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接收更多精彩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2020年6月,时任美国总统的特朗普,在参观亚特兰大疾病控制中心时,竟然口出狂言:

“我叔叔约翰是个伟人,他在麻省理工教了十多年的书,他是一个超级天才。我喜欢科学的东西,而且我能理解这些东西。每个医生都问我‘你怎么懂的这么多?’,也许我有天赋,或许我不应该做总统,我应该去做医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家族异类

这话上了新闻之后,引发了一片嘲弄。

毕竟,特朗普实在太不着调,人们实在没办法把他和医学、科学这类严肃的东西联系起来。

至于特朗普讲话之中,谈到的叔叔,很多美国网友也下意识觉得,特朗普又在吹牛了。

特朗普家族在美国相当有名,但出名的原因,往往是因为花边新闻、金融案件。

特朗普本人更是登峰造极,坐在总统的位子上,闹出了不少笑话。

这一切,都让人们给特朗普家族,贴上了“不靠谱”的标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有记者决定深挖一下特朗普所提到的这位叔叔。

结果却意外的发现,这一次,特朗普并没有吹牛。

他的叔叔的确在美国学术界有着极高的地位,更令人意外的是,这件事还和遥远的中国产生了联系。

中国当年成功造出原子弹,特朗普的叔叔也是功臣。

特朗普的爷爷有一女两男三个孩子,约翰特朗普,也就是让特朗普引以为傲的叔叔,是其中年龄最小的。

从小,特朗普的爷爷就在给孩子们灌输自己的生意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那个年代,特朗普的爷爷是绝对的成功人士。

他从一个小理发店干起,后来拥有了自己的酒店,再后来回到纽约做起了房地产行业,抓住了时代的东风,一举成为了纽约的金融大亨。

老特朗普希望自己的家族产业,能够世世代代辉煌下去。

但他很快发现,两个儿子之中,只有长子弗雷德继承了自己的生意头脑。

弗雷德对于金融业以及房地产业,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在生意场上八面玲珑,很讨人喜欢。

但小儿子约翰却与哥哥完全不同,他的性格严肃而沉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父亲有意培养他接手自家生意,但年幼的约翰显然更愿意把时间花在学校和图书馆。

1918年,老特朗普死于大流感,年仅49岁。

弗雷德作为长子,理所应当的继承了父亲留下的产业。他也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成功的把家族企业做大做强,成为了全美国首屈一指的房地产公司。

而在个人生活方面,弗雷德是有名的花花公子,常年混迹于名利场,是花边小报的常客。

提起弗雷德特朗普的大名,全美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相比之下,约翰就显得星光黯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他也得到了父亲的一部分遗产,但他对经营公司仍然没有丝毫的兴趣。

而且,当时特朗普家族为争夺老特朗普的遗产,掀起了几轮争斗。

年轻的约翰根本无力招架,所以干脆退出公司经营。

在父亲的葬礼结束之后,他还是回到了学校,默默继续自己的学术研究。

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根本不知道特朗普家族还有一个叫做约翰的儿子,他彻底消失在了新闻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醉心学术

但消失的那几年,约翰过得并不差。

他在22岁那年成功拿下了纽约大学电气工程学位,随后又在哥伦比亚大学考取硕士,最后在麻省理工大学拿到博士学位。

博士毕业后,约翰被聘用为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此时他只有29岁。

当时的美国非常重视科学技术发展。

所以,约翰这样的优秀科学家,也终于迎来了事业的春天。

约翰在麻省理工专门负责加速器方面的研究,数年后,约翰参与了对于静电加速器的制作与改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一项十分了不起的成就,因为,当时美国已经开始了大规模的核物理研究。

而在研究过程中科学家们发现,天然生成的阿尔法粒子强度极弱,无法支撑庞大的实验体量。

因此,实验室必须配置人工粒子加速器。

而在所有的加速器之中,静电加速器的效果又最好。

所以,曾成功进行过静电加速器研发的约翰,成为了美国和物理研究史上,一个绕不过去的人物。

此后,约翰一直留在实验室,协助美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核物理实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在科学界的地位水涨船高,但他本人却一直保持着低调和谦逊。

有一天,一个来自中国的科学家突然联系上了约翰,向他提出了一个特殊的请求。

立志救国

这位科学家,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赵忠尧。

当时,赵忠尧是清华大学物理系的教授。

至于赵忠尧为什么突然找到约翰,那就说来话长了。

约翰这一代美国科学家是十分幸运的,他们赶上了技术爆炸的时代,也拥有美国为他们提供的最好平台。

赵忠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以赵忠尧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们,面对的是截然不同的环境。

和约翰一样,赵忠尧从小有着惊人的天赋,年纪轻轻便成为清华大学物理系的教师。

但是,研究进行的越深,赵忠尧就越能感觉到东西方之间科技的鸿沟。

当时的中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甚至时刻面临着亡国的威胁。

赵忠尧意识到,自己必须要前往西方学习,才能补足两国之间科技的差距。

就这样,怀着一腔救国救民的热血,赵忠尧远赴万里,来到美国求学。

原本,教授交给赵忠尧的研究方向是光学干涉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赵忠尧却希望自己能够进行更为精密的实验。

在他的软磨硬泡之下,教授同意让他去研究伽马射线。

当时,教授对于赵忠尧的实验结果,完全不抱希望。

因为,就连那些从小接受最优秀教育的美国学生,也未必能在伽马射线这方面,研究出什么突破性成果。

但一年之后,赵忠尧交上了一篇论文——《硬伽马射线的散射》。

这篇论文预示着,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观察到了正反物质的湮没现象。

一时间,美国学术界轰动了,很多人都说,这项伟大的发现足以让赵忠尧获得诺贝尔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各大实验室,都向赵忠尧伸来了橄榄枝,不过,赵忠尧一心惦记祖国。

1931年学业完成之后,赵忠尧便火速回到了国内,并在清华大学开设了我国第一个核物理实验室。

当时,我国的核物理研究是一片空白,既没技术,也缺资金,人才储备更是匮乏。

赵忠尧这些科学家们完全是白手起家,为我国的核物理事业艰难的打下了基础。

十几年后,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到来了,美国政府计划在太平洋进行核武器试验。

他们特意向中华民国政府发出邀请,允许中华民国的科学家前往实验基地进行观摩,并和各国专家一起进行研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之所以这么大方,是由于当时美国和中华民国之间还是盟友的关系。

此外,美国也丝毫不担心中华民国的核武器研究,会对美国产生威胁。

而民国政府很快选定,中国最优秀的核物理专家赵忠尧,作为此次赴美的代表。

对于这次出行,赵忠尧十分珍惜,他知道这可能是中国科学家绝无仅有的,能够接触到美国核试验核心技术的机会。

当时在美国学术界,来自亚洲的科研工作者一向受到轻视。

不过,凭借出色的科研水平,赵忠尧还是成功在研讨会上,为中国争得了一席之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更重要的是,在研讨会结束之后,赵忠尧前往加州大学,见到了自己昔日的老师、同学,表明自己希望在中国进行更加深入的核物理研究。

在赵忠尧的努力之下,加州大学方面的研究团队,允许他参与到工程实验之中,并让他查看了核武器设计的图纸。

在看到美国的实验成果之后,赵忠尧心生感慨。

他意识到,美国的科研水平在十几年的时间,实现了快速的腾飞。

如今,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正因如此,中国的核物理研究才变得刻不容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问题是,想要做实验,光靠赵忠尧目前掌握的技术还远远不够。

他需要为中国购置加速器,用于核心实验的研究。

可是,把加速器带回中国,几乎是天方夜谭。

美国虽然同意中国方面参与研讨,但并不意味着美国愿意分享加速器这样的重要设备。

因为,有了加速器,就意味着可以进行后续的原子弹研究。

美国怎么可能允许其他国家,拥有原子弹技术呢?

所以,直接走明路,通过美国政府购买是不行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赵忠尧想到的办法是,关于加速器的制造参数以及一些较为基础的零件,凭着他的学识,可以在国内实现生产。

唯一难解决的是精密部件,那是美国严防死守的机密,只能从美国人手上获得。

雪中送炭

那么,有哪个美国人,能够接触到加速器的精密部件,同时又愿意给赵忠尧这个中国人提供帮助呢?

答案就是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约翰特朗普。

在美国游学期间,由于相似的学术追求,赵忠尧和约翰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在接到赵忠尧的求助之后,约翰很痛快的表示,自己可以允许赵忠尧在自己的实验室做实验,进一步熟悉加速器的运转原理。

如果赵忠尧想要购买加速器部件的话,他也可以提供人脉渠道。

看到希望的赵忠尧,兴奋的给民国政府写信,希望他们拨给自己一笔资金。

但让赵忠尧失望的是,民国政府并不愿意把钱花在正事上。

赵忠尧最后得到的资金是五万元,而这恐怕连一个螺丝都买不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赵忠尧并没有放弃,民国政府不愿出钱,赵忠尧便决心,即便自己倾家荡产,也一定要把加速器带回国内。

在接下来的三年时间里,赵忠尧几乎走遍了全美国所有能够生产加速器零件的工厂。

为防美国政府怀疑,赵忠尧的购买是极其分散的。

他把所有的小零件买回来,自己再悄悄地进行组装。

至于资金,除去民国政府给的五万元之外,剩下的都是靠赵忠尧自己变卖家产,省吃俭用。

很长一段时间里,为了省下购买加速器的钱,赵忠尧完全靠吃干面包和咸菜过日子。

当然,在美国,很多时候,一个中国人有钱也未必能买得到零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赵忠尧在购买的过程中时常碰壁,令他感激的是,约翰作为朋友,在其中给他提供了不少的帮助。

很多保密级别比较高的零件,完全是靠约翰的人情,才能送到赵忠尧的手里。

而约翰愿意为赵忠尧提供这些帮助,原因也并不复杂。

一方面是因为他和赵忠尧是朋友。

另一方面,赵忠尧作为科学家的爱国之心,让约翰十分感动。

总之,1949年,赵忠尧终于配齐了加速器所需的全部零件。

此时,赵忠尧为了加速器已经投入了40万美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来之后,赵忠尧等一大批留美科学家决心回国。

可是,他们刚刚登船,立刻遭到美国人的扣押。

赵忠尧、钱学森等人都被美国带走,关在不同的地方接受审讯,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就在这时,台湾方面也横插一脚,他们对美国提出,可以把赵忠尧遣送回台湾。

这样,赵忠尧身上巨大的科研价值,就可以被台湾所用了。

当时赵忠尧受尽折磨,台湾的提议,给了他一个脱身的机会,但赵忠尧却断然拒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早就已经对国民党失望了,并在心中发誓,自己的科研成果必须要完好无损,交到新中国的手上。

幸好这时,周总理通过外交手段向美国提出交涉。

赵忠尧终于在1950年11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与他一同回来的,还有整整30箱加速器的零件,这也成为了我国核物理实验的开端。

而这份成功,也离不开约翰这位伟大科学家慷慨无私的帮助。

参考资料:

段治文《核物理先驱:赵忠尧传》

金融观察《特朗普家族——从移民到总统》

本文由“文史风云”原创,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