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情绪的添油加醋,使得那个原本的难题从“女孩+中专生+数学竞赛”,演变成了“女性+贫民窟+数学天才”。」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17岁中专女生姜萍,在阿里全球数学竞赛初赛中,打败一众高材生,获得第12名的事件,引发网友的持续关注。许多人说这是剧本也写不出来的逆袭故事,人们拿着放大镜试图将这个故事抽丝剥茧。

支持她的人,认为她是百年一遇的天才少女,是寒门子弟中考失利后涅槃重生的偶像。

反对她的人,从她的板书里找到解题过程的漏洞,质疑她暗箱操作作弊造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网友质疑黑板上的解题过程有符号错误)

一方面,有人对姜萍作为一名中专生,却在数学竞赛中获奖表示震惊。在人们的固有观念里,寒门草根似乎与数学竞赛获奖是两个平行不相干的世界。

另一方面,姜萍的女性身份与她在数学竞赛的突出表现,也引起了网友们的广泛讨论。在一些人的刻板印象里,女性似乎天生缺乏学好数学的基因。

于是乎,在质疑中,网友们的讨论重心逐渐从“姜萍有没有作弊”,一步步向性别平等、教育公平和学术诚信等一系列问题延展与偏移,这场讨论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社会对于不同群体的期待与偏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网友质疑姜萍的数学能力)

关于这场“泼天舆论”,姜萍没有任何回应,她已于6月22日完成了阿里数学竞赛决赛的考试,考试结果将在8月份公布。姜萍的风波似乎按下了暂停键,我们也得以喘息,推开距离,跳脱利害,来审视这场舆论风波中的关于“真相与情绪”的AB面。‍

01

真相的出发点:中专女生勇闯数学竞赛

如果我们将姜萍风波比作一场数学考试,这场风波中的三个关键词:女孩、中专生、数学竞赛,恰恰像是三个神秘的未知数,让网友们困惑。

无数人在这三个未知数中寻求关联、合并同类项,却始终无法解开这道难题。于是,人们困在认知的迷宫里假设了这样一个等式:女孩+中专生+数学竞赛=不可能。

网友们也纷纷做起了侦探,开始为这样的一个等式寻求解释的可能性。因而,姜萍舆论风波的缘起其实是人们需要为这个等式成立寻找充分且必要的条件。换句话说,姜萍事件的舆论出发点应该是“质疑姜萍是否作弊”,网友们亟需关于这一命题的“真相”和“证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姜萍采访片段截图)

网友纷纷参与舆论事件讨论的这种现象,不禁让我们想起了哈贝马斯提出的“公共领域”的概念。

公共领域是指在公开的场域中,任何人都可以在这里发起关于涉及社会“普遍利益”话题的理性讨论和争辩。包容性和商谈性的统一是公共领域的理想。

网友们质疑与探索的过程,正如半世纪前的哈贝马斯理想中的场景,公众纷纷踏步涌入“公共领域”。得益于社交媒体的发展,给“公共领域”边界的带来了无限扩展的可能性,越来越多人可以参与到这场讨论中,为公共领域的“包容性”提供了机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哈贝马斯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 ‍‍‍‍‍‍‍‍‍

然而,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网友们纷纷在“自发探索真相”寻求解释的过程中,发表自己的见解,表达的自己的情绪,舆论不断发酵为“女生能不能学好数学”“中专生为何可以在数学竞赛获奖”“老师王闰秋和姜萍之间的关系”“各大学会不会录取姜萍”“各网红打卡姜萍的家”等话题,与此同时,“女性”“中专生”等标签还诱发了各群体的对立和争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网红博主在姜萍家的院子里拍摄)

仿佛是一种网友自发探索真相的“奇观”。

在姜萍争议中,站在“包容性”扩展机遇对立面的,似乎是“商谈性”缺失的挑战。

02‍

情绪的落脚点:贫民窟的女数学天才

姜萍争议里“商谈性”的缺失,正是由于网友从探索真相的心理出发,却在众声喧哗中被情绪所影响。本应是理想中“公共领域”平等自由的协商变成了现实场域中肆无忌惮的争吵。

女性、中专、数学看似跳脱惯常逻辑的标签贴在一个人身上,人们会对这其中的每一个标签做不同的情绪解读和两两之间的排列组合,“女性+数学”的质疑、“中专和数学”的鸿沟、“女性和中专”的同情,都在引发着人们的情绪,情绪使得我们偏离了探索真相的出发点。

于是情绪的添油加醋,使得那个原本的难题,从“女孩+中专生+数学竞赛”,演变成了“女性+贫民窟+数学天才”。

我们的出发点在探索真相,落脚点却在表达情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姜萍采访片段截图)

人们之所以会表达情绪,一方面由于自媒体时代网友们发表自己的见解变得太容易,人们游荡于匿名世界中,遵循”快乐至上”的法则,寻求现实世界中所不具备的本体情绪释放;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真相往往带有延后性,很多时候“真相”可能滞后于事件舆论很久才会到来,或者“真相”可能根本不会到来。

例如,在这场围绕姜萍的风波中,她虽然已经完成了阿里数学竞赛的决赛,但成绩的揭晓还需等到8月。届时,网友们或许能够一窥在众目睽睽的监督之下,姜萍的数学才能究竟如何。然而,即便是8月的成绩揭晓,它也未必能为“初赛是否作弊”这一悬而未决的问题提供确凿的证据。毕竟,决赛与初赛所涵盖的数学领域大相径庭,两者之间的成绩也并不直接相关。

此外,我们也不能忽视舆论的力量。姜萍在决赛中的表现,可能已经受到了这场舆论风波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会使她在决赛中无法发挥出最佳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阿里数学竞赛决赛题目公布)

或许,姜萍的风波中,我们并不能等来众人信服的真相。

要了解真相的滞后性,或许我们需要区分“真相”与“事实”之间的关系。

事实是我们看到的客观事物的表面,是一种“原始事实”,而真相则是融合了隐藏在事实背后更加深远且广阔的社会背景和制度结构,是“原始事实”与“制度事实”叠加而构成了真相。

所以真相往往滞后于事实来到我们视野中,人们在等待真相风雨兼程不停赶路来到我们身边的过程中,情绪也就滋生了。

在有社交媒体主导的公共领域中,强包容与弱协商的环境,加之真相的复杂和情绪表达的便利,共同构成了当下时代的困境:真相与情绪似乎水火不相容。

03‍

后真相是一个贬义词?

我们常常将这种在公共舆论事件中“情绪在前,真相在后”的现象称为后真相

不少人都表达了对我们进入后真相时代的种种隐忧,担心情绪会左右人们判断和价值观。而后真相真的百无一害吗?情绪真的与真相背离而对立存在吗?

从姜萍的风波可以看出,人们其实都是在自发探索真相的过程中,逐渐被情绪左右。出发点在于“探索真相”,落脚点却因为真相迟迟未知而被”情绪”牵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纪录片 <真相之后:造谣与假新闻的代价> 截图)

在这一过程中,人们以姜萍的故事作为参照文本,探讨“如何优化和改进现存教育体制中的评判标准”以及“如何摒弃女生不能学好数学的刻板印象”等问题。

相较于传统媒体时代权威媒体对真相一锤定音的“终极呈现”,社交媒体时代公众的广泛参与和信息的碎片化传播使得真相形成的过程更加繁杂、不确定性也更多,真相背后所携带的社会洞察与公众意见也愈加丰富。

无独有偶,在一系列公共舆论事件中,人们都在网络舆论中投射情感并参与讨论,共同谋求真相的水落石出。例如,在“Manner咖啡员工与顾客争执”的事件中,网友们一边同情顾客,为消费者谋求正当权益;另一边也在理解员工的情绪失控,思考公司在资源分配与员工管理上的深层次问题,在讨论中期望触及“真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manner员工与顾客冲突事件监控截图)‍

后真相或许恰恰反映了,相较于传播主体单一的传统媒体时代,在各种声音加入的“传播充裕”的背景下,真相的不确定性、真相生成的过程性,以及真相背后所包含的社会问题的复杂性。

只是在这一过程中,改变身份化被动为主动的我们,担当起了比以往传统媒体时代更加艰巨的任务,我们直接参与了一个社会问题的讨论和真相探索求证的过程,我们更应该遵守道德底线,做情绪的主人而不是情绪的奴隶。

只有这样,后真相才不再是一个贬义词。

(图片素材源于网络)

参考资料:

1.汪行福.受诅咒的命运?——从自由公共领域到数字公共领域[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23(03):28-3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