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6月25日召开的闵行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座谈会上,4名在职党员姜慧萍、施劲东、马莉莉、张晔共同发起“回家报到”倡议,号召全区在职党员亮明党员身份,发挥各自专长,认领服务岗位,参与社区治理,争当服务先锋,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共建共治共享的美好幸福家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姜慧萍是来自区司法局的一名60后机关党员,在颛桥镇银一居民区报到、参与志愿服务已有十多年。她为居民提供专业法律服务、协助解决矛盾纠纷,银一居民区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的背后,也凝聚了她的一份力量。座谈会现场,姜慧萍向全区广大机关党员发出倡议——在“回家报到”的过程中发挥各自专长,带动和凝聚更多人,用有温度的社区服务提升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来自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的施劲东是一名70后医生党员。作为医疗战线上的党员,他积极投身社区,为居民提供健康宣教、健康咨询、健康义诊,以“零距离”医疗服务当好“家门口”的健康守护者。施劲东说,医院党组织要求和鼓励全体党员积极投身社区服务,医院党组织也向相应社区报到,领导班子成员均在社区领取任务。他向全区广大医生党员发出倡议——用医疗知识、专业技能和热情服务“回家报到”,努力为健康闵行的建设贡献力量。

马莉莉是来自闵行区中心小学的一名80后教师党员。在社区报到后,她和同事们一起把中华传统节日故事讲给居民们听;也会借助有趣的英文绘本,采用英文歌、英语故事表演等形式,让孩子们爱上学英语;还会帮助居民解读入学、升学政策,消除居民们的疑虑。学校还建立了党员参与社区服务的监督、激励机制,对表现优秀的党员给予表彰奖励,对参与度低或未履行职责的党员进行谈心谈话。她向全区广大教师党员发出倡议——发挥智慧和才能,为实现社区的共建、共治、共享贡献自己的力量。

出生于1999年的张晔是一名配音主播,是新就业群体中的一名党员。在她看来,社区就是每个人“扎根”的地方,自己在那里生活、在那里成长,离开学校踏上社会后用自己所学所长服务社区,是自己对社区最好的回馈。她向全区广大新就业群体党员发出倡议——毫不犹豫地亮出党员身份,践行党员义务,争当新时代的先锋模范。依托新就业群体的独特优势,为社区注入更多活力,在服务中体现自我价值,在奉献中收获成长,成为推动社区发展的新生力量。

近年来,闵行区围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做深做实“双报到 双报告”机制,号召全区在职党员服务社区向“八小时”外延伸。在职党员向属地社区报到,是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载体。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闵行区已有4.43万名党员完成社区报到,在职党员报到率达74%。

近日,闵行区还举办了一场以“回家报到”为主题的构建城市治理共同体大讨论,聚焦“双报到”开展以来遇到的难点及社区实际需求,围绕“党员想做什么”“社区需要什么”“单位能做什么”三大问题展开讨论,在讨论中形成共识、聚智聚力,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路径。

与会专家建议,在职党员在报到时,可以提供一份自我推荐的简介,把自己的工作经历、工作特长等信息主动告诉属地社区,便于社区派单;另外,在对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以及在职党员的年度考核中,可把党组织、党员到社区报到开展服务的时长纳入考核项,从而在机制上推动各级党组织、在职党员常态化参与基层治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双报到双报告”:全区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应全覆盖到街镇报到,在职党员应全覆盖到居住地居村报到。每年年底,单位党组织应将履行社会责任情况纳入工作总结,党员应向所属党组织报告参与社区治理情况。

“双结对双服务”:面向全区所有居村党组织,组织全区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机关干部开展“区镇两级双结对 发展治理双服务”,推动干部下基层、查民意、听实情、出实招,每年年底,机关干部应向所属党组织报告参与社区治理情况。

@党员:在先锋上海·闵行旗舰店上,589个居村1300多个岗位等你认领、300多个空间主理人等你报名、505个微心愿期待你的点亮。

在先锋上海报到后,请主动联系居村党组织,在每一个居村党群服务站都设有报到窗口。

★ 如果你有专业才能,可以成为社区的规划师、健康师、营造师、财务师、政工师。

★ 如果你是医生、教师、机关干部,你可以为社区问一诊、上一课、办一事。

★ 如果你有闲暇时间,可以成为空间主理人、承担亲子看护岗、开展平安守护清洁家园。

★ 如果你无法参加线下服务,也可以在线上为困难群众点亮微心愿、为社区治理献一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记者:范仲毅

摄影:张熠楠

初审:陈怡婷

复审:何婷婷

终审:刘垦博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