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颖 日照报道

6月25日,日照新闻办召开市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第11场)——解读《推行日照绿茶“母品牌”防伪溯源专用标识助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马宗光介绍了《防伪溯源专用标识工作方案》的有关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几年,随着日照绿茶社会认可度、知名度的日益提高,外地茶假冒日照绿茶、网络销售以假乱真以及日照绿茶质量安全等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成为品牌保护的薄弱环节和核心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就是建立日照绿茶质量安全溯源体系,全面推行防伪溯源专用标识,实行贴标上市。

为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化追溯管理办法(试行)》《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等法律法规,市政府出台了《推行日照绿茶“母品牌”防伪溯源专用标识助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推动日照绿茶贴标上市。这是实施“谷雨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持续推动日照绿茶高质发展作出的重要举措。

据悉,日照绿茶“母品牌”防伪溯源专用标识,是指为了提升日照绿茶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专用于日照绿茶生产、加工、销售,具有产地证明、防伪溯源功能的实物识别标签,包含使用主体、年份、规格、编号、防伪信息等内容。

《防伪溯源专用标识工作方案》共三部分:

第一部分,专用标识要求。对日照绿茶“母品牌”防伪溯源专用标识的内容做了明确。

第二部分,主要任务。有五项内容:一是核实相关数据。核实全市茶农户数和茶园面积、在册登记茶叶加工主体数量,以此为基础,发放激活惠农卡。二是打造管理平台。搭建日照绿茶全产业链产业大脑,为茶叶加工主体免费配备电子溯源秤和防伪溯源码打印机,通过对鲜叶交易总量控制,按比例对干茶进行赋码。三是推行批批监测。每个主体每个收购日对当天收购鲜叶分上午、下午2个批次“批批混检”,检测结果自动上传系统,如发现问题隐患,市农业农村局、市公安局执法机构及时跟进排查处置。四是强化主体教育培训。对电子溯源秤、茶标打印机、快检设备使用,分区县开展培训。五是强化宣传引导。规范专用标识宣传口径。

第三部分,保障措施主要有三条: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牵头,市农业农村局会同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抓好落实;区县政府(管委)落实属地责任,负责具体发动实施。二是强化法治护航。修订完善《日照绿茶“母子品牌”使用管理办法》,推动制定《日照市日照绿茶保护管理条例》。三是强化监督管理。建立农业农村、公安、市场监管、属地政府联动打假机制,推动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执法、跨区域执法协作,维护日照绿茶市场秩序。

据记者了解,该方案实施以来,日照市已初步建成日照绿茶防伪溯源数字化管理系统,纳入茶农4万余人、加工经营主体850余家,发放溯源配套设备586套,春茶鲜叶交易累计55万斤,交易额1200余万元,打印防伪溯源专用标识5.4万张。

下一步,日照市农业农村局将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加紧加力持续推进日照绿茶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