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侨联积极探索党员干部队伍新思路、新举措,不断加大“党建带侨建”的工作力度,通过强化“五个意识”、提升“五种能力”,有效引导党员干部打头阵、当先锋、抓落实,推动形成担当作为、踔厉奋发的良好生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强化政治意识,不断提升思想引领和凝侨聚侨的能力

牢固树立“政治机关”意识,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实施五个“1+1”学习机制,深化“‘第一议题’学习+中心组学习”机制,创新“周一学习+周五提升”机制,推行“学原文+谈体会”机制,探索“专业讲解+交流互动”机制,强化“理论学习+参观见学”机制,不断提升学习成效。目前已开展“周一政治学习”17次,组织交流研讨14次,邀请专家解读、开展视频辅导9场次。加强侨界思想政治引领,召开市侨联九届二次全委会,确定“1243”工作思路,凝聚全市侨务工作者为推动侨联事业发展作出贡献。举办侨界社团学习全市两会精神暨侨联工作推进会,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中国侨联十一届二次全委会以及全市两会精神,不断增进侨界群众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把准意识形态正确政治方向,积极宣传青岛市发展成就、政策措施及侨联工作,为侨界群众营造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浓厚氛围。

强化担当意识,不断提升对外联络和牵线搭桥的能力

树立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促进工作协作与协同,加强侨联系统内部、侨联与其他部门以及侨联党员干部与侨胞侨眷之间的沟通与联络,推动形成“横纵贯通、内外联动”的良好局面。积极对接青岛市残联参与协办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活动,与青岛市妇联、市文联等群团单位合作开展“繁花似锦”首届国际女水彩画家作品展,切实提高活动成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聚焦市委提出的“十个提质增效”,找准找好侨联工作与全市中心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在服务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中担当作为。

今年以来,接待、拜会海内外侨商23批次135人次,引荐侨商侨企赴区市对接洽谈合作项目8批次,促成3个项目注册落户,总注册资金2500万元。筹备开展“创业中华 侨智青岛——海内外侨界高层次人才项目对接洽谈活动”,为侨界人才搭建互动交流、合作发展平台。围绕助力“招才引智”等重点工作,向海外侨领发送4批人才招引项目和项目清单,为掌握海外侨商投资意向、精准匹配需求赋能增效。

强化创新意识,不断提升文化传播和促进交流的能力

广泛开展各类文化交流活动,营造“侨心向党”的浓厚文化氛围。成立青岛市侨联国际文化交流促进会,依托文促会开展“为祖国点赞 为青岛添彩——青岛市侨联国际文化交流书画艺术展”,为提升青岛文化国际影响力、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搭建平台。加强文化交流基地宣传力度,依托微信公众号,向海内外宣传琅琊台、青岛啤酒博物馆等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讲好青岛故事,提升海内外侨胞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开展红色教育,筹备“强国复兴有我”——青岛市侨界“庆七一”参观学习活动,组织侨界代表赴杨明斋实际陈列馆等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参观学习,回顾建党初心,传承华侨精神。

强化开放意识,不断提升海外联谊和服务侨胞的能力

坚持“两个并重”、“两个拓展”,用好“两项机制”,充分发挥侨联组织民间性、涉外性、统战性、外交性等优势,为更好服务我市对外开放大局、推动民间外交发挥作用。加强与RCEP、“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上合组织”国家侨社团联谊交流,接待海外侨团、侨胞来访6批次,不断增强联络联谊深度和广度。打造“五个‘一’联侨心”品牌,在重要节点向海外侨胞发送一封贺卡、一封贺函,定期向海外侨社团发送一份青岛市情、一份联谊工作要点、一份招引清单,进一步增进情感交流,扩展情感纽带。分类别组建或参与海外侨胞“微信群”6个,扩大海外侨胞“朋友圈”,当好“联络员”,经常开展互动联络,掌握海外侨胞相关情况,逐步建立完善侨情数据库。研究出台《青岛市侨联联系服务工作制度》,明确联系服务范围、内容及方式,进一步加强联系服务的精准性。突出领导干部带头调研机制,领导干部带队深入侨界群众、侨资企业、侨界社团了解情况,目前共走访、调研侨界群众109人次,侨资企业44家、侨界社团8家。

强化对标意识,不断提升干事创业和勇争一流的能力

在“找准定位”上对标,对照先进经验、先进做法,出台《青岛市侨联进一步激励保护干部担当作为在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中打头阵当先锋的意见》《“强基固本打头阵提升能力当先锋”行动方案》,着力打造高素质侨联党员干部队伍。在“狠抓落实”上对标,出台《处级及以下工作人员考核工作实施方案》,抓实“亮绩”“赛绩”,强化典型引领,示范带动党员干部务实功、出实招、求实效。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薄克国 通讯员 任润志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