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澎湃新闻报道,演员杨幂在《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发表了一篇文章,相关词条登上热搜,引发公众热议。

“这种演技真的有发表期刊的必要吗?”有网友质疑,杨幂业务水平不佳,此举是否占用了普通人的学术资源。

公众的担忧确实有其合理性,从著名的翟天临知网事件之后,当红明星与高学历相关联,难免会受到关注和“审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拿杨幂此次在文章中“浅谈举例”的《哈尔滨1944》来说,该剧在开播后差评不断。杨幂在剧中的角色塑造效果不佳,表演中的一些习惯性小动作,被不少网友评价为:抿嘴式演技。

此事争议的关键,就在于明星的业务能力是否达到发刊标准。

仔细查阅资料发现,杨幂署名的文章为《浅谈影视剧中演员创作习惯——以电视剧<哈尔滨一九四四>为例》,是发在《中国广播电视学刊》(CSSCI扩展版、北大中文核心),并非C刊,而是C扩,两者含金量不同。

C扩,一般指办刊水平和学术价值与真正入选目录期刊还有一些差距但差距不大的刊物,C扩有进入C刊的预期,但C扩是否为核心期刊具体仍由不同单位自己判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幂的文章发在了《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的“交流之窗”栏目,分享了自己的角色构建、创作习惯,这些感想也只是作为从业人员的交流经验。

目前知网还未上传相关文章的电子版,但环球时报文娱在官方微博放出了全文,该文已经被网友逐字“审判”,并热心为其查重。

其实,想要消除此类公众疑虑,最好的办法是平衡好学术的开放性与专业性,将学术程序透明化,在尊重行业多样性的同时,守住学术研究的质量和标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张静初读研、林更新考博,再到杨幂发C扩,不难看出,卷学历的风已经吹到了内娱。

想要努力提升自己是件好事,毕竟在公众普遍尊重知识学历的背景下,高学历可以赢得更多认可和尊重。

但比起卷学历更重要的,还是自身硬实力,学历只是提升知识素养的一个途径,不是卖弄人设的工具。

演员们把业务能力搞上去,拿出高质量作品,有看得见的演技实力,也自然堵得了悠悠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