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将扎根宁海、服务宁海、发展宁海,携手各方建设好宁海县域产教融合共同体,让宁海本地学生在家门口读大学、找工作,全力以赴满足宁海产业对人才的需求。”6月25日,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史习明在宁波市宁海县域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大会上致辞时表示。当天,来自政府、学校、行业协会、宁海三大标志性产业龙头企业及其他高质量重点企业的100余位代表参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宁海县域产教融合共同体揭牌(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供图)

据悉,宁海县域产教融合共同体是由宁海县人民政府和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发起,宁海县政府办公室统筹,相关部门、企业、行业协会等共同参与的新型县校合作模式。共同体以优化资源配置为重点,以创新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培养模式为核心,以服务产业发展为宗旨,围绕“文化+健康”“光伏+储能”“模具+新能源汽配”等宁海主导产业需求,发挥政府统筹、产业聚合、企业牵引、学校主体、金融支持作用,以教促产、以产助教、产教融合、产学合作,不断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优化人才供给结构和成长环境,持续延伸教育链、服务产业链、打造人才链,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产业结构相匹配的技能人才培育体系,打造“中高职融通+产科教融汇”县域产教融合共同体,服务宁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成立大会上,宁海县委常委、副县长郭文魁和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史习明上台为宁海县域产教融合共同体揭牌。大会公布了宁海县域产教融合共同体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并分别为宁海县域产教融合共同体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学校、宁海产业人才学院合作高校、宁海县域产教融合共同体实训基地授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校企人才培养项目捐资仪式(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供图)

会上还举行了宁海县域产教融合共同体联合培养高技能人才签约仪式以及校企人才培养项目捐资仪式。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推进宁海县域模具产业的发展,今年6月4日,浙江省模具协会、宁海县模具协会与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共建成立了宁海模具产业学院,此次大会宁波华宝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其捐资1000万元人民币,共同探索建设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

“宁海县域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成立是学校联合各方,在提升县域职业教育发展能级、精准赋能产业升级与区域发展方面的又一有力举措。”史习明说。

据悉,早在2004年,为改变县域支柱产业人才紧缺状况,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就与宁海县人民政府合作共建宁海机电学院。20年来,在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共建、共管、共享的模式下,依托宁海特色产业优势,打造出了一个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相融合的特色学院,依托“模具工程中心”“模具数控基地”等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中央财政支持的产学研基地等平台,培养出了近万名以浙江工匠陈真为代表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2019年以来,宁海机电学院全面推进与本土企业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通过“技能+学历”,每年培养本土学生70名。近年来,毕业生留宁海工作人数每年超过200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学校授牌仪式(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供图)

史习明介绍,作为发起单位之一,学校将以宁海县域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为引领,持续扩大宁海本土化招生、培养、就业规模,通过以附属学校的形式与宁海四所中职学校共同探索县域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新路径,将产业发展需求更好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从而建立一体设计、贯通衔接、灵活多样的工学一体化的县域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体系,与各成员单位精诚合作,有效促进教育和产业体系人才、智力、技术、资本、管理等资源要素集聚融合、优势互补,在改革县域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共编人才培养标准、共育技术技能人才、共建成果转化平台等方面共同努力,着力培养更多符合宁海县域产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宁海经济社会实现更高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姚敏明 何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