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源自网络)

浅析《墙》的“存在主义哲学的萌芽”

□卢江良

《墙》是萨特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它与作者其他的三部短篇小说《卧室》《艾罗斯特拉特》《闺房秘事》和一部中篇小说《一个企业主的童年》结集,于1939年2月首次以《墙》为小说集名出版。而事实上,这部短篇小说的实际创作时间,至少在首次出版的一年零五个月之前——首次发表在1937年7月的《新法兰西评论》上,比萨特的代表作——中篇小说《恶心》的出版时间1938年还早,因而被视为作者发表的第一部小说,也算是他文学生涯的正式开端。

据说,这部“通过描绘内战时期西班牙囚犯的故事,探讨了人的存在、自由与责任等哲学问题”的短篇小说一经发表,便在当时的法国文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好评,比萨特年长36岁被他盛誉为“不可替代的榜样”的年近古稀的文学家纪德曾毫无保留地称赞道:“这是一部杰作,很久没有读到这样使人高兴的作品了……当可寄大希望于作者。”后来,这部短篇小说被认为是萨特“哲学式文学创作”的起点,融入了其“存在主义哲学”以及极力宣扬的“介入”思想。

由于《墙》与“高深”的哲学“扯”上了关系,不了解的读者难免会以为这是一部艰涩难懂的作品。其实,它颇具“悦读”效果。这部短篇小说主要讲述了西班牙内战期间,共和党人巴布洛与汤姆、胡安被长枪党徒判处死刑,在处于死亡临界状态时,汤姆勉强支撑着、胡安已吓得神经错乱,而巴布洛虽表现得克制有度,但内心不免恐惧,只是尚能无畏地面对死亡。在小说最后,巴布洛想以假供戏弄对方,却意外地害了战友,而自己因此获释,颇具荒诞性。

对于这部短篇小说,表面上似乎看不出有明显的“哲学痕迹”,但细究之下,不无充塞着“哲学意味”。譬如,小说以“墙”为题,无不蕴含着“禁锢(牢房)、界限(生与死)、隔阂(三名囚犯之间的关系)”之意,从“有形”与“无形”两种层面上均对主题有着充分的体现。当然,作者如此而为,与其身份密切相关。因为在发表《墙》之前,萨特更为倾心的是“哲学”,而非“文学”。包括后来,他一直以“哲学家”与“文学家”的双重身份展现于世人面前。

不过,有人称《墙》为“存在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作之一”,理由是其通过对巴布洛在牢房里等候处决时的心理描写,说明“对死亡的恐惧是生与死之间的一堵墙,只要克服这种恐惧,就能获得生的自由。”从而认为与“存在主义”所倡导的“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相一致。对此,笔者不敢苟同。虽然在这部短篇小说中确实隐含着这层“意思”,但更多反映的是作者的“介入”思想,这正如萨特自己所言:“那是对西班牙战争的本能的情感反映。”

然而,不容置疑的是,无论“存在主义”与“介入”思想在《墙》中各占据了多少,都不影响作者通过这部短篇小说实践“文学创作”表达“哲学思想”的途径,以致于之后创作了更多“文学”与“哲学”完美结合的作品,诸如:中篇小说《恶心》、长篇《自由之路》和剧作《苍蝇》《禁闭》《魔鬼与上帝》等,与其主要哲学著作《存在与虚无》《辩证理性批判》《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等,使其成为“20世纪世界思想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首要人物”。

而这部短篇小说,尽管萨特在创作它的时候,其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尚在酝酿之中,它并不像《恶心》那样“充满了人物哲理性的感受与思考”,萨特在多年后接受采访时也表示:“这不是一部哲学家的作品”。但鉴于其以标题“墙”为切入点,借助“墙”的多重形象及其隐喻意义,揭示了作者在这些“墙”背后所蕴藏的“某些模糊的存在主义思想”,即关于“选择”“他人”“荒诞”等哲学主题的思考,往往被认为是萨特文学作品中的“存在主义的萌芽之作”。

2024.6.25于杭州

卢江良:凭着良知孤独写作

http://blog.sina.com.cn/lujiangliang

微信公众号:lujiangliang-1972

新浪微博:weibo.com/lujiangliang

腾讯微博: t.qq.com/lujiangliang1972

QQ:38444144(闲聊者请勿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