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25日,最高检召开“高质效办理毒品犯罪案件 推进毒品问题综合治理”新闻发布会。

6月25日,最高检召开“高质效办理毒品犯罪案件 推进毒品问题综合治理”新闻发布会。发布会有四项议程:一是通报2023年以来检察机关惩治毒品犯罪、强化禁毒综合治理工作情况;二是发布;三是观看广东、湖北检察机关典型案事例的视频短片;四是回答记者提问。

检察机关2023年1月至2024年5月
批捕毒品犯罪6.1万余人

最高检党组成员、副检察长陈国庆在发布会上介绍,检察机关加大对毒品犯罪案件的惩治力度,依法批捕、起诉毒品犯罪。2023年1月至2024年5月,全国检察机关共批捕毒品犯罪6.1万余人,同比下降14%;起诉毒品犯罪6.5万余人,同比下降33%。从检察机关办案情况来看,近年来毒品犯罪数量总体呈现下降态势,国家禁毒工作成效显著。

2023年全国检察机关

共起诉寄递毒品犯罪2100余人

陈国庆在发布会上介绍,针对不法分子通过寄递渠道实施贩运毒品犯罪问题,检察机关不断加大对寄递毒品犯罪的惩治力度。2023年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寄递毒品犯罪2100余人。

检察机关从严惩治新型毒品犯罪

陈国庆在发布会上介绍,当前一些不法分子将麻精药品等新型毒品作为传统毒品替代物进行贩运,特别是麻精药品以不同形式呈现,迷惑性强,严重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检察机关依法以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等罪名进行严厉打击。

通过大数据赋能

提高惩治毒品犯罪质效

陈国庆在发布会上介绍,针对当前非接触式毒品犯罪、新型毒品犯罪等新情况新特点,各地探索研发毒品案件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增强监督线索发现、识别、分析、处置能力,提升毒品案件办理质效。

加强侦查监督

检察机关及时追捕追诉漏罪漏犯

陈国庆在发布会上介绍,各地检察机关积极发挥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机制作用,持续加强立案监督、侦查活动监督,深挖毒品犯罪线索,积极开展自行补充侦查,及时追捕追诉漏罪漏犯,切实增强打击效果。2023年1月至2024年5月,全国检察机关对重大毒品犯罪案件提前介入4900余件;监督立案2800余件3000余人;纠正漏捕1700余人,纠正后起诉1300余人,其中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的260余人;纠正移送起诉遗漏罪行1400余人,纠正遗漏同案犯3100余人,其中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的250余人;开展自行补充侦查4100余件。

强化审判监督

及时纠正定罪量刑明显不当等问题

陈国庆在发布会上介绍,各地检察机关综合运用抗诉、纠正意见等监督手段,及时纠正定罪量刑明显不当、审判程序严重违法等问题,切实维护司法公正。2023年1月至2024年5月,全国检察机关对毒品犯罪案件提出二审和再审抗诉590余件,已改判200余件。经检察机关抗诉,法院对100余人改判加重了刑罚,对20余人改判减轻了刑罚。

最高检:持续落实“七号检察建议”

严防不法分子

利用寄递渠道贩运毒品

陈国庆在发布会上介绍,最高检继2021年制发后,又于2023年5月联合国家邮政局等相关17个部门印发平安寄递专项行动方案,联合开展寄递渠道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严防不法分子利用寄递渠道贩运毒品,以合作之力深化平安寄递建设。

最高检:打造

全覆盖、多角度、立体化

禁毒宣传矩阵

陈国庆在发布会上介绍,检察机关着力创新打造全覆盖、多角度、立体化禁毒宣传矩阵,推进禁毒宣传教育深入开展。各地检察机关积极与禁毒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密切配合,开展形式多样的禁毒宣传活动,形成禁毒宣传工作合力。检察机关还充分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加大禁毒知识普法力度,通过禁毒法治宣讲、实时互动、庭审观摩、拍摄禁毒题材短视频等,提高禁毒法治宣传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最高检:推进麻精药品

滥用问题治理

陈国庆在发布会上介绍,麻精药品涉毒犯罪,社会危害严重,最高检及时发布、涉麻精药品等成瘾性物质滥用犯罪典型案例,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示范、引领和指导作用。针对办案中发现的医疗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在管理、使用麻精药品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最高检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检察意见建议,推动强化医疗行业麻精药品监管工作。

深化禁毒工作综合治理

提升禁毒工作整体合力

陈国庆在发布会上介绍,检察机关积极与禁毒委、公安等相关职能单位沟通,健全完善多部门、跨区域线索通报、联动查处、协作打击机制,全面加强联动配合,深化禁毒工作综合治理,持续提升禁毒工作整体合力。对于毒品犯罪案件中反映出的社会管理漏洞或监管不力等问题,向相关单位制发检察建议,推动加强监管,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效果。

针对毒品犯罪特点

检察机关多措并举

推进禁毒综合治理

最高检重大犯罪检察厅厅长元明在答记者问时表示,禁毒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毒品犯罪呈现四个特点:一是“网络+寄递”是毒品犯罪的重要形式;二是新型毒品犯罪案件占比呈上升趋势;三是涉麻精药品犯罪问题日渐突出;四是青少年群体涉毒危害大。针对上述情况,检察机关将着重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持续加大对毒品犯罪的打击力度;二是加强对毒品犯罪案件的法律监督;三是完善办案规范、提升业务能力;四是推进禁毒综合治理。

湖北:运用大数据模型

助推毒品犯罪综合治理

湖北省宜昌市伍家岗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彭颂东在答记者问时表示,研发“毒品犯罪网状打击与治理平台”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首先,应根据业务需求找准建模切入点;其次,梳理监督点和监督规则;再次,拟定模型逻辑施工图;最后,导入数据实现模型应用。在监督模型设计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是要解放人工,实现高度智能化;二是要立足实用,可重复推广使用;三是要功能齐备,兼顾监督与治理。

广东检察从四方面打击毒品犯罪

广东省人民检察院重大犯罪检察部主任杨雅衡在答记者问时表示,广东检察机关在打击毒品犯罪、强化法律监督、深化综合治理方面的主要做法是:第一,依法严惩毒品犯罪,持续强化法律监督;第二,精准实现打财断血,斩断毒品犯罪经济基础;第三,着力依托数字科技,助力智能化检察履职;第四,重点强化协作配合,推动毒品综合治理。

全国检察机关一年来起诉

涉毒洗钱犯罪1025件1212人

元明在答记者问时表示,涉毒资产查处是惩治毒品犯罪的重要内容,一年来,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涉毒洗钱犯罪1025件1212人,起诉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47件67人,对毒品犯罪中的涉毒资产提出明确的处置意见。对于涉毒资产查处,检察机关着重加强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强化“一案双查”;二是强化对涉案财物性质的审查认定;三是强化对涉毒资产查处工作的法律监督。下一步,检察机关将进一步加强与公安、法院、人民银行等单位的沟通协作,形成涉毒资产查处工作合力。

来源:最高人民检察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