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番茄公社里的甜蜜生活

在番茄公社,西红柿作伴手礼,石头作画板,捏花膜的传统手艺备受欢迎……节假日去一趟番茄公社,已经成为兴安盟乌兰浩特市、科右前旗以及附近城镇居民的优选。

番茄公社到底是个啥?

番茄公社是一个乡村旅游综合体。2022年,番茄公社项目在科右前旗科尔沁镇平安村落地。项目通过规模发展、产销一体、资源整合,将休闲采摘、农事体验、乡村民宿融为一体,拓展农业产业功能,实现了农旅一体、融合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番茄公社航拍图。

走进平安村,一座座标准化的果蔬大棚并排而立,到处弥漫着泥土和果香的芬芳,小村庄早已成为游客争相打卡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技术员在工作中。

过去,这里却是另外一番模样。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发展薄弱等短板突出,大部分村民靠天吃饭。致富带头人齐晓景的到来,让这个小村庄发生“蝶变”。

2009年,大学生村官齐晓景被分配到科尔沁镇远峰村,2013年服务到期之后,她决定留在科尔沁镇平安村,开始创业之旅。

“番茄公社建成以后,4位大嫂跟着我们发展乡村民宿,当年每家就增收两万多。看见经营民宿能赚钱,去年又有18户村民自己装修房屋跟着我们一起做乡村旅游。现在我们干劲特别足,大家对开展乡村旅游特别有信心。”齐晓景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番茄公社一角。

齐晓景还在番茄大院开设了国学小课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探索“农耕文化+农事体验”模式,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劳动实践、校外农耕体验活动中。同时,她还设置了乡村徒步、国风茶艺等活动,助力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回顾发展历程,齐晓景形象地将其比喻为从“1.0到4.0”的升级过程。

“我们从最初的农业生产,逐步发展到采摘、餐饮,再到住宿、培训多元化经营,现在更是通过番茄公社,实现了民宿、研学、培训为一体的产业融合新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番茄公社里的研学之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学做面食。

如何复制出

更多增收致富的“番茄公社”?

如何让一个齐晓景

带动一群“齐晓景”?

在同商同建中共谋发展、在同向同行中紧密团结、在同学同创中奔赴振兴。2022年,兴安盟实施了“晓景计划”,旨在培养更多像齐晓景一样的产业发展带头人。这一计划不仅为乡村产业和人才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更成为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互融共促的生动实践。

“晓景计划”的实施,让兴安盟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晓景”式人才,他们以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带动着各族群众走向富裕。截至目前,该计划培养产业带头人1288名,辐射带动3.8万农牧户,户均年增收4900元,整体经营收入累计达3.58亿元。

“发展农旅融合的同时,我们还把这里作为新农民培育的基地。以番茄公社为引领,我们带动更多百姓参与进来,2022年至今,全镇接待旅游人数达到了20万人(次)。我们让旅游一年四季火起来,更切切实实尝到了通过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福利。”科尔沁镇党委书记高冰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番茄公社俯瞰图。

更多的新农民在这里成长

更多的新技术在这里推广

更多的新发展理念在这里碰撞

各族群众心手相连、融情于心

在同发展、共进步中

分享更多融合发展的红利

监制:丁燕

记者:韩雪茹 高敏娜 郭丽娜

视频/图:金泉 苗旭 牟野

新媒体呈现:董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