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记者 雷珂馨 文/图)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消费者对汽车的消费需求也日益多样化、个性化。为顺应这一趋势,6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旨在通过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进一步推动消费市场的繁荣和发展。其中,汽车消费新场景的拓展尤为引人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北京车展上,车企在空间设计、智驾体验等方面不断创新,以此来满足消费者对于汽车的多样化需求。

政策为汽车限购放宽提供助力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消费需求的持续升级,汽车已经从单一的交通工具转变为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产品。从日常通勤到休闲娱乐,汽车消费新场景的拓展不仅关乎个人的出行品质,更是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

在购车政策方面,措施明确提出,鼓励限购城市放宽车辆购买限制,增发购车指标;通过中央财政和地方政府联动,安排资金支持符合条件的老旧汽车报废更新;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支持汽车置换更新。

近年来,政策层面已多次提出放开汽车限购、推动汽车以旧换新。

5月29日,国务院印发的《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中提出“逐步取消各地新能源汽车购买限制”;3月,国务院印发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因地制宜优化汽车限购措施”。

中国商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北京、上海、广州等多个城市对新能源汽车有限购政策。5月,深圳发布的《深圳市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取消非深户籍人员申请新能源小汽车增量指标社保限制,放宽名下仅有1辆在深圳市登记的小汽车个人申请混合动力小汽车增量指标的条件限制。这意味着深圳已经放宽新能源汽车购买政策。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放宽购车限制将释放消费者被压抑的购车需求,尤其是在限购城市,短期内可能会刺激汽车销售额的增长;随着购车指标的增加,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汽车制造商需要提供更具吸引力的产品和价格策略来争夺市场份额。此外,消费者将有更多的选择,包括不同类型、品牌和价格的汽车,这可能会促进市场的多元化发展。”

天使投资人、资深人工智能专家郭涛对记者表示:“在限购城市放宽购车限制,将使更多的消费者有机会购买新车,这对于汽车制造商和销售商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然而,这也可能加剧城市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如何在刺激汽车消费的同时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是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着重考虑的。”

智能网联汽车引领出行新风尚

在智能网联汽车方面,措施提出,扩大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范围;稳步推进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运营,打造高阶智能驾驶新场景;开展智能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

随着人工智能、5G通信和大数据技术的深度融合,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正迎来高速发展的黄金期,高阶智能驾驶将成为各大车企争相布局的赛道。同时,各地政府也在积极推进智能网联汽车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目前,包括奔驰、宝马、长安、比亚迪、长城、蔚来、小鹏、理想、问界、小米等在内的多家车企均在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建立智能网联生态圈,为消费者提供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用车体验。

科方得智库研究负责人张新原对中国商报记者分析:“推进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运营,将有助于推动汽车行业的技术创新,加速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同时也将为汽车市场带来新的增长点。高阶智能驾驶新场景的打造,将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如传感器、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领域。这一措施还有可能推动汽车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如智能交通、共享出行、汽车租赁等领域的发展,进一步推动汽车市场的多元化发展。”

钉科技创始人丁少将表示,稳步推进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运营,将加速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汽车行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这不仅可以提高汽车的智能化水平,还可以为消费者带来更安全、更便捷的出行体验。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运营将促进汽车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包括芯片、算法、软件、硬件等各个领域的创新和应用,这将进一步推动汽车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

郭涛认为,自动驾驶技术是汽车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它不仅可以提高驾驶安全性、减少交通事故,还可以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提高出行效率。此外,自动驾驶车辆的商业化运营也将为汽车行业带来新的商业模式和盈利点。然而,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落地也面临一些挑战,如法规制定、道路基础设施改造、公众接受度等问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