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生态环境部门开展长江扬州段江豚科学调查,调查人员对生活在长江扬州段全水域的江豚进行摸底,共计观测到24头次江豚,其中包括一个有十余头江豚的“家族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江江豚被誉为“微笑天使”,本次调查由江苏省扬州环境监测中心牵头,盐城湿地学院配合完成。调查人员每天早晨8点上船,一直观测到傍晚6点,他们携带长焦相机、单筒望远镜、无人机等设备,对长江江豚开展野外考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扬州环境监测中心土壤环境监测科副科长邹丽介绍,长江江豚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是长江生态系统的一个指示物种,长江江豚的存在与否以及生存状况也直接影响着长江水生态的健康程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介绍,本次科学调查历时4天,累计考察航程300千米,调查范围覆盖长江扬州段全水域,在三江营湿地公园附近和江心洲附近江段均观测到江豚,总共观测到24头次江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盐城湿地学院副院长汪正飞表示,这次为期四天的调查,相当于对长江扬州段做了一个摸底调查,该院对长江扬州段的岸线进行了调查,对长江扬州段的水质进行了监测,包括盐度,PH值以及相关的水环境因子都进行了监测,另外对岸线上的植物的分布以及它们的特征也进行了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业内人士表示,在“长江大保护”和“长江十年禁渔计划”等措施保障下,长江江豚的生存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长江江豚的种群数量止跌回升,也说明了长江扬州段的生态环境在不断改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邹丽观测到了江豚的家族群有十余头,这种情况以前也是没有见过的,她认为这也说明长江十年禁捕以来,水生态环境确实得到了明显改善。

编辑:陈菲菲

来源:扬州广电扬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