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深中通道,让深圳中山跨海牵手,两地居民进入“半小时生活圈”。在深中“六个一体化”发展规划中,交通一体化事关市民出行效率和体验,至关重要。

为迎接深中通道通车,中山交通运输部门做了哪些准备?中山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曹富全日前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去年《深圳市 中山市交通一体化合作协议》签订以来,两市在港航、航空、物流、轨道、公共交通等方面开展全面深度合作,中山市镇两级各有关部门联动,强化跨珠江口“海陆空铁”全方位交通融合已取得明显成效。

公路交通网基本形成

据曹富全介绍,近年来中山锚定“60 30”时空圈目标(即中山市与湾区相邻城市60分钟通达,各镇街与深中通道30分钟通达),全面加快深中通道连接路网建设工作,公路交通网基本形成。

在对外“大动脉”上,全市规划的“四纵五横”高速公路网,现有8条已通车,近3年新建成的高速项目总里程超过100公里。中开高速、中江高速改扩建已召开交工验收会,正在进行尾工工程施工,预计与深中通道同步通车。南中高速力争今年具备通车条件,东环高速正在加快建设,与深中通道连通的高速公路网已基本形成。到2025年,中山市与相邻城市将实现1小时通达。

市内“毛细血管”也在不断疏通。中山全面提升市内各镇街与深中通道的衔接效率,全市规划“三环十二快”干线公路网。其中,“内环”已基本实现快速化,“中环”中沙港公路、逸仙路已完成快速化改造;“十二快”中古镇快线、黄圃快线等8条快线已通车。深中通道通车后,从全市所有高速出入口出发,都可以在30分钟内进入深中通道。

水上交通网联通内外

水上交通与陆路交通互补性强,尤其是在货运方面存在独特优势。近年来,中山市系统谋划建设,一张跨珠江口联通内外的水上交通网已经形成。

曹富全表示,目前深中“组合港”航线拓点增量成果喜人,已累计开通9条深中“组合港”航线,基本实现中山市集装箱港口全覆盖。今年1—5月,中山到深圳集装箱吞吐量为10.7万标准箱,同比增长48%,占全市集装箱吞吐量的1/5。其中,深中“组合港”航线运输的集装箱量超2.6万标准箱,同比增长71%。

在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山加大对港口的码头、泊位、堆场等设施的升级和扩建,提高港口的货物吞吐能力和运作效率。今年,中山市交通运输局还将继续推动中外运、神湾港、小榄港等港口码头建设及升级改造,力争全年全市港口货物通过能力和吞吐量同比提升20%以上。到2025年,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将进入“快车道”,稳步提升港口能级,力争实现全市5000吨级码头占比达30%以上。

上半年以来,中山还积极推动优质岸线开发利用,开展岸线招商工作,现已向全社会推介全市横门水道等4条航道、6处岸线地块,共5.63公里岸线、约6300亩岸线后方产业用地的招商资源,多渠道开展招商工作,争取年内招引1—2个优质港口码头项目落户中山。同时,结合中山产业发展需求与深圳港资源优势,积极与深圳重点港航企业就岸线招商工作开展交流互动,探讨合作机会。

抢先布局空中交通网

近年来,我国低空经济呈现蓬勃发展势头,面对这一市场规模超5000亿元且前景广阔的全新赛道,中山主动拥抱机遇。曹富全表示,今年以来,中山高度重视低空经济发展,多次赴深圳深入开展调研交流,扎实开展低空飞行领域的各项工作,在低空经济新赛道抢得先机。

在发展城市空中交通新业态方面,中山市交通运输局紧密协调深圳市交通运输局、丰翼科技,在各方通力合作下,于今年4月12日开通粤港澳大湾区首条跨海低空物流商业化航线,该航线起降点分别位于深圳南山和中山小榄,航程约71公里,飞行时间约45分钟,可比陆路运输节省约一半的时间。

在推动建设低空产业集群方面,中山积极协调深中两市低空经济产业协会,牵头成立深中低空经济产业联盟,促进深中两市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合作。

在低空基础设施布局规划上,中山正抓紧开展低空航线及起降点规划,为全市低空载人飞行、载货飞行、应急救援以及远期低空旅游等领域提供基础设施布局及航线规划技术支持。

此外,中山正高效推进深中航空港建设。综合考虑交通便捷性、市民知晓度等,深中航空港落地在中山博览中心,场地总面积约1200平方米,目前已完成运营前准备,并于16日邀请首批旅客体验深圳宝安国际机场的前置性服务,将于深中通道通车当天同步投入运营。

加快构建轨道交通网

“当前中山正加快构建‘四纵三横’轨道交通网络,全力打造横贯东西、纵贯南北、内外通畅的轨道交通运输体系,无缝衔接轨道上的大湾区,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曹富全表示,为迎接深中通道开通,中山重点加强与深圳对接,提速轨道交通配套建设,积极构建“深中半小时”生活圈。

一方面超前谋划深南中城际。目前,省政府已将规划建设深南中城际纳入《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发展规划》,项目预可研报告及5个配套专题研究已形成阶段性成果,深大城际T2枢纽站、南中城际香山站相关预留工程已动工,项目途经的南中城际二十涌站也充分考虑设站条件,建成后从中山翠亨新区(香山站)到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只需15分钟。

另一方面加快推进深江铁路建设,该项目是规划途经中山市的首条国家铁路项目、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山段4个标段正加快工程施工,预计2028年建成通车,届时,中山北站至深圳机场只需25分钟,大大缩短通勤时间、拉近深中时空距离。

值得一提的是,在跨珠江口“海陆空铁”全面融合的同时,深中公共交通服务也已提前布局就位。曹富全透露,深中通道通车当天,“博览中心—前海湾”和“翠亨新区人才港(临时)—前海湾”两条跨市公交线路将同步开通。为方便各镇街群众乘坐深中跨市公交,中山市交通运输局优化调整了市内28条公交线路,其中,已有21条公交线路直达博览中心或中山国际人才港,服务覆盖全市14个镇街;目前正抓紧调整剩余7条线路,调整后可实现全市所有镇街公交直接接驳深中跨市公交专线。未来还计划开通中山至深圳宝安大道公交枢纽站(机场东)线路。

文丨记者 张德钢 实习生 陈茵 通讯员 钟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