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我叫越荣,1984年的秋天,我怀揣着报效祖国的理想,如愿入伍。那一年,我才18岁,刚从家乡的一所寒门学校高中毕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家里人都说,我小子福气不小,虽然家境寒微,却能凭着手勤脑勤考上高中。不过读书无疆,终有一日能挣脱贫穷的枷锁。当时,我对母亲的这番话半信半疑,觉得读再多书也改变不了我们家如同陷入泥潭的处境。

高中三年,我除了老老实实上课,还给舅舅家的小作坊打打短工,赚些外快贴补家用。在我印象里,父亲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话不多,但办事很是利索;母亲温婉贤惠,事事都很是上心。家里有个小我6岁的弟弟,他品学兼优,是家里引以为豪的骄傲。

高中毕业后,我开始为将来的出路焦虑。理想中,我想做一名教师,但碍于家境困难恐难如愿。那时,农村大征兵,报名后可获取补贴,还有稳定的津贴。许多同学都冲锋在前,蠢蠢欲动。我一合计,入伍后朝气蓬勃、受上好的训练,日后若是复员也好找工作,于是也兴致勃勃地填上了申请表。

通过一番严格的体检,面试结束后的两个月,我收到了一纸入伍通知书,被分配到陆军某师的一个连队里。一时间,我好生激动,总算可以在部队发光发热了。

临行前夕,全家人给我行了一场送行宴。我拍着胸脯信心满满。老娘则嘱咐我一路小心,不要给家里添堵。"当兵吃苦受累的,可别受委屈了就想着回来。"父亲则拄着拐杖,一本正经地说:"家里虽然穷,但也是祖上留下的香火,你要把这口气撑住,好好当兵,将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父亲的话说到一半,他突然停住了。我看着微微湿润的眼眶,不禁鼻子一酸。我随即豪气冲天,决心要为家里争口气。

1984年的10月,我踏上了开往连队的征程,从此开启了一段崭新的军旅生涯。

刚到连队,我就感受到了那里艰苦的生活环境。简陋的营房、粗糙的伙食,作为新兵的我们每天还要应付各种各样的训练。最难熬的是漫长的训练课,冬日的寒风像把把尖刀,冰得我们浑身哆嗦。

不过,我倔强的个性还是帮了大忙。我牢牢咬紧牙关,坚持把每一项训练项目都练到让教官满意为止。上级对我这份勇气和毅力很是赏识,我也逐渐成为连队的佼佼者。

转眼到了第二年的夏天,我已经是个合格的步兵战士了。看着镜子里那身笔挺的军装,我很是自豪。不过好景不长,七月的某个夜晚,我突然开始头痛,浑身像被火烤一般无比燥热。

第二天一早,单位的军医就给我量了体温:40度高烧!医生说我得了重感冒还有肺炎,必须马上送往军医院治疗。我虚弱地点点头,就被抬上了救护车。

我醒来时,已经身在军医院的单人病房里了。经医生详细检查,诊断我是肺炎,需要静养一段时间。我躺在洁白的病床上,看着闪着冷光的针管,不禁打了个寒颤。

就在这时,一位年轻靓丽的女护士走了进来,她手捧着一沓病历本,含笑对我说:"同志,你醒啦?我是护士李曼。要好好配合治疗哦!"

这时我才看清,她有一张馥郁如兰的秀丽面容,丹凤眼微微上挑,看着甚是可爱。我感到脸上一阵火热,当时正处在那个对异性有着好奇心的年纪,一下子不知如何是好了。

"好。。。好的,谢谢护士小姐。"我如实答道,试图掩饰内心的害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曼见状,先是一愣,随即会心一笑,语气温柔地说:"别这么拘谨啦,有事尽管开口问我就行。我们可都是为大家服务的同行啊,更不用把我看作外人。"

此后的几天,李曼都亲力亲为地照顾着我。每天定时给我量体温、打吊针、喂药和送饭,无微不至。病情稳定后,她还耐心地细数着数值里的变化,并鼓励我再坚持些日子就能康复出院了。有一次,我肚子不太舒服,她二话不说就给我拿来热水袋,看护我直到睡着才离开。

李曼对所有病人都是这样体贴入微,专业细致。但在我眼中,她确实给予了我格外的关注与关心。为此,我内心油然生出一股崇敬和好感之意,对她的好印象更甚了。

夜深人静时,我常常望着天花板出神。小小年纪就离开了家人,来到了这,虽然艰难但我并不怨恨,因为这份职业让我如释重负。我在思考,等有朝一日我功成身退时,该选择一种怎样的生活方式呢?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依然会在各自的岗位上孜孜不倦;但假如有一天,我和李曼能够彼此扶持共度余生,那该是多好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十余天的静养过后,我终于康复出院了。临行那天,我说什么也要给李曼一个临别礼物,以表达我的谢意。

有了这个馊意后,我翻遍了宿舍和训练场,想找一件可心的物件。最后在一间杂物间里,我发现了一面绣着"精武健儿"几个大字的锦旗。我一看就知道,这面锦旗正是当年其他战士为我们这些新兵加油鼓劲时亲手绣制的。虽然已被风吹雨打得有些破旧,但字体龙飞凤舞,还是看得出当初的用心良苦。我想,这面锦旗虽不值钱,却是我在军营中最宝贵的纪念品了。

就在当天下午,护士长来为我办理出院手续时,我终于鼓足勇气,紧紧攥着那面锦旗,向已在一旁等候多时的李曼走去。

"李护士,辛苦你这些天了,我都不知怎么感谢你才好。"我的语气有些战战兢兢。

李曼闻言温和一笑,说:"病人就是我的职责所在,你这样说就太客气了。能看到你恢复健康,我也很欣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可是你对我有加之恩啊!"我急忙摇头,随即举起双手递上锦旗,"这是我军营生涯中最珍贵的纪念品,就当作我的一点心意吧。希望你能收下!"

李曼愣了愣神,她似乎没想到我会这样做。她犹豫了半晌,最终还是谦逊地将锦旗收下:"谢谢你。。。我会好好珍惜的。"

"从明天开始,我要重新投入训练和战备工作了。"我深吸了口气,不自觉语气坚定起来,"这段日子里,你无微不至的照顾让我备受感动。只要有机会,我一定要用自己的方式报答你!"

说完,我对上了李曼那双明亮的眼睛。她神情肃然,似乎也意识到了我的某种心意。气氛一时有些凝滞,尴尬不已,直到护士长不疾不徐地走过来打破了僵局。

出院的那天夜里,我给家里人报了捷,并暗暗下定了决心,说什么也要在部队好好干上一番事业!只有这样,我才有资格娶一位如李曼般贤惠温柔的好姑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没过多久,我就遇到了一个让我几乎万念俱灰的打击。那是冬季的一天,家里来了一封诀别的家书,写的是母亲因患病已经奄奄一息了。。。

焦头烂额之下,我只身返回了老家。推开家门时,映入眼帘的就是母亲那再无生气的病容,我当即泪流满面。家里因母亲的病耗尽了所有积蓄,我们几个男人只能日夜轮流在她身边看护。

一个月后,母亲终是去世了。她临终前强撑着和我说了最后一番话:"儿啊,你能实现进城立业的梦想,我是无憾的了。。。以后可得往上爬啊,让咱家不再受人白眼。。。弟弟还小,就拜托你多帮着点。。。唉,我明明还有好多话想说。。。"

看着母亲闭上的眼睛,我哭得几乎失去知觉,歇斯底里地嘶吼着。到底是亏欠了她太多,我整日愁云惨淡,在家中象征着的将不再是温馨和幸福,而是沉重与缺憾。

就这样,仅仅一个月,我从一个意气风发的新兵,渐渐蜕变为一位成熟稳重的壮年。弟弟也如愿考上了高中,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我只能把最后一点希望都寄托在他的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