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受不了了,真的不把人当人使唤!”

女孩高考结束后,到饭店打工去挣钱,没想到第一天就崩溃了。

01

“总共就我一个服务员,都是我去上菜、洗撤下来的盘子。”

“我还得记账、上菜加酒。”

女孩初入社会就体验到服务行业的艰辛,感觉这太难了。

顾客难伺候,喝啤酒一会儿不要冰的,要常温的,一会儿要指定品牌的。

最理解不了的是,顾客居然还要求女孩给倒酒。

“你咋不让我给你喝一口呢?”

“这活儿连狗都不干,就我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女孩非常愤慨,但也只能回家后跟老妈唠叨。

更让她无语的是,干了一天就赚了30块钱,自个儿都嫌丢人。

老妈在一旁抿嘴乐,对闺女被社会毒打后的反应,似乎很满意。

就像网友评论说的,这就是大多数我们这些打工人的生活。

被压榨是常态,扛得住就干,扛不住的话,要么崩溃,要么滚蛋。

02

6月17日,在Manner咖啡的两个上海门店,发生两起顾客与店员冲突事件,将服务行业的痛点暴露无遗。

上午,上海浦东梅花路门店,一名女性顾客因等餐时间过长与男性店员发生争执。

“我下单的时候你也没告诉我要等这么长时间,我告诉你,我赶飞机去的。”她的焦虑与不满在空气中弥漫。

店员保持冷静:“所以你是要退单吗?”

但女顾客的怒火并未因此平息:“你是不给我做了吗?”

店员耐心解释,承诺尽快完成手冲咖啡。

女顾客突然质问:“你叫什么名字?”

男店员随后解释自己在干活,女顾客随后反复问他叫什么名字,声调越来越高,并掏出手机对着男店员的脸开始拍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这一刻开始,争执升级为肢体冲突。

男店员情急,一把夺过手机,又还回去,告诉女顾客:“你拍什么拍?”

女顾客大声喊道:“我投诉你!”

男店员:“投诉是你的权利。”

之后,女顾客开始大声指责出餐时间长。

男店员情绪崩溃,跑出柜台,跟女顾客争吵起来。

结果两人都是火爆脾气,你一拳,我一脚,打起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同一天,6月17日,MANNER 咖啡上海威海路716店里。

一女店员在与女顾客产生纠纷的过程中,大喊:“你投诉呀”,随后猛然朝女顾客泼了一脸咖啡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女顾客被泼的有些懵,嘴里念叨什么。

旁边其他顾客说:“你这态度太恶劣了。”

女店员同事也连忙过来劝慰。

但女店员情绪已经崩溃,反复喊着:“你投诉呀!”

怒吼中透露出无力与反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女顾客解释自己并没有做什么,但女店员大喊:“你为什么一直在逼我?你说什么你不知道吗?查监控呀!”、“我们就该跪着舔你们的脚......”

崩溃之下,女店员已经无法控制情绪,拍桌子,跺脚,一副癫狂状态。

经人拉劝后,女店员情绪稍有平复,但女顾客意难平,不依不饶道:“那我也把咖啡粉弄到你脸上。”

女店员瞬间再度崩溃,拿起一个瓶子扬起来大喊:“好好好,快弄,快弄!快快快......”扬起的粉液撒了自己满头满脸。

“公平不公平?我问你这样公平不公平?”女店员质问道。

女顾客无语,被旁人推着劝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女店员随后开始清理柜台,连喘息下都没有做,接着开始干活了。

情绪的火山,总是在压抑已久的沉默后爆发,留下的是一片狼藉和无尽的反思。

04

无论是高考完女孩打工的遭遇,还是咖啡店的两起冲突,都不仅是个别现象,更是服务行业普遍问题的缩影。

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是否忽视了员工的工作强度与心理承受能力?

消费者在享受服务的同时,是否缺乏了对服务工作者的基本尊重与理解?

事件发生后,品牌方回应媒体称一定会严肃处理,涉事店员已被辞退。

但仅仅这样处理,能解决根本问题吗?

事件背后,是Manner咖啡快速扩张与员工工作压力的现实。

“8小时内个人出品500杯咖啡”,“很多老员工都是把自己比喻成牛马”,这些声音无不透露出员工的辛劳与不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如网友所说:“咖啡店员与顾客冲突,本质上和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的风评下降一样,

都是资本为了提升利润,对劳动者无底线的压榨,最后把矛盾转移到打工人与消费者之间的结果。”

05

类似的事件,胖东来的处理就妙得多。

此前,有顾客在胖东来超市跟员工发生争执。

事件发生后,胖东来并没有急着道歉、开除员工这种粗暴处理方式,而是搞了一份长达8页的调查报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份报告中,胖东来承认服务存在问题,所以管理人员降级3个月,并带着服务投诉奖现金和礼物向顾客登门道歉。

至于员工,胖东来认为顾客权益受损可通过投诉渠道反馈,现场呵斥员工不行。

所以,对于员工被被伤害人格和尊严的问题,给予员工5000元精神补偿。

你看,如此处理,面面俱到,多好!

心理学鼻祖弗洛伊德说:“未被表达的情绪永远都不会消失。它们只是被活埋了,有朝一日会以更丑恶的方式爆发出来。”

希望这几起事件,能把资本和企业打醒。

别把人当机器,多一些关怀和温情,才能长久。

(*本故事来源于真人真事,经过适当艺术处理,人物均为化名。配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账号友情提醒: 请自行辨别相关风险,不要盲目跟风做出冲动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