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的一段采访谈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

那是个热血沸腾的年代,全民求知欲被打开。

人们想看世界,想了解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甚至连男孩女孩谈恋爱,手里都要拿一本弗洛伊德。

在他们那一代人眼中,阅读是必要且持续的事情。

而反过来看现在,早已不是那个全民都在谈文化的年代。

遍地都是读书人,读书的人却寥寥无几。

我觉得是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对于阅读的渴求,我想到了电影《朗读者》。

相比读书人的圣经《查令十字街84号》以及博胡米尔·赫拉巴的《过于喧嚣的孤独》,《朗读者》的后劲更深刻。

由本哈德·施林克著作改编的电影《朗读者》,故事背景于二战后萧条的德国,讲述了一个15岁的男孩麦克和36岁独居女性汉娜之间充满激情的忘年恋。

在这长达三十年的虐恋里,汉娜从一个文盲学会了识字和书写。

这部电影相继荣获金球奖和奥斯卡奖等奖项,豆瓣评分高达8.6。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人说《朗读者》是男性的性启蒙,是近代德国人对于历史、暴行与原罪的自我鞭笞式的反思。

但我看到的是一个底层劳动妇女对知识的渴求,强烈的求知欲望下深藏的羞耻心。

在情欲和历史背景的包裹下,痛苦且浪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跨越年龄的情与欲,在近代文学作品并不少见。

不管是杜拉斯的《情人》,还是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洛丽塔》,又或是托纳多雷的三部曲之一《西西里的美丽传说》。

这些作品对性的描写,总是那么赤裸。

超越年龄、国界、伦理甚至是人性。

但是撕开这些外衣,却呈现出一种荒诞且悲悯的美感。

《朗读者》也不例外。

15岁的麦克,是个自闭孤独的男孩,对于自己的性成熟和生理反应会感到一阵阵害臊。

这一切在他遇到邻家妇人汉娜后,来得更猛烈。

故事始于夏日的雨后,麦克独立从学校搭乘电车回家,因为黄疸病发作,而晕吐在街头。

狼狈不堪的少年,被路过的电车售票员汉娜搭救,安抚他的惶恐与狼狈。

她帮男孩处理掉了地上的呕吐物,清理干净衣物,并送他回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涉世未深的少年,被这份意外而来的温暖给点燃。

回家之后,他不自觉地想到汉娜的面孔,想念她,幻想她。

在极度的克制与压抑下,麦克最终还是瓦解了。

在一个阳光甚好的午后,他手捧鲜花来到汉娜家,表示感谢。

接下来的镜头,则充满了欲望的荷尔蒙。

熨斗下的女性内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裙摆下的长筒丝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少年的情欲被这个饱经沧桑的中年女性慢慢打开。

接下来是一场又一场欢愉,没有道德上的审判,一切在顺理成章中循循渐进。

麦克只要有空就会偷偷来到汉娜家,电影中一直重复出现一个场景。

欢愉之后,麦克总是手捧一本书为汉娜朗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是赤裸的,肉体的,却因为一次又一次的朗读而浪漫,而令人悲悯。

但是这种欢愉并没有持续多久,不久后便汉娜不辞而别。

一切戛然而止。

直到8年后,成为法律实习生的麦克,在一次旁听对纳粹战犯的审判过程中,竟然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汉娜。

她坐上了纳粹战犯审判法庭的被告席。

这个令他日夜思恋的女人,成了纳粹的帮凶,令300人走向死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汉娜真的不可原谅吗?

不是。

这是一场莫须有的罪名。

与其说这是一场审判,不如说这是一场汉娜的自我救赎。

她本没有罪,她本可以为自己挣脱罪名。

只要她拿起笔纸,核对一下笔迹一切罪名都可以洗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她选择了另一条路,主动承认了屠杀主谋罪名。

因为她根本不会写字。

是的,汉娜是个文盲。

可是,她宁愿被终身囚禁也不愿意承认自己是个文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切,法官不知道,集中营的人不知道。

只有麦克,他发现了汉娜宁愿搭上性命也要隐藏秘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汉娜对读书的欲望,其实从一开始就有线索可寻。

麦克第一次去汉娜家时,他有一搭没一搭的话题汉娜并不感兴趣。

直到他提到,生病在家的日子很无聊,连书都懒得看。

提到“书”,汉娜顿了顿,停下手里的熨斗若有所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似乎,从这一句话开始,汉娜对眼前这个比他小21岁的男孩产生了兴趣。

直到他们发生肉体的关系。

他们每一次见面,他们只做两件事,做爱与朗读。

而每次开始前,她都会很严肃地说:

“先为我朗读,然后再做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不敢揣测汉娜和麦克在一起是不是另有所图,但是这一场“见不得光”的爱情就这么开始了。

他们在一起的时光很短暂,但无论做什么,麦克都会手捧书为她朗读。

做饭的时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洗澡的时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睡觉的时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甚至是出游的时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原以为麦克为汉娜朗读,不过是一场浪漫的欢愉。

她总是赤裸着身子,躺在他的怀里,笑容天真地说:

“还是听你念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时候听着听着,她陷入了思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时候,又被书中的一切打动到痛哭不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是麦克从来没有质疑过。

为什么汉娜自己从来不阅读,反倒喜欢他为她朗读。

看到这里,连荧幕前的我也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

直到,在法庭上,法官让她核对笔迹时,她看着眼前的纸笔,那双惊慌失措的眼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镜头停在纸上,一秒、两秒、三秒...

直到她的双眼下垂,眼神充满着绝望与释然,说出:

“报告是我写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一刻我才明白这不单单是一部爱情剧。

抛开情爱,抛开历史背景,如果你将《朗读者》的故事完全聚焦在汉娜的身上,你会发现这是一个文盲的自我抗争。

她在自我救赎,她在用生命挽回最后的尊严和羞耻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文盲宁愿承认自己是谋杀了三百个犹太人的凶手,都不愿承认自己不会提笔认字。

可能大多数人看来,完全无法理解。

不如我们来听听德国人的答案(来自豆瓣影评):

“在二战前后的时代,德国人当中几乎没有文盲,汉娜的一生都以自己是文盲为耻,是羞耻心让她做出了一生当中所有的重大选择,她选择离开西门子公司转而为党卫军工作;她选择离开麦卡再次逃离电车公司;她选择成为案件主犯而放弃最后抗辩的机会,都是因为她有羞耻心。”

如果你也是一个对“无知”有羞耻心的人,你也许就会明白这个女人对阅读的渴求。

汉娜是不幸的,但同时她又是幸运的。

不幸的是她生错了时代,幸运的是他遇见了麦克。

得知了汉娜的秘密后,麦克找出了家里所有的书,一本本的朗读然后录下来刻成磁带,一盒一盒寄给狱中的汉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狱中多年,她听完了一本又一本书,每次听一本新书时,她都会在狱中图书馆借来这本书。反复地圈出重复的单词,一字一句认,到最后一笔一笔写出来,甚至可以独自写信。

虽然字迹笨拙,单词拼写也常常出错。

但是从这一排排不整齐的单词里,她放下了那份羞耻心,找回了一份自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影片的最后,在牢狱中度过二十年汉娜,已是白发苍苍,而此时的麦克也早人到中年。

时隔二十年,他们见了一面。

从前那个粗犷的底层劳动妇女,眼神里少了怯懦,多了一份自信。

她面带笑容,掷地有声地对麦克说出了这段话:

“我学会了一件事,小子。”

“我学会了阅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故事到这里并未结束。

出狱的前一晚,她用笨拙的身躯把书一本又一本摞起,双脚踩在书上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选择死去,有尊严的死去。

死亡,或许是汉娜的解脱与自由。

却给我们留下了思考。

是人性的愚笨、悲悯与无知。

生在当下的时代,不会再有汉娜这样的悲剧产生。

但这个时代会因为没有汉娜这样对阅读有渴求而悲哀。

正如我在开头提到的,遍地都是读书人,读书的人却寥寥无几。

仿佛科技的进步,停滞了大家的求知欲,就像人性一样,在丰盈且辽阔的世界里日渐被吞噬。

人类的精神文明在进步吗?

但愿它是进步的,但好像又不是。

我的心中没有答案。

但愿你们的心中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