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编者按

自南海之滨启程,向祖国辽阔边疆迈进,秉承逸仙人深厚的医学人文情怀与崇高医德。

逸仙人在援疆援藏的医疗征途中,书写了一幕幕光彩夺目的篇章。他们不仅输送了前沿的医疗知识和技术,更倾注了满腔的热情与奉献,为新疆与西藏的民众构建起坚不可摧的健康防线,以身体力行诠释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

在“七一”党的生日之际,我院将隆重举行援疆援藏先进事迹报告会,邀请顺利完成援疆援藏任务的专家医者,细述帮扶前线的温情瞬间与难忘经历。

从本期开始,我院官方微信《声动“七一”》特别栏目为大家节选了援疆援藏专家事迹报告的动人瞬间,带领各位先睹为快,穿越千山万水,置身感人至深的故事现场,深切体会逸仙人面对艰难险阻无所畏惧、胸怀博爱的高尚情操。这不仅是对过往的回望,更为我院坚持党建引领医疗帮扶工作,助力“健康中国”建设持续注入不竭动力。

本期主人公:心血管内科党总支书记 罗年桑 副教授

2023年4月,罗年桑作为广东省第十批组团式医疗人才援疆队伍的一员,参与到帮扶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喀地一院”)的工作中,任喀地一院院长助理、综合心内科主任。

点击上图,回顾专家援疆事迹

援疆心“声”(节选)

2023年4月26日,我来到帮扶地点——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踏上这片南疆热土,我不禁想起了特鲁多医生的行医格言:“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是的,在祖国西北大地上,我愿意以“治愈”“帮助”“安慰”为目标,为新疆人民的身体健康贡献一份力量。

救死扶伤,是医生的职责与使命。初来乍到,考验就来了。一位刚从呼吸科出院的患者老李来到了我的门诊,说:“昨天知道从广东来了个心内科医生,马上就挂号过来了!”我很疑惑,为什么呼吸科的患者来找我看呢?仔细询问情况后我才知道,他在住院时CT检查发现冠状动脉严重狭窄,需要行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在以往,这种情况患者和家属出于安全考虑,通常要坐接近2小时的飞机远赴乌鲁木齐接受治疗。“听说广东医生来了,我想在这里试试。”看着老李期盼的眼神,“治愈”这个词不断地在我脑海里翻腾。是的,在边陲喀什开展这样手术,不仅可以提升当地的医疗技术,也能及时解决当地患者的痛苦,“治愈”,必须担当。

其实,这种冠脉手术我在后方医院经常做,已经非常熟练了,也许是一种责任,那天晚上我一遍又一遍思考手术预案,模拟操作细节。后来,老李的介入手术很顺利,处理了严重狭窄的冠脉。

我想,这就是“治愈”与担当。

援疆风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罗年桑在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开展冠脉介入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罗年桑在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带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罗年桑为新疆群众义诊

责编:黄睿、林栩琪

初审:刘文琴、曾悦

审核:欧阳霞

审核发布:古小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好看的话,不妨点击分享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