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悉,最近一年时间中澳关系持续回暖,且大宗产品也被连续解禁,此前在牛油果谈判之后,现在又开始关于开放龙虾进口的谈判。

得益于澳大利亚工党政府对中国采取非对抗策略,中澳贸易恢复稳定。但在美国看来,这个被视为南太平洋后花园的国家现在和中国关系如此好,还在前段时间的海上演习中“消极参与”,自然是难以接受的。

所以美国已经派遣官员访澳,提及中澳关系事宜,但没有具体说明谈了什么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消息提及,澳大利亚反对派一度批评阿尔巴尼斯政府“为了钱舍弃立场”,在他们看来和美国的关系是最优先的,现在政府不愿意和盟友一起“关切南海和台海利益”了。

莫里森时期即使吃了如此大亏,但很多人仍然崇尚美国这一套。不过现在澳大利亚的大趋势是:各个企业要重新前往中国与商业伙伴和客户建立关系,或是恢复在之前所占有的中国市场。

“莫里森法则”现在根本没有市场,美国却不这么认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综合环球网援引外媒报道,20日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司令斯蒂芬·科勒对澳大利亚喊话称,澳方现在必须明白中国计划“主导亚太地区”,但澳大利亚手中还有“把柄”。

阿尔巴尼斯政府需要好好利用对华矿产出口,对中国进行“经济威慑”才是出路。这名美国海军高官继而在讲话中提到澳大利亚与中国在经济上的“和平相处”,表示他们的提议不影响和平,但澳大利亚能充分利用手中的筹码,这是一个可以“发挥杠杆作用的机会”。

当前中国进口澳洲矿石很多,即使在贸易遇冷期间双方也有矿产贸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分析人士表示,美军将领让澳大利亚利用中澳贸易“威慑中国”原因很好理解,但澳政府是否会去做是一个问题。

如果他们做了,和中国的关系必然再度面临破裂,最多是得到美国的支持——美国不会对澳大利亚提供太多利益,他们现在的投资重心是拉拢印度和东盟国家。

如果澳大利亚不做,对自己没有负面影响,可能会被盟友批评;但澳大利亚能拿到实打实的利益,工党会得到所需要的选票,在这一问题上澳洲实则不存在选择困难症,要站在哪边一看便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值得一提的还有,此前中澳关系遇冷之后,在牛肉、小麦贸易领域亏损很大,美国在澳大利亚商品撤出中国市场后及时“填补”了这一漏洞,继承了澳方对华出口超过40%的市场份额,该事件让澳媒颇为不满。

对此有评论称:“美国要求澳大利亚好好充当他们在太平洋的补给基地作用,但钱没有给够。想维持如此大的一张关系网,现在美国也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想让澳方不断给中国找麻烦和制造事端,还需要花更多钱来拉拢;否则都能看到莫里森相信并走了这条路,澳大利亚到最后什么都没有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