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当前,以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在不断驱动传统基础设施朝着更加绿色化、数智化方向转型升级,以“数智联通”为显著特征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入到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第15届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高峰论坛(以下简称“国际基建论坛”)将于6月19—21日在澳门举办。15年来,国际基建论坛已发展成为全球基础设施合作领域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年度行业盛会和‘一带一路’重要合作平台。”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会长房秋晨在近日举办的国际基建论坛发布会上介绍,国际基建论坛为引领行业发展,凝聚业界共识,全面提升“中国建设”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15年来,论坛累计吸引各国参会嘉宾3万多人,其中部长级以上嘉宾据统计有570余位;累计促成国际基建项目180多项,合同金额逾千亿美元,为中国工程企业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在基础设施领域开展务实合作发挥了积极的重要的促进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重点突出澳门元素

房秋晨表示,今年的国际基建论坛在服务澳门需求方面会充分考虑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以及澳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实际需求,继续在组织架构、议程安排、嘉宾邀请和商务促进等方面重点突出澳门元素,积极回应澳门关切,使澳门业界感受到国际基建论坛发展带来的合作机遇和务实合作成果。

澳门贸易投资促进局主席余雨生认为,本届论坛有“三个新”:第一个“新”是指新风口,绿色发展、数字转型创新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潮流,本届基建论坛以“绿色创新 数智联通”为主题,聚焦发展新风口,促进基建领域在有关方面开展新的合作。

第二个“新”是中葡合作新空间。近年来,中国与葡语国家在多方面的合作持续推进,截至2023年底,中国对葡语国家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约1700亿美元。本届论坛将继续有丰富的葡语国家元素,继续发表《葡语国家基础设施发展指数报告》,并且举办中国与葡语国家相关的专题活动。

第三个“新”是新机遇。国家移民管理局宣布自今年5月6日起开始实施6项出入境管理政策措施。相关便利出入境管理措施将为澳门会展及招商引资等经贸活动扩大客源提供重要的新动能与新的条件。

商务部台港澳司二级巡视员左祥华介绍了内地支持澳门会展业及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具体举措和成果。他表示,一直以来,商务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会同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不断推动两地经贸交流合作迈上新台阶。“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下一步,商务部将继续大力支持澳门会展业发展,积极推动两地经贸交流合作,支持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可持续发展。”他说,结合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1+4”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策略支持澳门会展商贸产业发展。商务部将继续会同相关部门,为内地赴澳门参加重点展会人员提供证件和签注便利。推动商务领域支持政策向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倾斜,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服务贸易自由化水平。支持澳门探索实施“一会展两地”跨境合作模式,助力琴澳会展配套资源有效整合,形成协同效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聚焦行业“绿色创新 数智联通”发展趋势

作为全球基础设施合作领域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年度行业盛会和“一带一路”重要合作平台,本届国际基建论坛将重点突出以下特点:

聚焦行业“绿色创新 数智联通”发展趋势,为全球基建合作贡献中国智慧。第15届国际基建论坛以“绿色创新 数智联通”为主题,通过举办包括主旨演讲、主题论坛、平行论坛、圆桌会议、专题研讨、路演对接、项目签约、新闻访谈等在内的50余场专题活动,邀请约200位业界精英,深入研讨能源转型与数字化发展、绿色投资与ESG管理、国际工程数智融合、产业链供应链一体化建设、争端解决与风险管控、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行业热点和前沿话题,为国际基建合作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基础设施合作取得新发展。

与会嘉宾规格和层次再创新高,论坛“朋友圈”持续扩大。业界各方参与论坛活动的热情持续高涨,全球基建领域合作正在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拓展。目前已有来自69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余名嘉宾报名参会,其中包括60余位部长级嘉宾、20余家金融机构高管、10余家国际组织官员、20多家境外商协会会长,以及800多家国际工程及产业链企业高管踊跃参会参展。

引领行业发展,继续权威发布“一带一路”及葡语国家基础设施相关指数及报告。作为每年固定品牌活动之一,今年论坛将继续重磅发布2024年度“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基础设施发展指数和报告,以及2024年度葡语国家基础设施发展指数和报告。并根据行业发展新形势,进一步丰富指标数据,优化指数模型和测算方法,深入分析非洲国家、葡语国家基础设施发展情况以及澳门特区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成果,更好地支持和服务企业国际工程业务发展。

突出澳门元素,多措并举赋能内地、澳门与葡语国家合作新发展。突出展示中葡商贸服务平台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横琴粤澳深合区、泛珠9+2机制、现代金融等澳门元素,鼓励和支持更多适合澳门本地市场需求的参展企业展出最新工程技术、机电装备和服务产品,全面展示澳门“1+4”多元产业发展成就,促进澳门对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助推澳门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取得新成效。

同期展览精彩纷呈,凸显“中国建造”品牌国际影响力。本届论坛同期展览重点展示国际基建合作中绿色发展、数智驱动、高端装备、先进技术、典型案例等多项新成果,70余家工程及产业链上下游头部企业及相关省市代表团悉数参展,展览面积更大,展商质量更高,特装搭建的展位占比超95%,充分展现行业国际合作成果和形象,并安排嘉宾巡馆、项目推介、企业路演、商务会谈、签约仪式等200余场配套活动,促进参会各方务实合作。

本届论坛内容丰富、高效实务,搭建起研讨交流、展览展示、权威发布和业务促进四大平台,必将再次成为国际业界交流互鉴、凝聚共识、探寻机遇、深化合作的一届国际盛会,为助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拉互利合作成果斐然

记者在发布会上获悉,国际基建论坛同期将继续举办由国家商务部主办的第十届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基础设施合作论坛,共享中拉合作新机遇。

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自然延伸,也是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截至目前,拉美26个建交国中,已有22国与中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中拉经济互补性强,互利合作成果斐然。

作为中拉论坛框架下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在基建领域开展合作的唯一一个专业论坛,自2015年举办至今促成签署33项合作协议,涵盖交通运输、房屋建筑、能源电力、污水处理、网络通讯等业务领域,签约金额超过254亿美元,为促进中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助力中拉“一带一路”合作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今年将继续举办第十届中拉基础设施合作论坛,聚焦绿色转型及数智创新,进一步为中拉双方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开展广泛交流、分享经验、寻求合作搭建重要平台。

商务部美大司二级巡视员刘大江介绍了第十届中拉基础设施合作论坛的筹备进展,以及中国同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的经贸合作情况。

刘大江介绍,从贸易方面来看,中国继续保持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地位,是巴西、智利、秘鲁、乌拉圭的第一大贸易伙伴。2023年,中拉贸易额创历史新高,达到4890亿美元。今年前两个月,中拉双边贸易再创佳绩,同比增长近14%。拉美地区国家总体看好我国经济开放政策和巨大市场潜力,近年来踊跃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推动对华出口产品多元化发展,积极优化双边贸易结构。

从投资方面看,拉美是中国对外投资的重要目的地。截至2022年底,中国对拉直接投资存量占中国对外投资总存量超过五分之一,为拉美地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中国企业积极参与拉美能源和基础设施重点领域项目,投资国别愈加多元,领域不断拓宽。

承包工程方面,拉美是中国第三大海外承包工程市场。这也是中拉经贸合作的传统重点领域。中国企业积极参与拉美基础设施建设,截至今年一季度,中国在拉美地区累计签署承包工程合同额超过2800亿美元,完成营业额超过1800亿美元。

刘大江在会上指出,为促进中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助力中拉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合作,中国商务部于2015年推动成立了中拉基础设施合作论坛。该论坛已经成功举办九届,先后有70余位拉美地区部级以上政府官员,40余位拉美国家驻华大使,5600余名国内外金融机构、商协会、承包商及服务供应商代表等与会。论坛是中拉论坛框架下唯一连续每年举办的分论坛,已成为中拉在基础设施领域分享经验、拓展合作的重要国际平台,为中拉高质量开展基础设施领域合作提供了助力。

在本届论坛上,中拉双方将共同回顾10年来基础设施领域合作的进展成果,展望开启基建领域互利合作“新十年”的机遇和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