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沿街摆放的摊位使得原来的两车道只留下中间不足两米的空隙。
  杜卓滨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规划的便民市场内的摊位成了仓库。
  杜卓滨摄

6月3日,有网友在乐山问政平台上发布一则“邦泰国际社区开放式内街行车道、人行道上乱摆摊无人管理”的投诉信息,呼吁相关部门切实履行职责,“将行车道、人行道重归于民”。
  6月18日,乐山市市中区通江街道办事处回应称,该区域管理权限属于邦泰国际社区小区物业,“通江街道、蟠龙社区加强对该区域流动摊贩的文明宣传劝导,并积极配合物业公司及物业主管部门加强对该区域的管理”。
  6月24日下午,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探访发现,小商小贩依旧挤满了街道,占道经营问题并未得到解决。25日,记者带着居民的投诉找到邦泰国际社区物业,对方表示,他们名义上为管理方,但并没有执法权,“去年接到了5000多起投诉,大家都很头疼,正在申请执法部门介入处理。”
走访
数百米街道分布近百个摊位
多个禁止标识形同虚设
  记者走访发现,邦泰国际社区是一个居住人口上万人的小区,消费需求较大。占道区域位于该小区14栋和社区商业中心之间,临近该区域商业车库出入口是一段数百米长的开放式内街,双向两车道,车道两侧有数米宽的人行道。
  内街北面入口处立着一块“此处严禁摆摊设点”的提示牌,其背后便有一个水果摊将人行道占据。从提示牌处朝内街走去,近百个摊位接连不断,一直到内街东面出口,使得内街两侧的人行道基本无法正常通行,原本的两车道也仅可容纳一辆车通行。
  内街商业中心一侧,部分区域贴有“严禁摆摊,违者重处”的提示语,这里也有占道经营的摊位,摊主对这些提示视而不见。
  多个摊主告诉记者,该街面是不允许摆摊的,但没人真的管。当问及街面上的提示语时,摊主们要么岔开话题,要么说:“你别在禁止的地方摆就行了。”
  规 划
  内街里面就是高坝便民市场
  部分摊贩却用来当仓库
记者注意到,内街南侧便是政府规划的高坝便民市场,距离内街北面入口三四百米,紧贴着东面入口。市场内划分了干货、熟食、蔬菜、鱼类、肉类、海鲜、禽类、鲜花和水果等9大区域,但多个区域堆放有货物,无人员经营。市场门口有供邦泰社区老年人使用的自产自销区。
  市场内销售干货的一位摊主介绍,内街占道摊位是2023年春节前出现的,至今已经一年多了,“之前物业和城管来撵过一次,但撵了没好久又回来了。”他告诉记者,内街摆摊的商户大多在市场内租了摊位,“他们觉得外面生意更好,所以就摆出去了,市场反而成了他们的仓库。”
背 后
商铺店主乐意出租门前位置
居民希望加强每日巡查
  该干货摊主记得内街摊位摆起不久,小区业主就提出了反对意见,“住户们觉得街上摆摊整得太脏、太乱了,影响他们正常出行。”
  记者注意到,占道经营的摊位,除了水果、蔬菜外,也有生鲜、熟食。不少路面上有残留的油污印迹。
  面对市民的投诉,在内街摆摊卖蔬菜的老李也充满了怨气。他说自己在内街摆摊的同时,在市场内也租了个摊位,每天要交两份租赁费。“内街的租赁费交给街面上的商铺店主,租用他们门前位置。两份租赁费加起来一天30元上下,这是最便宜的。”
  老李告诉记者,他们也不愿意在街面上摆摊,“最初我们都在市场内卖菜,但附近没有租摊位的农户在街面上卖,导致没人进市场来。我们不出去摆摊,生意就死了。”
  内街里的商铺店主们似乎已经习惯了摊贩们的存在。北面入口处的刘姐将自己门前位置租给了两个卖肉的摊贩,每年单个摊位收费1500元,“整条街都摆满了,都要给租金。”

尴尬
当地街道称管理权属于物业
物业称能力有限管不住

  在乐山问政平台上,通江街道办事处回应称该区域的管理权限属于物业,并称蟠龙社区多次联系物业公司,要求其安排人员对该处流动摊贩进行劝导及劝离,要求他们搬到市场内规范经营。街道办承诺:“下一步,通江街道、蟠龙社区加强对该区域流动摊贩的文明宣传劝导,并积极配合物业公司及物业主管部门加强对该区域的管理。”
  6月25日,记者找到邦泰国际社区物业。多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名为内街管理方,但并没有执法权,在管理上能力有限,“劝又劝不动,说也说不听,不可能将摊贩们强制搬离。”
  物业工作人员还称,不少摊贩本身就是小区的业主,是物业服务的对象,“之前每天早市的时候都安排保安去劝导,但效果不好,还会激化矛盾。”该工作人员称,目前他们已经向政府部门汇报了这一情况,希望能得到执法部门的支持。“6月24日上午10点过,都有执法人员来看过了,没明确说怎么处理。我们也会继续争取更多的力量,一起管理好这片区域。”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杜卓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