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三大唱片公司索尼音乐集团、环球音乐集团和华纳音乐联合向两家热门AI音乐生成公司Suno和Udio发起了诉讼,指控它们非法使用受版权保护的音乐来训练AI模型。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标志着音乐行业与AI技术之间的矛盾再次升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诉讼背景

6月24日,索尼音乐、环球音乐和华纳音乐共同提起了针对Suno和Udio的诉讼。诉讼指出,这两家公司未经许可复制了大量受版权保护的音乐作品,用于训练其AI系统,以生成新的音乐内容。唱片公司要求每首被侵权歌曲赔偿15万美元,Suno被指控复制了662首歌曲,Udio则复制了1670首,总赔偿金额高达数千万美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AI生成音乐的版权争议

AI生成音乐技术近年来迅速发展,Suno和Udio凭借其强大的技术能力,吸引了大量用户。这些AI系统可以通过简单的文本和提示词生成完整的音乐作品,甚至模仿特定艺术家的风格。这一技术进步既为音乐创作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也引发了版权保护的巨大争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唱片公司在诉讼中展示了一些AI生成的歌曲,声称这些歌曲明显使用了受版权保护的音乐作品进行训练。例如,有些AI生成的歌曲包含了玛丽亚·凯莉的《AllIWantforChristmasIsYou》、詹姆斯·布朗的《IGotYou(IFeelGood)》等经典元素,甚至还能模仿迈克尔·杰克逊等知名歌手的声音。

各方回应

Suno的首席执行官MikeyShulman在回应中表示,公司的技术旨在生成全新的内容,而不是记忆和重复已有的音乐。他强调,Suno的AI系统不允许用户生成特定艺术家的作品,技术上也没有记住和复制原始音乐的能力。然而,这一回应未能平息唱片公司的指控。

美国唱片业协会(RIAA)首席执行官MitchGlazier在声明中表示,像Suno和Udio这样的公司声称“公平使用”艺术家的作品,但实际上是未经许可或支付费用便复制并利用这些作品牟利,这对真正创新的AI发展是不利的。他呼吁确保AI技术在音乐创作中能够负责任、道德并合法地使用。

AI音乐的未来

AI生成音乐技术的发展引发了行业内外的广泛讨论。一些音乐从业者认为,AI在音乐创作中的应用是不可避免的趋势,特别是在游戏音频、短视频网剧等需求量大、可替代性强的领域,AI几乎可以肯定将取代大多数音乐工作者。然而,顶尖的音乐创作仍然需要人类艺术家的独特创意和情感表达,AI难以完全替代。

业界普遍认为,AI技术在音乐领域的渗透已经从技术层面上升到了法律和伦理层面。未来,如何在保护版权的前提下合理利用AI技术,将成为行业面临的重要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Suno和Udio的案例只是AI与音乐版权之争的冰山一角。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如何平衡创新与版权保护,既是法律问题,也是道德和商业问题。这场诉讼的结果不仅将影响AI音乐生成行业的发展,也将对整个音乐产业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我们将持续关注这一事件的发展动态,期待看到更加公平和合理的解决方案出台。

▲ 滑动查看往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