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山东,不少人脑海中浮现的第一印象往往是"大葱"、"大饼卷大葱"这样略显"土味"的形象。

山东的外在形象总给人一种朴素、粗犷的感觉,让人难以将其与现代化的工业大省联系在一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山东却是一个被低估的省份,现实中这个省份有着当之无愧的实力派

仅从GDP规模来看,山东绝对是中国经济的中流砥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2年,山东省生产总值达到9.05万亿元人民币,位列全国第三,仅次于广东和江苏。

这一数字足以证明山东在我国经济版图中占据至关重要的位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山东这个被低估的省份,究竟有着什么不同身份?

工业大省

在岭南之地,广东素有"工业大省"的美誉,若要找寻真正的工业重镇,却唯有北起燕赵,南至齐鲁,那片古老富庶的黄土地才是不二之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山东一直都是我国工业发展的核心力量,虽然一直比较低调,但是必要的时刻从未缺席。

要说到山东的工业实力,从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再到机械、化工、纺织等行业,山东都是领军者的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这些却与山东的军工领域隐藏的“黑科技”相比仿佛九牛一毛。

还记得几年前国家工业大摸底时,临沂一家看似普通的民营企业——巨力索具公司,却在专家们评估中脱颖而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来这家公司生产民用索具只是表面,实际上他们已经掌握了生产航母阻拦索的核心技术,更是航母阻拦索的制造高手。

而某无人机公司更是将山东企业的创新能力发挥到了极致,原本只做民用无人机的他们,却凭借突破性技术,将无人机一改往日面目,化身杀伤力强大的攻击型无人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此之外,山东民营企业在新材料领域的创新成就同样令人瞩目,比如将碳纤维从"鱼竿材料"成功应用到武器装备制造中,实现了跨领域创新的突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离子电池以及特种绝缘材料等新兴产品的问世,进一步夯实了山东在新材料领域的领先地位。

这里拥有全国近半数的海洋科技人才,尤其是海洋院士的占比高达三分之一,正是这支顶尖人才队伍,孕育出了山东舰这一国之重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多年来,山东一直扮演着国防工业"隐形将军"的角色,无论是航母的引领作用,还是隐藏在民企背后的黑科技,山东都在为国家的安危和未来注入力量。

"菜篮子"省

说完工业让我们了解一下山东的农业,毕竟民以食为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国作为14亿人口的大国,在农业上可以说是需要付出其他国家几倍的努力,而山东则是在这方面的“饭碗”之一。

山东整个省的耕地面积占据全国的6%,粮食资源占1%,虽然表面看着数据并不高,但是山东每年为全国提供的粮食更是占据8%,蔬菜和水产品加一块差不多能达到将近30%,可以说山东是全国的“菜篮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在山东内部要说到蔬菜方面的贡献,那就要来看看寿光市,寿光市全年蔬菜产量高达450万吨,产值突破110亿元,从菌类到根茎类可以说是应有尽有。

除寿光之外,苍山、安丘等地也是山东蔬菜的重要产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完蔬菜,水果方面也是非常丰盛的,热带水果咱就不说了,但烟台苹果、莱阳梨、博山猕猴桃可是流通全国的“维生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难能可贵的是,在疫情期间,山东的农产品积极支援抗疫一线。

潍县的大葱、萝卜、白菜等蔬菜纷纷被运往灾区,为那里的群众送去了滋养和温暖,充分展现了山东农民的担当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海产品是山东另一大张王牌。得益于广阔的近海面积,海鲜资源的储备十分丰富。

从鲜美的海参、鲍鱼,到肥硕的大闸蟹和虾蟹遍及各类鱼类,山东的海鲜品类繁多,口感上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到夏日,沿海城市的海滩必定游人如织,大家纷至沓来,就为了品尝山东诱人的海鲜大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蔬菜、水果、海鲜之外,山东啤酒也是全国首屈一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提起山东啤酒,映入眼帘的毫无疑问就是青岛啤酒了,也是这么多年以来是许多群众非常喜欢的一款啤酒了,也可以说是货真价实的"国酒"

从琳琅满目的农产品,到酒香飘溢的啤酒文化,山东以丰富的资源为基础,为中国乃至世界"舌尖上的美食"做出了卓越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是有了像山东这样的"菜篮子"大省,14亿中国人的饭碗才得以牢牢地撑稳,绝无饥馑之忧。

那么山东又有着怎阳的文化传承呢?

文化大省

山东不仅物华天宝,更是一片富饶的文化沃土,在这里孕育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齐鲁大地走出的孔子,早已成为举世闻名的文化偶像,人们虔诚地朝拜着曲阜孔庙、孔府、孔林,就如同追寻文化的源头活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庙宇的砖瓦青砖,上面镌刻着对至圣先师的无尽景仰。孔府保存着孔子嫡系后人的居住遗迹,清晰记录着一个深厚世家的兴衰沉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圣"之尊孟子,同样在山东大地上留下了他的身影,位于孟子故里邹城的孟府孟庙,也是山东文化瑰宝的所在。

古树环绕之间,斑驳的丰碑与石刻述说着孟子睿智哲理的延续与传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齐国文化到齐鲁文明,山东文脉源远流长,绵延不绝。

泰山的雄伟磅礴则成为中华文明的最佳注脚,先后13代帝王在这片圣地祭天祈福、封禅登基,意味深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渡之时,文人学士多次从此发迹进身,如青州藏经楼般的古老典籍馆所,也成为了保护传统文化的绿洲。

除了山东的学识文化,美食文化的璀璨绝对是让全国人民都肃然起敬的一项。

早在上个世纪,山东就因鲁菜丰富的色香味俱全,被誉为"天下第一"。

文章信源:吃货创造生产力!山东取代广东成为第一餐饮大省——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人也因此自诩为吃货,而众所周知,山东人才是国内真正的吃货"宗师",在2020年的时候,山东更是从全国各大省去中胜出,被评为“中国第一吃货大省”

能让全国人民记忆犹新的,当属老乡鲁菜丰富的菜系,羊肉风干和狗不理包子,无不是出自山东厨师之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夫复何言,就连京剧名角梅兰芳也曾说过"一口羊肉抵半年书香"的名言,可见老祖宗对于吃的执着追求。

除了食物本身,山东人对于餐桌文化的追求也是非常有讲究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论是在农村的土炕,还是城市里的餐桌,山东人都以热情大方、推杯换盏著称。

新年来临,长长的席桌两侧总是摆着整整一排吃食,让远方的游子们也终于能体会到"家"的温暖,诚然,山东的食物和饮食文化让全国人民为之膜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如山东一位旅居外地的文人所说:"对于远离家乡的我们来说,那顿热气腾腾、味美可口的鲁菜,就像是一座温馨的港湾,让我们时刻不忘家乡那份温暖。"

结语

历经千年沧桑,山东一刻也未曾停歇过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对国家经济的贡献,这片黄土地虽然一度饱受战火蹂躏,却也从未被彻底击垮,而是以顽强不屈的韧性重焕生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的山东,既是国家粮仓的重任之所,也是高新科技和军民融合的发源地。

它是一颗正在燃烧的恒星,时刻吸引着全国乃至世界的目光。

我们坚信这位被低估的巨人终将放下谦逊的面纱,在世界的舞台上施展浑身解数,成为新时代中国发展的中流砥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