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组最后一轮比赛,除了西班牙已经提前获得小组第一,可以当作练兵的友谊赛,其他3支队伍必须殊死一搏。克罗地亚对意大利踢得精彩纷呈,悬念在最后一分钟才揭晓,另一场却略显沉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班牙队球员费兰·托雷斯(左)在比赛中庆祝进球。(新华社)

第13分钟,西班牙队的拉波尔特长传,奥尔莫右翼直塞,费兰·托雷斯眼前起码5米内无人阻挡,从容推射远角得分。此后相当长时间里,已经身处悬崖边的阿尔巴尼亚不慌不忙,刚打开电视机的观众,还以为西班牙在追赶比分。直到第44分钟,阿尔巴尼亚才有第一脚射门。

当双方首发名单公布之时,相信阿尔巴尼亚球迷曾满怀希望。西班牙队轮换了10人,基本就是全替补阵容。对阵意大利、克罗地亚,阿尔巴尼亚都能打得有来有回,让对手心惊肉跳。面对西班牙替补,阿尔巴尼亚却怂了。全场大部分时间,都能看到“步行者”慢悠悠地防守,进攻则拖泥带水,一到前场就失误连连,与前两场判若两队。

媒体夸赞西班牙替补阵容踢得行云流水,其中很大一部分功劳,其实在于阿尔巴尼亚逼抢力度不够。这也影响了西班牙传控打法的观赏度,原本眼花缭乱的咏春拳,硬是打成了慢条斯理的太极拳。

直到最后20多分钟,阿尔巴尼亚似乎才想起来“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场上拼抢激烈程度这才有所提高,但与隔壁那场依然没法比。

或平或输都将淘汰,何以阿尔巴尼亚反而没有了前两场的激情?或许因为两队历史战绩给他们留下了心理阴影。两队以往正式比赛交锋7次,除了1986年欧洲杯预选赛,阿尔巴尼亚最少输两球。其中1990年欧洲杯预选赛,发生了0:9的惨案。

或许“童年”阴影实在太深,以至于面对西班牙,阿尔巴尼亚便以输少当赢,明知不敌干脆放弃。求仁得仁,最后仅负一球,追平两队交锋历史最好成绩。

比赛结束后,媒体照例猛烈歌颂胜利者,渲染西班牙替补阵容的强大,这倒不至于捧杀西班牙。比赛最后阶段,西班牙换上两名主力前锋“保养”临场感觉。换上和被换下的球员互相击掌,表情都宁静如水,没有丝毫激情,看得出他们并没有太看重这场胜利。对手没能打出殊死一搏的气势,对于西班牙,锻炼价值便很有限。

未来某天,再次面对西班牙,哪怕对方是全主力,明知不敌也敢亮剑,阿尔巴尼亚足球才会真正有所突破。

文丨朱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