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2024年,“人工智能+”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近日举行的2024年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平行论坛上,中国贸促会副会长陈建安表示,极大地改变了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人工智能正成为关键技术变量。

“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依旧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人工智能的发展,始终离不开这个主体。企业始终是人工智能发展的生力军,人工智能若要实现发展,必须走产业化、市场化道路。人工智能若要走得远,必须进行有效监管,而在有效监管的过程中,必须有企业深入而广泛的参与。”陈建安说。

人工智能在改变着什么?

当前,人工智能已经发展到什么阶段,它在改变着什么?陈建安说,在智能化生产领域,视觉识别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在研究领域,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研发速度;在生活领域,人工智能让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比如现在能通过ChatGPT写诗、写文章,甚至写论文。

“制造业如果能够和人工智能这样的新兴技术有机结合,一定能够让我们老的传统装备制造业焕发生机,焕发青春。”东方电气集团总经理张彦军说,成立于1958年的东方电气也正在加速与人工智能的靠近。东方电气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企业内的应用和推广,主要集中在智能制造领域。

据张彦军介绍,在装备制造领域,东方电气集团正在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和推广。5G技术为数据在车间内的高效高速传输创造了条件,由此成就了智能制造。“智能制造贯穿于产品设计、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管理以及服务等全过程。应该说是我们企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的一个重要抓手。在智能检验方面,以前主要是靠人工查看来实现,存在很多局限和问题,但现在通过人工智能的运用,我们对焊接缺陷的识别率能达到99%以上,生产效率也很高,而且节省了人工,工作质量也得到了提升。”张彦军认为,智能制造系统要虚实结合,也就是数字孪生和实体制造设备相结合,建设高效安全、绿色低碳的智能制造系统。

IBM副总裁、大中华区首席技术官谢东表示,企业迫切希望把人工智能应用到各行各业,在企业管理、生产、服务的各个环节,发挥出提高质量、提升效率、促进创新的作用。事实上,人工智能确实在加速普及,其最明显的作用就是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升效率。谢东举例称,国内有一家知名的互联网企业,它基于IBM产品打造了一个面向未来的智能存储系统,应用这个系统可以节约80%的成本,同时节省能耗90%以上,效果显著。

人工智能不仅应用于生产环节,很多新技术还专注于生活场景,与消费者的关系更为紧密。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任萍萍表示,科大讯飞将技术应用到各个领域,如教育、医疗等,还包括终端消费者。在教育领域,用大数据开展因材施教,可以做到对每一个孩子进行分层教育、个性化学习。在医疗领域,科大讯飞给基层诊疗的医生提供人工智能助手,帮助他们提升诊疗服务水平。科大讯飞的语音和翻译技术更是分享给更多的合作伙伴,现在科大讯飞可以翻译80多种语言,在未来的全球化贸易中,科大讯飞通过技术赋能,可以让人与人的沟通更加简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沿技术创新需要广泛国际合作

人工智能技术有很大潜力,发展也非常迅速,但是面临的挑战也很多。在人工智能的实践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合作。

高通公司全球副总裁夏权表示,如今,当人们讨论人工智能时,焦点主要集中于云端的训练和推理。而高通认为,未来的重大机遇将出现在终端侧。因为仅依赖云端进行训练和推理的效率相对较低,当用户数量超过一定规模时,系统可能会变得不稳定,甚至无法以很经济的方式正常运行。

“为了提高效率,我们需要将更多的AI功能部署到终端设备上。此外,还需考虑在无网络环境下,如何依靠设备端的AI计算能力进行实时推理。同时,隐私保护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点。”夏权表示,通过在终端设备上运行AI大模型和生成式AI技术,能够更有效保障用户隐私安全,将生成式AI技术推广到更广泛的终端。高通公司正在将先进的连接、高性能低功耗计算、终端侧智能等众多技术,高效地扩展到不同行业中,推动全新计算平台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与全球的企业,包括中国企业建立了深入的合作关系。不仅在技术和产品方面为他们提供支持,还在业务层面与他们紧密合作,聆听客户的反馈和需求,与客户及合作伙伴携手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夏权表示,高通已经在终端侧实现了随时运行生成式AI的能力。目前,公司正探索生成式AI在各类终端中的应用,包括手机、PC、车联网以及工业互联网和万物互联等领域。

“从产业健康发展角度来看,前沿技术创新需要广泛国际合作,开放解耦才能形成更加繁荣的产业和商业生态。”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发展官崔丽说。

陈建安认为,人工智能属于人类共同的产物,它应该造福于我们全人类,在这个过程中,国际合作和交流非常重要。他表示要以开放的心态来看待国际合作,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来拥抱国际合作。

谢东称,企业要推动人工智能发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合作。一方面,人工智能的基础理论需要合作。目前,人工智能的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多成绩,但远未到达终点。人工智能的发展还需要海量数据,需要耗费大量算力,也伴随能源的损耗,这些都需要通过新的方式和新的理论来帮助解决。另一方面,在应用模式上也需要共同合作来进行新的探索,不同企业发挥各自作用进行新的探索,共同进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造可信、负责任的人工智能

AI大模型的快速发展应用也持续引发对其伦理安全风险的担忧。面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伦理安全风险和治理挑战,有必要在治理上倡导并推动践行“负责任人工智能”的理念,建立敏捷灵活的AI监管和治理框架,通过多元化的治理举措支持生成式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和可靠应用,推动建立负责任的、可信的、以人为本的、合乎伦理道德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生态。谢东强调,企业在人工智能的应用中除了考虑其经济性和效益性,另外重要的一点就是合规,一种可信的AI才能让人工智能健康发展。“我们知道人工智能现在是数据驱动的,所以如何能保证企业数据的安全,客户数据的安全,实际上是个很大的挑战。”

谢东指出,企业需要一种负责任的人工智能,是一种可信的人工智能。只有“可信”才能保证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成功应用;只有做到“可信”,企业才可以放心使用AI,以此保证决策的正确性、品质和服务的可靠性以及应用的合规性;也只有“可信”,社会和人们才可以放心接受和使用企业通过人工智能提供的产品和服务。

如何打造可信、负责任的人工智能? “我相信人工智能是新型的生产力,它会带给我们非常大的变革。但人工智能要走得远,需要有效的监管,有效监管过程当中,必须有我们企业深入而广泛的参与。过去的监管足以证明,没有企业的参与,市场监管不可能达到应有的目的,它很可能会限制这个产业的有效发展。一定要在全球共识基础上,企业、社会方方面面共同努力。”谢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