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报道称,中欧商定就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案启动磋商后,中方已经下达“最后通牒”,要求欧盟需要在7月4日之前,取消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

中国希望看到的结果是欧盟回头是岸,避免引发中欧贸易战,而欧盟则是投鼠忌器,想要使“盘外招”脱身。不难预料,中欧磋商难度会很大。

那么,中欧现在都做了哪些事情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商务部长

首先,中国多个部门公开发声,反对欧盟对华加征不合理关税,同时强调将坚决维护中企的正当合法权益。自欧委会公布对中国电车加征关税的初裁决定以来,中国外交部、商务部等多个部门提出反对,要求欧盟收回错误决定。

与此同时,中国商务部应国内企业申请,正式立案对欧盟进口猪肉以及猪副产品展开反倾销调查,并考虑加征临时反倾销关税。

从目前来看,在贸易领域中国有的是后招反制欧方,包括白兰地、汽油车、乳制品等都是候选项。中国的反对不止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有实力作为支撑施压欧方取消关税。一旦中欧爆发贸易战,后果欧方承受不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欧

其次,中国从欧盟内部逐个击破,呼吁欧洲个别国家发挥积极作用。这次德国副总理访华,中国商务部当面表达反对,并希望德方剧居中斡旋发挥积极作用。

此外,就在德国高层访华的同时,波兰总统杜达也对中国进行了访问。杜达此行有三大目标:波兰被中国列入免签名单;中方增加对波投资;中方在乌克兰问题上发挥作用。

从结果来看,中方决定对波兰公民实施15日单方面免签政策,同时欢迎更多优质波兰农食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支持扩大双向投资。而杜达则表示,明年上半年波兰将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波方愿为推动中欧关系发展发挥建设性作用,并继续促进中东欧国家同中国合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波兰总统访华

最后,欧盟打出一套“组合拳”,想要通过盘外招迫使中方让步。举例来说,就在德国高层访华之际,欧盟开始炒作与日韩进行安全合作,联合开发军事装备。

此外,德国外交部也拿南海问题说事,公开给菲律宾撑腰。另外,欧盟公布第14轮对俄制裁,并以涉俄为由制裁19家中企。

不管是制裁中企,还是插手印太局势,本质上讲都是欧盟另辟蹊径施压中国。不过,中国不吃这一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冯德莱恩

菲律宾在南海压根不是中国对手,日韩这两个国家如果与北约“媾和”,只会遭致域内国家群起而攻之,中国更加不会因为欧盟的制裁停止与俄合作。

这还更不用说,冯德莱恩一手推动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而现在匈牙利总理欧尔班、意大利总理梅洛尼以及捷克总理菲亚拉都不同意冯德莱恩连任,要求她必须下台。

从这种趋势来看,欧委会对中国电车征税的政策恐怕会胎死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