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毛主席批评教育制度:“从小学到大学,一共十六七年,看不见工人怎样做工,看不见农民怎样种田,看不见商品是怎样交换的,身体也搞坏了,真是害死人。”

三年后,浩浩荡荡的知青下乡运动正式开始,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如今来看,毛主席的话仍然是真理。

1955年,国家正是百废待兴的状态,三大改造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我国是农业大国,因此农业合作化的规模也相当大。

不过这时候出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城市学生从小学毕业后,没有足够的初中和高中供他们读书,以至于大部分的学生小学毕业后就要进入社会工作,可是城市的工作机会又很少,失业人员正在急剧增加。

同时农村缺乏大量的劳动力,于是毛主席说:“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这一句话后来成了上山下乡的指导思想。

毛主席指示后,北京第一支青年志愿垦荒队便前往北大荒萝北县进行建设,两个月后上海市支援垦荒队到江西德安县参加劳动,这些垦荒队住在简易的草棚里,吃稀饭萝卜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当时涌现了众多的知青榜样,但知青下乡还是少数,无法补足农村劳动力,于是在1962年时有人提出全国化地组织起来,两年后中央特别设立工作组。

1965年,在一次会议上,毛主席提到知青下乡问题时说:“从小学到大学,一共十六七年,看不见工人怎样做工,看不见农民怎样种田,看不见商品是怎样交换的,身体也搞坏了,真是害死人。”

作为从农民做出的领导人,毛主席深知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如果只是每天坐在教室里学习理论知识,却不去实践,那么终究是纸上谈兵。

1968年,毛主席召集了北京各大高校的校长,进行了五个小时的长谈,讨论关于学生在学校学习了知识,却越来越不知人间疾苦,思想浮躁之风盛行的问题。

并且还讨论了已经下乡的知青们的情况,这些成功的案例说明这项政策是十分正确的,于是全国掀起了宣传“再教育”的高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向全国人民发出最高指示,说出了那句耳熟能详的话:“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要说服城里的干部和人民,把自己的初高中、大学的子女送到乡下去,农村同志也应当欢迎他们!”

自此全国上下掀起了上山下乡的热潮,直到1975年大家都踊跃地参加下乡运动,到当年年底已经有1200万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再教育。

其实下乡运动不只是帮助知青懂得知行合一,更是促进了农村的发展。

这些知青到农村后教会当地农民学会了更好的生产方式,更文明的生活方式。有知情透露,当年到云南插队时,一个叫沙族的部落里人们还是原始人状态,女人们不知内衣内裤为何物,不知道化肥能使作物高产的道理。

但知青下乡后,一年后沙族女人们穿上了内衣内裤,当地人们懂得农作物施肥就能达到高产的道理。

后来知青们回城后,涌现了无数各行各业的人才,比如曾到北大荒当知青的记者兼作家陈可雄,他最出名的荣誉就是到达过南极的最远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惜后来因为一系列事件,使得知青下乡变得不伦不类,产生了很多争议。但如今看来,毛主席所说的学生问题依然存在,甚至发展到不可思议的地步。

“农民在县城买房,白天开车去种地,晚上再开车回县城睡觉”

“收入低想要提高收入很简单,只要把闲置的房子出租,就能收一笔租金,有私家车就可以跑滴滴,也可以多一笔额外的收入。”

“中国人没那么穷,家庭平均资产300万,随便一个家庭都能拿出50万,这是很轻松的事情。”

以上这些言论就是拥有高学历的专家们说的,他们毕业于高等学府,享受到了精英人才的利益,随便一场讲座就能赚很多钱,工作年薪也高昂。

他们的专业关于人民,但他们却对真正的人民不了解,凭借着从书上看到的理论,就给出自己“专业”的建议,殊不知他们的建议犹如空中楼阁。

也正是这样偏离群众的言论,导致我们不再相信所谓的专家,而把他们当成笑话来看。

他们正是毛主席所说的:看不见工人怎样做工,看不见农民怎样种田,看不见商品是怎样交换的,身体也搞坏了,真是害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