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朱成祥 每经编辑:魏官红

6月24日晚间,康鹏科技(SH688602,股价7.77元,市值42亿元)披露2023年年报监管问询函回复,称公司募投项目存在产能消化风险。

据悉,康鹏科技“兰州康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55万吨/年电池材料项目(一期)一阶段”正在前期建设准备中,依照计划该项目将于2025年底建成,虽然LiFSI(双氟磺酰亚胺锂盐)目前市场需求量持续增大,但由于供给端产能也增长迅速,市场竞争激烈。

康鹏科技称,公司目前产能消化情况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但若市场需求持续不及预期,公司募投项目后续仍存在一定的产能消化风险,同时在高度竞争的市场下,产品价格将维持较低水平,导致公司该产品毛利率承压。

LiFSI自产自供居多

根据康鹏科技招股书,其拟募资8亿元用于上述2.55万吨/年电池材料项目(一期)一阶段,其中包含1万吨/年双氟磺酰亚胺锂盐生产线1条、0.05万吨/年硫酸乙烯酯生产线1条,以及配套建设辅助工程、储运工程、公用工程及环保工程等。

彼时,康鹏科技表示,公司具有LiFSI年产能1700吨,随着公司在新能源电池材料及电子化学品领域的经营规模不断增加、市场不断拓展,现有的产能不能满足公司业务增长的需要,也与公司扩大规模的发展战略相矛盾。

基于行业良好的市场前景,公司拟于兰州新建电池材料生产基地。在未来万吨级市场需求的背景下,公司即使产能利用率达到100%也仅能实现1700吨的年供货量,在各大厂商均布局万吨级扩产计划的背景下,公司将落后于行业发展进度。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公司扩大服务规模的必要保障。

据康鹏科技年报问询函回复,其目前年产能1700吨,2023年,公司LiFSI生产量605.93吨,产能利用率为35.64%。值得关注的是,若后续年产量1万吨建成投产,其LiFSI产能利用率或将下跌。

据悉,康鹏科技新能源电池材料及电子化学品板块的主要产品为LiFSI。2022年、2023年和2024年一季度,该板块营收分别为2.70亿元、1.33亿元和1190.47万元;毛利率分别为18.67%、-16.61%和-15.99%。

根据鑫椤数据库统计,2023年全球LiFSI产能已达到4.45万吨。EVTank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LiFSI总出货量接近1.5万吨,其中,天赐材料出货量超过0.7万吨,市占率居首位;时代思康作为宁德子公司,市占率提升较快,排名第二;如鲲新材2023年出货量大幅提升,市占率排名第三。康鹏科技作为外供厂商,2023年市占率位居第四。

另据鑫椤数据库统计,2023年,天赐材料、时代思康、如鲲新材、康鹏科技全球市占率分别为55%、16%、12%和6%。

其中,天赐材料同时也是电解液厂商,与时代思康一样均属于自产自供。康鹏科技也坦言,目前LiFSI市场份额仍主要被自产自供厂商占据。照此来看,若康鹏科技1万吨产能建成投产,市占率排名将大幅跃升。

EVTank预计,随着电解液以及常规添加剂龙头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纵向和横向布局LiFSI产品,第二、三梯队企业竞争格局将存在较大变数。新能源电池及配套产业属于新兴产业,目前存在短期供过于求的情况。如未来市场需求的增速低于市场供应的增速,可能会在一定时期继续存在供过于求、产能过剩和价格走低的局面。

募投项目产能如何消化

目前,康鹏科技募投项目已投入金额2659万元,主要为土地保证金等项目建设前期相关费用,依照计划该项目将于2025年底建成。2023年,由于LiFSI渗透率不足导致下游市场LiFSI 需求增长不足,若LiFSI市场需求持续不及预期,后续公司将会进一步根据市场变动情况以及行业内竞争关系考虑对募投项目是否进行延期或调整,公司募投项目存在延期甚至变更的风险。

LiFSI一度是被业界广为追捧的一种新型锂盐。其是电解液的主要构成部分,用于替代六氟磷酸锂。不过,近年来,LiFSI的渗透率似乎不及预期。

康鹏科技在回复中表示,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动力储能锂离子电池及其上游原材料市场的快速增长。为抢占行业快速发展的机遇,行业内企业纷纷扩产,2023年全球LiFSI产能已达到4.45万吨,但因产能增长速度大幅超过下游需求量的增速,同时LiFSI的锂盐市场渗透率未及预期,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导致LiFSI产品价格呈现下行趋势。

根据恒州诚思报告,锂离子电池主要关键材料包括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其中,电解液一般由高纯度的有机溶剂、溶质等配制而成。六氟磷酸锂(LiPF6)和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均为锂电池电解液溶质锂盐。

LiFSI相比LiPF6具有高分解温度、更高的电导率和更好的化学稳定性,能够提升电池的低温性能、循环寿命、耐高温性能,在电解液中添加LiFSI能够提升电池的高低温性能、安全性、循环寿命,在宽温带、长寿命、高安全等类型电池中添加量更高。

据恒州诚思,目前,LiFSI作为电解液锂盐有两种主要应用方式:一是用作常用电解质LiPF6添加剂;二是作为新型电解质替代LiPF6,目前还处于实验阶段。

若未来LiFSI大规模替代六氟磷酸锂,其市场需求或将取得高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