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创新点驱动体质升级

G20青银高速青岛东收费站,作为旅游车辆进出青岛及市区内通勤车辆的主要通道,是展示城市魅力的重要站点。随着夏季旅游高峰到来,伴随着跨海大桥连接线工程接入、辽阳路高架路的全线贯通,青岛东收费站日均车流量最高峰达10万余辆,改造升级势在必行。此次青岛东收费站数字化改造升级以“高效通行、智慧服务”为落脚点,为最大限度降低改造升级期间对百姓出行的影响,青岛高速集团经过反复论证,边保通,边施工。在精准交易、智能服务、通行扩容、高效堵逃、降本提质等多方面取得全面突破,以7大创新点驱动智慧收费模式提质升级,为超大车流量收费站的数智化改造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青岛经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青岛东收费站数字化改造升级项目竣工

ETC车道高峰期效率整体提升近12%

此次改造,将出入口传统的天线、栏杆前置模式的“ETC专用车道”,优化改造为前天线后栏杆交易模式的“标准化ETC车道”。改造前,由于栏杆前置,车辆到达时必须刹车,车速基本以5-15km/h通过;改造后,ETC车道在岛前感应车辆、激活天线识别并提前开启后置栏杆,车速可达20-40km/h,避免了传统ETC车道“慢一慢、缓一缓”,甚至“停一停”的情况。改造后收费站出入口各具备4条标准化ETC车道,ETC车道高峰期效率整体提升近12%。

青岛东收费站收费广场改造完成

与此同时,采用“空间换时间”的思路,在高速公路主线距收费站出口800米处增设ETC预交易门架,将ETC交易提前到主线上进行。当ETC车辆驶过预交易门架时,ETC预交易系统提前完成计费和扣费交易,并对特情车辆进行诱导提示。ETC预交易车辆成功车辆进入收费岛后,车道天线仅需交易验证即可放行,交易时间由原来的300-400毫秒缩减至20-30毫秒。ETC预交易不成功的ETC车辆,ETC龙门架前方200米处设置的门架LED诱导屏会给予提示,司乘提前了解交易异常,行驶至收费站出口时直接走人工车道进行缴费,可有效避免进入ETC车道产生特情导致的倒车不便。

本次改造在收费站入口新增一台上下双工位智能收费机器人,实现了入口2车道机器人智能发卡,出口1车道2台人形机器人复式智能收费,进一步提高了收费服务智能化水平。同时,采用“云客服”技术,收费人员可在临近车道、监控室与司乘人员进行互动,引导自助操作,必要时远程操控解决特情。

计重通行更加科学

标准化ETC车道将车牌识别设备、费额显示器、自动栏杆机、声光报警器等多种车道设备进行集成,收费岛仅布设智能关道机、多功能一体机、多功能栏杆机,ETC车道设备高度集约化,方便司乘人员识别通行信息的同时,便于设备集中管控与运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青岛东收费站标准化ETC车道改造完成

此外,对收费广场网络拓扑进行优化,收费广场中间8条标准化ETC车道收费岗亭全部拆除,成功实现收费广场少亭化。去亭后的ETC车道减少了视野遮挡,司乘视野变得更加开阔,行车环境更加安全。改造后,废除2套入口广场计重设备,在入口混合车道新增4套计重设备,通过LED折面屏提醒货车选择相应的计重车道通行。ETC货车可通过ETC专用计重车道快速通行,解决了之前因ETC货车交叉而造成的拥堵,提高了人工车道通行效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青岛东收费站ETC预交易门架改造完成

入口最右侧超宽车道设置6米弯板计重称台,最大程度满足了大件运输车等超宽车辆通行条件,解决了超宽车难上高速的困扰,优化了营商环境。改造后混合车道车辆排队时间缩短34%,高峰时段入口ETC货车通行时间缩短90%。

为加强车辆引导,改造将原有的灯珠式、LED雨棚信号灯全部更换为可编辑式LED折面屏,根据各车道通行车辆特点,进行精确引导。标准化ETC车道上屏可通过编辑文字精确提示车道类型并实现随时切换,下屏可实时显示通行车辆信息及交易结果,对交易异常车辆提前提醒;混合车道上屏可自由切换人工/自助/ETC多种模式文案,下屏可根据需要区分通用车道、计重车道、货车专道,实现车道精细化分类显示,减少交叉拥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青岛东收费站增设双工位智能收费机器人

另外,本次改造还为收费站配备了便携机、ETC特情处理机、机器人特情处理终端、移动收费终端等多样式特情处理设备,其中,可单机直连省中心,在收费站断电断网极端情况下仍可正常使用的移动收费终端实现了在青岛市的首次应用。收费站根据不同车道的特情特点应用不同特情处理设备,实现特情处置的高效协同,大幅减少特情处理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