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月24日下午,蔡华夫妇从湖北出发,前往河南邓州开始今年的跨区作业。

杜丽丽 摄(人民视觉)

6月24日,《人民日报》2版要闻《一线调研·三夏进行时特别报道》专栏刊发报道《记者跟随两名农机手,从湖北到河南、山东、河北——麦客走四省,追着麦熟跑》,其中,河南省采访的是在邓州市刘集镇发生的故事。

5月25日,河南南阳邓州市刘集镇

抢收:雨后能尽快收割、及时烘干

乌云密布,夜幕低垂。远处,一个亮点越来越大——为方便天黑作业,蔡华给收割机加装了强光灯。机轮转速加快,不断掀起的麦屑在灯光里飞舞。

“要下雨了。”蔡华望了望天。

5月24日下午,蔡华刚办好今年的跨区作业证,突然接到河南邓州老客户李勇志打来的电话:“麦子熟得比往年早,得尽快收割。”刚收完老家的麦子,顾不得休息,他和妻子当即决定出发,沿国道开了5个多小时收割机赶到邓州市刘集镇,住进李勇志家中。

李勇志比蔡华年长,俩人一年只见一回,却亲似兄弟。“10多年了,蔡华一直来我们村收麦,从没误过农时。”李勇志说,他早早就给夫妻俩拾掇好床铺。田里,小麦已熟九成,只等收割机下地。

李勇志生活的自然村有几十户村民,土地集中连片,但各家地块面积都不大。不少邻居在外务工,不便回村收麦,每到“三夏”,李勇志就主动把周边1000多亩地管起来,低价收取托管费。

为了避雨,乡间小道上,村民开着粮食铲装机,把地上晒好的麦粒抓紧装上车。蔡华刚收完的这批粮食,则要运到镇上的烘干塔。

粮食收完还要烘,李勇志过去从没想过。去年,河南很多地方遭遇“烂场雨”,一些麦子发芽、霉变,“有的麦子烂得太厉害,当饲料都卖不出去。”李勇志心疼不已。

今年,刘集镇农业中心的工作人员走村串户,推广粮食烘干,“烘3个多小时,水分就能从18%以上降到13%左右。”村民们动了心。“虽说要多花钱,但几户凑在一起烘能省点儿。”李勇志说。

雨下了整整一夜。第二天清早,记者正准备出门,收到蔡华发来的消息:“地还很湿,我的轮式收割机容易陷进去,怕是下不了地。”

记者心里一沉:大雨会不会耽误收割?

“我们有准备,影响不大。”邓州市农业机械技术中心生产服务科科长王硕说,“今年,我们加大了对抗泥性更好的履带式收割机的购置补贴力度,上半年全市新增44台履带式收割机、30套烘干设备,方便老百姓雨后也能尽快收割、及时烘干。”

(原载于2024年6月24日《人民日报》2版,记者强郁文 )

来源:邓州头条

看邓州其他内容,可点击下面名片关注↓↓↓

- - - - -邓州热门公众号推荐- - - - -

▌邓州本地圈声明:文章版权、内容等均归原作者所有,因转载众多,无法确认真正原始作者,故仅标明转载来源,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十分抱歉。

邓州本地圈尊重版权,如来源标注有误,侵权或涉及作品版权问题麻烦请告知,我们及时予以更正/删除。

喜欢这篇文记得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