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美国对中国科技发展的恐惧,从美政客的言论中可见一斑。据路透社报道,美国国务院“二号人物”、常务副国务卿坎贝尔24日宣称,美国应该欢迎更多来自中国的学生,但要学习文科而不是理科,而学习理科的国际学生可以从印度招收。此外,他还提到中国学生接触“敏感技术”引发的所谓“安全担忧”。对于美方近来对中国留学生的种种限制,中方曾表示,美方行径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偏见,最终也将损害美国自身的形象。

据报道,坎贝尔24日对美智库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称,学习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美国人还不够多,美国需要在这些领域招收更多国际学生,但要从美国“日益重要的安全伙伴”——印度招收,而不是中国。“我希望看到更多的中国学生来美国学习人文和社会科学,而不是粒子物理学。”坎贝尔说。而对于有人认为“中国是弥补理科生短缺的唯一来源”,他声称,未来需要看到的“最大增长”应该来自印度学生,“他们来美国大学学习一系列技术和其他领域(的知识)”。据路透社报道,坎贝尔一方面称美国必须谨慎行事,不要切断中美之间的联系,但另一方面又将中美之间学术、商业等领域的交流减少归咎于中国。

报道提到,中国学生多年来一直是美国最大的国际学生群体,在2022/23学年,中国在美留学生总数接近29万。但一些学术界等领域人士认为,由于美中关系恶化以及美国对“专业知识被窃取的担忧”,两国之间的科学合作遭到破坏,中国留学生也遭受了毫无根据的怀疑。

据中国媒体报道,4名赴美留学及参加学术会议的中国学生近日遭美方无端滋扰盘查遣返,当事人均为理工科背景,其中2人研究方向与人工智能相关。据不完全统计,美方近年来无端滋扰盘查遣返了30余名计算机相关专业中国留学生,绝大多数为硕博研究生,其中博士占比超一半,多数来自美知名高校,研究方向覆盖人工智能、信息科学、网络安全、电气、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领域。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1月就美方对中国赴美留学生实施无端滋扰、盘查、遣返回应称,美国自诩开放包容和学术自由,号称“科学无国界”,却将学术研究政治化、武器化,滥用“国家安全”概念大肆打压迫害中国留学生。美方这种行径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偏见,最终也将损害美国自身的形象。(索炎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