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说到袁世凯,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这位窃取了革命果实的国民大总统,最终没能抵挡住诱惑,在1916年悍然称帝

然而这种倒行逆施的行为,毫无意外的受到了全国人民的声讨,这导致袁世凯仅仅当了83天的皇帝便被赶下了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袁世凯虽然只当了83天皇帝,但其在位期间所发行的“袁大头”,却是成为了此后几十年全国最通用的货币,受到了所有民众的欢迎。

据统计这种货币一共发行了7亿多枚,存在的时间更是比袁世凯称帝的时间长了不知道多久。

那么,为何在袁世凯倒台后,以他形象所设计的“袁大头”会如此受欢迎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称帝失败的袁世凯

1859年,袁世凯出生在河南的一个大家族,从小就吃喝不愁,享尽了荣华富贵。

而从很小的时候,袁世凯就对兵法军书充满了兴趣,常常在和朋友玩闹时把自己比作大将军,这让朋友们纷纷笑话他这是读书读傻了。

长大后袁世凯两次参加乡试,但却都未考中,这让他非常气愤,一怒之下离家外出闯荡,投奔了父亲朋友吴长庆。

不过此时的袁世凯也并没有放弃考试,他于1882年本准备再次尝试,但此时朝鲜的兵变确实改变他的一生。

跟随吴长庆来到朝鲜平盘的袁世凯在战斗中表现出色,得到了朝鲜全国人民的称赞,开始帮助朝鲜训练部队,之后他更是被清王朝封为管理朝鲜的官员。

一直到甲午战争时期,袁世凯才从朝鲜回到了中国,并因有练兵经验得到了光绪帝的重用,开始训练新军。

此后袁世凯左右逢源,在光绪帝后又受到了慈溪的青睐,仕途节节高升。

等到了1901年,李鸿章去世,袁世凯直接接替了他的职务,担任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成为了清朝廷中极具实力的权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腐朽不堪的清王朝没有任何反抗之力,只能将希望都寄托在了袁世凯身上,并为其再次升官,这让袁世凯直接趁机掌控了整个朝廷和清朝军队。

此时的袁世凯表面承诺帮清朝抵抗革命党人,但在暗中却和革命党求和。

此时虽然革命党势如破竹,但清朝依旧坐拥中国半壁江山,有着数量惊人的军队,如果继续打下去中国将民不聊生,因此在最终商议后,孙中山先生同意让袁世凯担任民国大总统。

而作为交换,袁世凯也逼迫清帝退位,中国最后一代封建王朝就此灭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彻底窃取革命果实后,袁世凯通过修改法律,再次完成了中央集权,并让自己可以无限连任,但这依旧没让袁世凯感到满足,担任过清朝官员的他对那个位置有着非同一般的渴望。

最终,袁世凯还是没能按耐住自己的欲望,在1915年12月称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这种举动引起了广大民众的不满,许多原本支持袁世凯的地方军阀也都宣布起义,一时间天下大乱,袁世凯政府岌岌可危。

在坚持了83天后,袁世凯被迫“退位”,此后他忧愤成疾,在1916年6月因病去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袁大头”

虽然袁世凯自己并没有当多久的皇帝,而且这种称帝的行为也引起了全国民众极大的反感,但其所留下的,一种刻着袁世凯头像被称为“袁大头”的货币却是深受民众喜爱,一直沿用了许多年才被停止,这又是为何呢?

要想说清这个问题还要从清王朝覆灭开始说起,在清王朝开始灭亡起,全国各地就冒出了大大小小的军阀,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发行了众多货币。

其中有铜币也有纸币,不仅样子截然不同,就连质量也是参差不齐,好像回到了秦始皇一统六国前的样子。

而百姓手中就更多了,除了这些军阀的货币外,他们手中还有碎银子、清朝货币乃至各种外币,总计起来种类甚至已经过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以说,百姓深受其害。而已经就任民国大总统建立北洋政府的袁世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也为了提高自己的影响力,决定发行一种以自身形象制作的货币。

一开始,人们就货币的材质进行了讨论,由于袁世凯发行新货币的原因还包括了填补政府的巨大花费,因此有人建议用纸币。

不过由于北洋政府刚刚成立,在民间的声誉也并不是很好,根本没有信誉,如果用纸币有很大可能沦为废纸。

最终,他们决定用金属制作货币,并且材料定在了银这种较为稀缺,百姓更加信赖的货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袁大头”是银币,但并非是纯银,其中含89%的银、10%的铜,以及1%的锡。不过这个原因也并不是贪污腐败或者造不起,而是因为银的稳定性较差。

这种性质让它在流通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损耗,因此必须要有一部分的铜和锡对它进行保护。

1914年12月,第一批货币正式发行,其中银币主要有四种,分别代表着壹圆、中圆、贰角、壹角;镍币一种,代表伍分;铜币五种,分别代表贰分、壹分、伍厘、贰厘、壹厘。

而我们常说的“袁大头”便是其中的壹圆银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这些银币显得非常新颖,而且造型、成色和含银量都远远超过了腐朽清王朝所发放的货币,就算以后那天袁世凯倒台了,可以当成银子来用,因此其很快就得到了百姓的认可,取代了清朝旧币并不断延续了下去。

这也让越来越多的造币厂加入了制造“袁大头”的行列,仅仅在两年内数量就达到了3.8亿枚。而这个数字也并没有随着袁世凯死亡而停止增长,而是一直持续到了后来的民国政府乃至新中国。

根据官方统计,从1914到1951年,国内一共发信了约为7.5亿枚“袁大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民国政府也曾因想收回白银而要废除“袁大头”,发行自己的纸币,甚至强行颁布法令推行,还制造了属于自己的银币“孙小头”。

但随着抗日战争爆发,民国政府的纸币快速贬值,乃至到了解放战争期间直接废除,这自然是得不到百姓的认可,依旧坚持使用“袁大头”。

后来到了1948年,日薄西山、败局已定的国民党更是强制发行了金圆券,这甚至不能算货币,只是单纯掠夺百姓财富的工具,其面值和如今的“津巴布韦币”有得一拼,价值甚至不如白纸。

毫无疑问,这更是加深了百姓对“袁大头”的喜爱,一直到新中国建立后,它才在之后几年彻底离开了历史的舞台,被人民币所取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袁大头”的价值

由于当时“袁大头”发行的数量极多,因此相信很多小伙伴家中都存着一两枚,那他们有多少价值呢?

在最初发行的时,由于其材质原因,含银量极高,因此价值就很高。

在1927年,一枚“袁大头”能买到25斤大米或4斤猪肉,可见其购买力确实不菲,而后来国民党所发布的金圆券最大面额为500万,却只能买下两个茶叶蛋,可谓天差地别。

根据经济学家的估算,当时的一枚“袁大头”抵得上如今的150-200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等到了如今,由于“袁大头”的稀少和其身上所携带的历史意义,其除了本身价值外也多了收藏价值:

最为普遍的“袁大头”价格就到达了3000元左右,而许多限量版的更加昂贵,就比如有着“L.GIORGI”的“袁大头”,这是设计师鲁·乔治的签名,成交价值达到了几万到十几万不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最为昂贵的“袁大头”还不止如此:在2018年迪拜的拍卖会上,出现了一种带有签名且金子打造的“袁大头”,这是“袁大头”在最初发行时所制造的额外“惊喜”。

而这些货币最终成交价格达到了四千万港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袁世凯去世中国军阀割据的那段时间,许多军阀都尝试过制造伪劣版本的“袁大头”。

虽然外表看起来几乎能以假乱真,但是质量却极差无比,含银量也较低,往往是用廉价金属替代,毕竟目的就是为了以假乱真来节省资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随着现在收藏“袁大头”的浪潮出现,许多人也开始用现代技术制造假“袁大头”,这更是让人难以辨别。

因此,大家如果真的有“袁大头”或者打算购买的话,一定要擦亮眼睛,谨防上当受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结

金银天然是货币,“袁大头”以银子作为材质,这是它能一直深受百姓喜爱的重要原因,在政府没有足够的信誉支持时,百姓们自然会选择更能保值的货币。

而新中国便是用自己的稳定和信用赢得了百姓的信任,这才让“袁大头”从此在历史舞台上销声匿迹,让如今的人民币代替了它的位置。

可以说,“袁大头”便是那个混乱年代最直观的缩影,无论它的普及还是消失也都是时代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