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不久,一则《985名校毕业工科女转行做厨师》的新闻登上微博热搜,并被多家媒体转载。

一时间,同济大学风景园林专业毕业且拥有海外留学经历的崔迪,受到广大网友的关注。一些人对于攻读园林设计之后又转行去做厨师的职业跨界并不认可,觉得浪费了教育资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此,崔迪却有着不同的看法。

01

做一名为大家带来幸福的厨师

1996年,崔迪出生在乌鲁木齐一个普通的家庭里。从小父母对她要求严格,希望她在学业上有所成就,因为成绩名列前茅,崔迪时常被大家称赞为“别人家的孩子”。

平时除了学习之外,崔迪还有一个爱好,那就是看动画片。有一部来自日本的动画片——《中华小当家》让她印象深刻。剧中,小当家挥舞着炒菜勺,为无数食客带来了美食。那时崔迪还小,只是觉得动画片好玩儿,并没有感觉到这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2014年,崔迪考上了上海同济大学风景园林专业。在成长过程中,她和大部分孩子一样,专注于课本知识,没有时间、精力发展过多的兴趣爱好,但这些向往一直埋藏在她的心中。上了大学之后,崔迪有了丰富的课余时间,她终于可以自由地尝试自己所有感兴趣的事情,包括但不限于踢球、打鼓、学厨艺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某一日,崔迪无聊时又重温了《中华小当家》。画面依旧如昔,但这次观看后的感受却与过去截然不同。小当家学厨艺的目标,是要做出让人感到幸福的料理,这让崔迪大为触动。

美食带给食客满足和幸福,厨师也从中获得成就和快乐。这种幸福,是双方即时获取的……崔迪开始对厨师这个职业产生了兴趣,并有了想成为厨师的念头。

在上海高校中,一直流传着“食在同济”的说法。这里的食堂,汇聚了全国各地的美食,每年还会举办面向全校学生的“厨王争霸赛”。对厨艺感兴趣的崔迪,大一就报名参加了。

然而,第一年因为厨艺还不够精湛,她第一轮就被淘汰。不过,这反而激起了她的斗志。崔迪开始研究菜谱、看网络教程……通过多种途径提升厨艺。在她的脑海中,不时闪现出创新灵感,也驱使她尝试将不同的菜式进行巧妙的组合。

每逢假期回家,她都会偷偷练习厨艺。在宿舍无法开火,她也会经常在头脑中模拟做菜的场景。经过刻苦钻研,大三、大四时,崔迪在比赛中夺冠了。

她的作品在众多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评委及同学们对她的料理大为赞赏。他们在品尝崔迪烹饪的菜品时流露出的满足表情,大大激发了她的热情。自此,崔迪也开始意识到厨师也许真的可以成为她的职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同济大学参加“厨神争霸”比赛

经过思考,崔迪向父母表达了想从事厨师这份职业的愿望,可是没想到父亲坚决反对。他认为厨师这个职业与女儿大学所学的专业毫无关系,大学4年的努力和时间都将付诸东流;而且厨师的工作环境通常很差,还非常辛苦。

此外,他还指出,女儿在烹饪方面缺乏系统的训练,与其他从业者相比无疑会处于劣势地位,即使想达到一般厨师的水平,还得花费更多的时间去训练……

对于父亲的顾虑,崔迪有不同的看法。父亲提到的弊端并不是不可逾越的,只要能实现梦想,再苦再累,她也可以克服。并且对于成为厨师,崔迪并不是一拍脑门就能决定的,她知道实现梦想,需要有清晰的路径。

作为理科生的崔迪,凭借多年来培养的认知和能力,规划了自己未来要走的方向。善于思考的她决定从头开始,打好基础,最终自己开一家餐厅。她打算通过设计独特的菜品,用料理为大家带来幸福。

经过几番沟通后,崔迪与父亲达成了共识,双方各自做出了一些妥协。父亲让崔迪先去国外留学读研究生,回国后再考虑就业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参加意大利米兰S.Pellegrino 青年厨师学院大赛

02

天下没有白读的书

留学时,崔迪选择了酒店管理专业,这也是为了日后能够自己开一家餐厅打下基础。

求学期间,崔迪选择来到当地的一家米其林二星餐厅担任学徒,努力学习厨艺与经营之道。在后厨,她每天辛勤工作十几小时,从削蔬菜片、切丁、备料到摆盘等琐碎工作做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学习过程异常繁忙,常常让崔迪来不及用餐。而且,一整天站立下来,腰酸腿疼,她回到宿舍便一头栽倒在床上。尽管身体很劳累,崔迪却始终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用她的话来说:“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

在此期间,这家餐厅的主厨曾经跟她说过,欧洲的厨师圈很崇尚日本人的技术。但是崔迪发现,中餐的技法其实领先了日本很多年,只不过比较少有人去挖掘并把它带到世界的舞台,介绍给更多的厨师去运用。

思考后,崔迪再次运用理科生的思维,给出了自己的具体路径:做新中餐,或者说是探索新中式的方向。融合东西方技艺,创造出让国内外都可以接受的中式菜系。为此,她要先学西式做法,再学中式做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0年归国后,崔迪来到上海,开始了她的厨师工作。虽然工资很低,但她乐此不疲。与此同时,崔迪的丈夫也十分支持她追求梦想。

有了家人的支持,崔迪全身心投入其中,尽情释放自己的热情。考虑到要先打好基础,法餐又是西餐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菜系,崔迪选择到一家米其林一星法餐厅工作。一年后,她又跳槽到一家中法融合菜餐厅。

对于中餐,崔迪也有自己的偏好。早在民国时期,便有“食在广州,几无人不知之,久已成为俗谚”的说法。当崔迪的西餐基础打牢之后,她又去学习粤菜的做法。

经过数年如一日的不懈努力,崔迪在厨师行业中逐渐崭露头角,被大家所认识。当她的经历被报道后,网络上不时出现褒贬不一的评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参加江苏卫视《主厨的荣耀》

面对一些非议,崔迪说:“为什么学工科的去做厨师就是浪费呢?在我看来,读完大学之后再去从事厨师行业并不浪费,天下没有白读的书。”崔迪所学的园林设计对她的职业也有很大帮助。比如,她的得意作品之——“雨打芭蕉”,就是园林设计给她带来的灵感。

自唐代起,在文人墨客笔下,“落雨打在芭蕉叶上”这一自然景观,逐渐演化成一种文化意象。因此,人们为了欣赏芭蕉的婆娑疏影,聆听雨中的芭蕉声韵,在设计园林时,多把芭蕉种植在书房、卧室或亭台旁。

这个意象给了崔迪极大的灵感,她创造出了一道独特创意菜——“雨打芭蕉”:用芭蕉叶包裹烧烤鱼,将茄子泥铺在下面当作泥土,用炸的薄荷叶当作芭蕉叶。当酱汁淋在薄荷叶上时,会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如同雨点打在芭蕉叶上的声音……

除了“雨打芭蕉”,崔迪还创新设计了众多意境优美的新中式菜色,多年的学习经历为她的厨师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今,她已成为上海两家热门餐厅的主厨,但依然坚守初心,用精心制作的料理为食客带来全新的味蕾体验,以及满满的幸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上海大学“创业人生课堂”做分享

这份幸福感,也传递给了她的家人,因为他们总能第一时间品尝到崔迪的创新菜品。同时,这份幸福感也驱使着崔迪不断前行,不断超越自我,以追求更高的烹饪艺术境界。

有朝一日,她要将中餐的魅力与技艺传播至全球各地,让更多人品味到中华美食的独特韵味。同时,她也期望通过美食的力量,将幸福的感觉传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