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日有市民发现,今年年初的网红打卡地“酱园弄”外景地不见了,原先的巨大墙体已被全部拆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月15日,市民经过“酱园弄”外景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25日,市民经过原先的“酱园弄”外景墙

那么,这背后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曾经红极一时的“酱园弄”外景地真的就此谢幕了吗?本期《上海会客厅》节目,我们前往乍浦路北海宁路现场进行了探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有市民发现“酱园弄”不见了?别急,好戏还在后头

《上海会客厅》节目

6月25日上午,市民陈月云和弟弟陈先生当天赶到乍浦路北海宁路口拍摄。陈阿姨今年八十多岁,精神矍铄,她在1958年离开上海去安徽,后在安徽师范大学担任外语教师,从学校退休之后回到上海生活。

让陈阿姨略感到遗憾的是,这次的乍浦路之行,“酱园弄”外景墙已经看不到了,而她之前也没有拍摄过照片留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市民陈阿姨重回虹口生活地

陈阿姨小时候就住在电影院对面的老弄堂,她用一口流利的上海话告诉记者:“我小时候到虹口新广路小学去读书,都是走这条路(乍浦路),所以一直非常想念这个地方的。这个‘酱园弄’外景墙之前做了许多布景,我在视频里看了觉得非常不错,没想到现在已经拆掉了,感到蛮遗憾的,我只好等电影《酱园弄》放映再去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乍浦路另一侧的老建筑经过了修缮

记者注意到,虽然乍浦路一侧的“酱园弄”外景墙已经拆掉了,不过马路另一侧的老建筑在经过修缮之后,又恢复了年代特色,招牌都是与当时拍摄电影外景时设计的店招风格很接近。沿街店铺修缮一新,有部分商家在做整理和清洁工作,显露出要开张营业的迹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吕方师傅走进点心店体验

知名红帮裁缝吕方师傅走进一家挂着“椿方圆”招牌的点心店体验,他穿着自己制作的长衫,头戴一顶夏日,手拎着一只老式皮包,店员都觉得这身行头蛮应景的。一位店员告诉吕方师傅,这家店正式营业之后会提供特色点心,而点心师傅会请扬州和苏州的。

“椿方圆”对面就是胜利电影院今年3月下旬新布置的一辆道具电车,这辆电车是电影《酱园弄》当中的电影道具,车头一开始写的是“杨树浦 八路”,后来改为“乍浦路”。从5月9日开始,道具电车作为电影院提供咖啡的一个场景,也是作为咖啡服务的一个特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吕方师傅坐在电车里面

坐在电车里面,吕方师傅一边喝着美式咖啡,一边回忆:

我第一次来酱园弄是2月16日,当时还在拍摄外景,那天我是穿着棉袍子来这里打卡,有摄影师以为我是来拍戏的,很多镜头都对着我拍摄。今天听说外景墙已经拆掉了,63路电车从这里开过,感觉还是蛮有生活气息的。

酱园弄外景墙是今年元旦过后正式亮相的,去年12月底,剧组在乍浦路北海宁路口搭建拍摄外景地时,当时“酱园弄”的墙头刚刚才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酱园弄”外景墙搭建经历了“从无到有”和“从新到旧”的过程

据相关人士介绍,“酱园弄”外景墙的外立面的高度大约在12米,长约20米左右,墙体采用部分金属结构和木板搭建而成。在众多由人工搭建的场景当中,酱园弄无疑属于C位,让人仿佛穿越到了电影当中所描绘的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场景。

据《酱园弄》制片方表示,最近上海进入黄梅季,而且是“暴力梅”,出于安全的考量,最终将其拆除,以杜绝安全隐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酱园弄”外景墙拆除当中(资料图)

有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拆除是分三天时间进行的,外景墙是6月24日晚上10点左右完成了全部拆除,晚上还进行了路面冲洗和清洁。

6月25日一早,记者在现场注意到,原先巨大的“酱园弄”外景墙已经不见了,并设置了一排围栏,悬挂有安全提示。据悉,前几天由于下雨,所以拆除作业当中暂停了多次,工人等雨停之后恢复施工,而在拆除过程中使用了升降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场设置了一排围栏,悬挂有安全提示

而在北海宁路毗邻胜利电影院段,则多了一处建筑,据老建筑专家娄承浩介绍,这个刚刚搭建的实物建筑叫弄堂口:

原先的酱园弄与上海其他弄堂一样,大多数并无门楼弄堂铭牌,可谓“只有名而没有实物”,拍《酱园弄》时,仿张园铁艺门框搭建了摄影场景,但不是历史场景,之后也拆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海宁路新搭建成的弄堂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1月工人师傅搭建的弄堂口外景

娄承浩告诉记者,在上海的老建筑当中,新里叫坊,花园里弄叫邨,一般里弄叫里,差点的小区则叫弄,有的甚至连弄名也没有,只叫某某路某某弄。

5月24日,《酱园弄》在第77届戛纳电影节上举行了全球首映。娄承浩个人认为:这次新建的弄堂口以后也可成为一个景点,待《酱园弄》电影正式放映,这里说不定还会火一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电影《酱园弄》剧照

制片方表示,考虑到广大市民对酱园弄的情怀,因此搭建了这个弄堂口,而且将会长久保留。记者注意到,与之前搭建的弄堂口外景相比,高度和宽度都有明显改善。记者在北海宁路时,有63路公交车陆续从“酱园弄”弄堂口开过。而此前,因为北海宁路弄堂口外景的搭建,63路公交车从元旦起改道,临时进行缩线营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3路公交车从“酱园弄”弄堂口开过

在《酱园弄》电影拍摄完成之后,对这些外景是否应该继续保留,曾经有过讨论。对于这次酱园弄外景墙和附近枪篱笆的拆除,上海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汤惟杰认为:

这些外景都是属于临时搭建的,长期保留的话要投入人工和维护成本,否则时间长了会产生安全隐患;另外,乍浦路这一段两侧本身有一些具有保护价值的历史建筑,并不需要靠(电影)片场的布景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当然,今年年初临时作为电影外景片场,客观上对乍浦路知名度的提升,也是毋庸置疑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前搭建的枪篱笆(资料图片)

乍浦路名字由来已久,曾经是一条人文荟萃的重要干道,作为百年历史街区,乍浦路北段(从海宁路到武进路)有丰富的人文历史底蕴。

业内人士表示,虽然“酱园弄”外景地不在了,但“酱园弄”后续产生的文旅效应会更持久。据悉,乍浦路北海宁路区域在未来有望打造成为沉浸式影视基地,一个更为完善的市中心影视文化产业基地将落地于此,而一条围绕影视与旅游为主题特色的街区也将呼之欲出。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各位市民朋友,对于“酱园弄”外景地发生的新变化,侬个人有何看法和建议?欢迎在评论当中留言,与我们一道分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