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今年的汽车行业真的很卷。

自从比亚迪以7.98万的秦plus率先打响“价格战”之后,大家都在拼价格卖车,虽然对于消费者来说,看似一场利好,但从行业角度来看,却是新一轮淘汰赛的开始。有人依靠新能源登顶销冠,而大部分传统国产车企,则在持续的价格竞争中,发出了最后的抵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日,全新哈弗H6参数图片)宣布上市。只不过看完整场发布会之后,相信很多人的注意点并没有集中在产品层面,反而对于长城高管李瑞峰的满腔“怨气”倒是印象深刻。

在发布会现场,这位品牌首席增长官首先抨击了行业当前乱象,并将矛头剑指某国产新能源品牌,表示降价的同时必然也会降低产品质量,这并不是长城汽车想看到的局面,最后甚至用“掀桌子”来表明长城品牌对于抵制行业乱象的坚决态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问题来了,关于李瑞峰的这番看似激进的言论,到底能不能让长城回归市场竞争的核心区呢?显然,“打脸”的速度总是飞快的。

日前,据相关媒体报道,长城魏派天津某经销商就因传播错误且带有误导性的信息,被相关部门罚款。据了解,事情的起因是因为该经销商在宣传魏派高山车型时,将该车型与腾*D9进行正面对比,最终得出错误的价值结论,因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被处以罚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仅如此,近日有眼尖的网友发现,在全新哈弗H6上市后的第二天,该款车型居然全系原地降价1.4万元,原本11.79万起售的1.5T两驱Pro版车型,当前裸车价仅为10.39万起。实际上,面对李瑞峰在发布会上针对行业乱象的各种批判,小编不禁想问:这难道就是长城口中的“掀桌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有意思的是,作为今年价格战的“始作俑者”,比亚迪却受到了央媒的一致力挺。最近在人民日报的一篇报道中明确表示:“为了这两三年,比亚迪默默努力了20年”,并分享了旗下车型海豹销往海外市场的历程。另一边,在央视新闻的报道中,详细介绍了比亚迪DM-i第五代技术的核心亮点,虽然只是一次简单的技术汇报,但足以看出国家对于比亚迪等国内新能源头部企业的支持态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汽车网评:卷价格,不意味着牺牲品质

其实对于当今很多传统车企来说,他们理解中的内卷,也许仅仅停留在价格和品质层面,却忽略了市场最为核心的成本因素。之前在重庆汽车论坛的现场,比亚迪李云飞也说了,产品降价是因为今年的电池价格也在降,这一点必须体现在车型售价里面,不然就是对消费者不负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最新消息显示,原本售价超60万/吨的碳酸锂价格,目前已跌至8.9万元/吨,相较上一次又跌了接近2000元/吨。所以,相比于某些品牌拿着电池成本下跌的红利,却始终不愿让利消费者,反而还在质疑竞争对手“偷工减料”的处理方式,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价格战的背后,到底是谁的问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