起。

位于无锡高新区的中电海康无锡物联网产业基地一年前4月才刚结束一期的建设,2023年产业园实现整体营收2.89亿元,围绕小微特机器人整机上下游,产业园吸收引进包含芯片、核心组建部件及机器人应用类企业19家企业。

小微特机器人在无锡高新区的率先爆发,速度惊人。

从萌发到茁壮成长,既有中电海康这家物联网龙头企业的支持,更是当地对这一机器人产业支持的大力加码:

无锡高新区捧出了无锡高新区小微特机器人2024-2026三年规划,12条支持小微特机器人产业包括在加快产业集聚、壮大企业主体、推动技术攻关和加强生态建设等四方面的专项扶持政策,推动小微特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产业集群的加速建成。 其中,对于境内拟上市的小微特机器人产业领域企业、经认定的省级以上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公共创新(研发)平台都将进行相应的资金扶持。

如果说,此前小微特机器人就正中无锡高新区积极抢占的“5+N”未来产业新赛道,12条新政发布以后,这一机器人产业在无锡高新区就拥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

到2026年,无锡高新区小微特机器人产业集群将集聚企业数超过50家,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00亿元,全力建设小微特机器人应用示范先导区,打造国内一流的小微特机器人产业集聚高地。

小微特机器人产业集群专项基金也成立了。对于中电海康无锡科技有限公司来说,来自无锡高新区这个合作伙伴的坚实支持让他们对于未来有了更强的信心:“我们今年的战略目标是3+30,即孵化三个小微特机器人公司或是创新项目,通过投资或合作方式,聚集30家小微特机器人整机企业进入园区。”

中电海康此前刚用基金投了无锡泉智博科技有限公司。这家企业在小微特机器人专项赛最终决赛中斩获特等奖,由此引起了关注,被主动招引到中电海康基地,其主营产品正是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机器人一体化关节,对机器人项目来说,能够提供硬件支持,其机器人关节方案也有助于其他生态链企业快速迭代开发机器人产品。

以小微特机器人产业为突破点,无锡高新区正在加速聚集产业资源,布局自己的国内一流机器人产业集聚高地。

对此,蓄势已久的无锡高新区积攒了不少优势。中电海康有关负责人指出:

“小微特机器人的核心技术为感知智能、感存算一体化技术、认知智能、MEMS工艺、运动控制,小微特种机型与物联网、集成电路、微机微机电系统是强相关的。特别是MEMS(微机电系统),可以为机器人做小、做微甚至做特提供非常强大的产业支撑。”

而无锡高新区在物联网、集成电路和MEMS(微机电系统)产业起步早、发展快、底蕴深。

无论是传感设备设计与制造的感知层、数据采集与传输的传输层,还是设备管理平台及物联网系统软件的平台层、智能设备及智能终端及集成商的应用层,无锡高新区都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尤其在智能传感、高性能计算领域拥有显著优势。

这些,都将成为发展机器人产业的有力武器。

03.

造景:生态雨林加速形成

这个出乎意料的产业集群背后,我们也专注到资本市场对于这片高地上的机器人企业的青睐与看好。

今年4月,无锡斯帝尔机器人有限公司在无锡高新区正式成立。

两个月后,斯帝尔完成了将近亿元的A轮融资,巨资的主要用途就是研发迭代、基于打磨场景的人形机器人布局等。

这家独立机器人厂商为什么能被资本市场看好?

据介绍,这家公司专注做“主动式柔性打磨机器人”,本体设计和底层控制系统,AI机器人柔性感知神经网络技术、智能追踪补偿,以及打磨工艺方案,率先实现医疗、航天航空、汽车、3C电子、半导体等不同场景的产品批量打磨,达到了智能化作业的新高度。

要说有什么厉害之处,就是他们研发出来的柔性打磨机器人超越了点到点的基础线性运动路径,可以利用先进的感知技术执行更灵活的打磨任务,模拟打磨工匠的手感设计。

有一个细节是,作为柔性打磨机器人领域的领跑者,斯帝尔的业务版图不仅涉及长三角,还在香港设全球枢纽、在多伦多建研发中心,并已拓展至欧洲,而它选择的总部,是无锡高新区。

同样将总部定位在无锡高新区的,还有科贤未来,其创始团队源自北京理工大学博士团队,2021年公司总部从北京应邀迁到无锡,在这里设立了研发中心、运营中心与幕墙清洁机器人销售中心。

机器人企业的总部不断到来,也因为无锡高新区有一个现象是他们很乐于见到的:

这里集聚了多家机器人企业,涵盖机器人产业链上游核心部件及系统研发,中游系统集成和机器人主体制造,以及下游产品销售及应用场景开发等领域。因此,总能够找到一批合作伙伴,一起构建更完善的解决方案。

“方案是需要集成的,不仅需要有自己的技术核心产品,还要有一些资源调配能力。”中电海康无锡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我们:“机器人解决某个特殊问题的时候,需要解决方案。解决方案需要我们有生态上的合作。比如,在梅里古镇,有跟随着警员巡逻的四足机器人,一旦发现警情,不仅能自动报警,必要时还能触发消防救援无人机,启动应急救援等。消防救援飞机和动力救生衣是我们的产品,但那个四足机器人是我们生态合作伙伴的产品。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我们也需要搭载一些生态合作企业的产品进去。”

在中电海康无锡科技有限公司机器人面向应急救援、特种环境巡检等多种复杂环境研发出多款小微特机器人AI终端产品的同时,我们看到:

大族机器人广泛应用于低压断路器检测上下料、自动化加油、医用药剂检测等领域;江南智造智能机器人的智能调度软件系统,具备多机协同完成复杂工作的能力……

当机器人产业的生态雨林在这里加速成形,我们也发现,应用场景也在不断丰富——

用创新打破医疗界参差不齐医术壁垒的智能软组织穿刺介入手术导航机器人系统,在国内甚至全球都属首创。

背后的企业是四年前在无锡高新区创立的艾米特,全球首家将穿刺机器人产品应用于超声引导介入治疗这一临床方向的医疗企业。

“我们打造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手术机器人。”创始人张博介绍,凭借多项“敢首创”的技术,企业已申请知识产权40项,荣获多个国家级、省市级奖项。艾米特手术导航机器人系统也成功拿到了安全性能检测报告,顺利进入医院开始临床试验。

让机器人走进不同应用场景,正成为这片土地上一种迫切的需求。

隆盛科技,是一家成立于2004年的企业,二十年来,在深耕汽车发动机废气再循环(EGR)系统产品领域的同时,始终坚持业务多元化布局。如今,企业对于人形机器人在制造场景下的实践应用也开始产生需求。

于是今年6月,唯睿—隆盛科技联合创新中心成立,隆盛科技与无锡市产业创新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江南大学产研院、睿尔曼智能科技、库卡机器人等高校和产业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进在“人形机器人在制造场景下的实践应用”等领域的合作及项目建设。

这片土地上源源不断生出的需求,就是产业生态雨林繁盛生长最好的养料。而现在,繁茂的景象之下,无锡高新区还有更多的打算。

据悉,当地还在进一步遴选和发布机器人应用场景需求目录,探索在政府治理、城市管理和民生服务等领域的应用场景,支持智能制造、智能电器、智慧家居、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领域项目落地,希望进一步激活整个产业的潜能与活力。

参考材料:

[1] 科创新吴:《丹尼克尔:新赛道,蓄势起飞!》,2024-06-20

[2] 维科网机器人:《金额近亿元!无锡一机器人企业再获融资》,2024-6-3

[3] 无锡日报:《国内首创!这个“无锡造”机器人厉害了!》,2024-03-19

[4] 科创新吴:《太机脑:未来已来,让机器会思考!》,2023-11-16

[5] 壹零社:《从拧螺丝到造车!大有可为的工业机器人》,2022-9-3

本社法律顾问:海辉律师事务所

近期热门文章推荐

回复关键词阅读

  • 浙江非网红小县城,正在闷声发大财(关键词:闷声发大财)

  • 无锡要做怎样的“未来派”(关键词:未来派)

  • 江苏老百姓,为什么忘不了娄书记(关键词:娄书记)

  • 苏州向北,常熟向南(关键词:常熟)

  • 正在受难的药明生物,转机来了(关键词:药明生物)

  • 从一个50亿项目落地说起,无锡经开区的黄金招商牌从不单出(关键词:金牌招商)

  • 低调的羽绒服界“蜜雪冰城”,一年卖出330亿(关键词:蜜雪冰城)
  • 黄河路上的阿毛炖品,才是活生生的至真园(关键词:至真园)
  • 南京溧水,一个隐藏的草莓市场霸主(关键词:南京溧水)

  • 常州旷野春风,填平理想的落寞(关键词:常州理想)

  • 借一场赛事挖掘“黑马”企业,无锡是怎么做的?(关键词:黑马企业)

  • 常州一个特殊家族,低调成为“盐城首富” (关键词:盐城首富)

  • 南通叠石桥深度调研:怎样成为全球家纺跨境电商“供应链之王”(关键词:叠石桥)

  • 进击的相城,和它的一个新定语(关键词:相城新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