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结束后,日本作为法西斯主义国家之一,理所当然地丢失了大量领土。虽然丢失的许多领土都是日本在战争中侵略所得,但其中有一块地盘,对日本人来说意义非凡,失去它让整个民族无比痛心。这到底是哪块地盘?日本人为何如此恋恋不舍?让我们一探究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俄角力下的主权争夺

说起日俄两国在东北亚地区的恩怨情仇,那可就要从17世纪说起了。那个时候,俄罗斯沙皇国开始了大规模的东扩,一路东进,将目光锁定在了遥远的太平洋沿岸。而日本的德川幕府,已将统治版图扩展至北海道,同样将眼光投向了北方的库页岛。

库页岛,这块被统治者视为"边塞中的边塞"的遥远土地,实际上早在16世纪就开始有日本人在此定居狩猎。到了17世纪中后期,俄罗斯和日本分别开始派遣探险队,对这片未开化的地区实施有意识的渗透开垦。

很快,俄日两国在库页岛及其附近的千岛群岛地区,产生了剧烈的主权冲突和领土争端。期间,双方曾多次交火,步话几乎决裂。终于在1875年,矛盾被暂时压了下来,双方达成了一项妥协:日本放弃对库页岛南部的主张,作为交换,俄国将千岛群岛北部割让给日本。

就这样,库页岛南半部的主权归属仍未确定。事实上,这场争端只是被搁置了,根本矛盾并未解决。果不其然,1904年,由于双方在朝鲜半岛的利益冲突,日俄战争爆发。

1905年,日本取得了战争的最终胜利,并在随后的《朴茨茅斯和约》中,获得了库页岛南纬50度以南地区的主权。就这样,南库页岛正式被划入了日本版图。当年,日本在此设立了"桦太民政署",统一管辖这片新疆土。

日本人心中的"日本正阿"

对于日本民众来说,南库页岛可谓是份外眷恋。他们从未将这片土地视为一块普通的疆土,而是心中真正的"日本正阿"。

早在17世纪,这片寒冷僻远的大地就开始有日本人前来探索、生活和狩猎。尽管位于偏远北境,但这里的自然风光、物产资源、人文环境与日本本土如出一辙,容易让人产生亲切感。

到了19世纪下半叶,随着日本对外扩张的步伐加快,大批日本移民开始涌入南库页岛,大规模的开垦和建设开始启动。仅仅几十年,就有30多万日本人定居在这片新疆土上。

与此同时,日本政府也将之视为内地,纳入统一法律管辖和行政体系。桦太民政署成立后很快就升格为桦太厅,与日本本土的其他县级行政区无异。

到了1942年,桦太更被明确划归内务省管辖,彻底摆脱了边疆特殊地位,与东京、大阪等大都市享有同等待遇。从此,这里宛如日本本土的一部分,不再被视为偏远边疆。

在当地,到处可见日式民居、神社庙宇、温泉疗养院等熟悉的景象。当地人的生活作息、饮食习惯、节庆活动也与日本其他地区别无二致。就连日式风俗在这里也得到了完好的保留和延续。

更有甚者,一些大型岛屿上甚至设有分县,行政层级丝毫不亚于日本内地其它县份。这种种都让日本民众将之视为"日本正阿",而非外省或是殖民地。

战后被迫割让的"心头肉"

尽管对南库页岛的主权存在争议,但在二战前夕,这里实际上已成为日本的一部分。只不过,这份牵绊并未维系太久。

二战爆发后,作为轴心国成员的日本,开启了殖民扩张的新进程。作为北方唯一的疆土,南库页岛自然也被卷入了这股狂潮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2年,桦太地区被正式纳入内务省管辖,与东京、大阪等内地城市享有同等待遇,成为日本本土的一部分。这一做法无疑是为了加强对该地区的统治和开发。

战火燃烧期间,南库页岛的人口和经济建设都有了大幅增长。更为重要的是,在生活习俗方面,这里与日本本土的区别已经渺小至微不足道。

从居住环境到饮食起居,从节庆活动到风俗习惯,南库页岛的一切都与日本其他地区别无二致。可以说,在文化层面,这里早已与日本本土融为一体。

而在日本政府的蓝图中,南库页岛则被视为通往北方的最后一个垫脚石。一旦完全掌控住这片土地,日本便可以踏足亚北极圈,实现将统治版图扩展到整个北太平洋的终极目标。

然而,这几乎是个无法实现的梦想。二战结束后,根据战败国条款,作为主要战争贼源地之一的日本,不得不放弃对南库页岛的主权要求,将其拱手割让给苏联。

这无疑是当时日本无法承受的打击,就像被生生割去了一块心头肉。毕竟,这里已然与日本本土心连心、脐相连,失去它就如同失去自己的一部分血脉。

一度被视为"内地"的地盘

对于日本人而言,南库页岛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自1942年起,这片领土就被正式并入了内务省管辖,沦为内地,与东京、大阪等地区实现了法律和行政上的一体化。

根据当时的规定,内地是指日本本土,适用国内法,而外地则指台湾、朝鲜等殖民地,由当地总督府另行管辖。显而易见,将南库页岛划为内地,意味着它已经彻底融入日本版图。

这一转变伴随着大规模的移民和开发。仅在1942年至1945年这几年间,就有超过10万日本人迁入南库页岛,人口数量激增至47万。

与此同时,大量资金和资源也被投入到这片新疆土的建设之中,基础设施、公共事业、工业园区等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更为重要的是,日本开始着手将这里彻底"内地化"。无论是法律法规、行政管理、文化教育,还是社会习俗、节日风俗,南库页岛与日本本土别无二致,可谓是完全同化。

甚至连行政区划也做出了细微调整。最初由桦太厅一家独撑,后期又在主要岛屿设立分县,使之与日本其他县份地位相当。从这一系列做法可以看出,日本当局是多么重视这片领土,视之为自己的心脏地带。

按照日本政府的规划,将南库页岛纳为内地,只是铺开对北方扩张的垫脚石。一旦在此站稳了脚跟,下一步将目光投向整个亚北极区,统领整个北太平洋,让日本的势力范围最终跨入格陵兰岛和阿拉斯加,实现对整个北冰洋地区的控制。

永远无法弥补的创伤

尽管南库页岛在二战后被割让给了苏联,但对日本来说,失去它,无异于被生生割去一块心头肉,造成了永远无法弥补的创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日本就开始着手"北方领土问题"的外交斗争,视之为解决战后悬疑的最大目标之一。但即便经过数十年的周旋,苏联和继承者俄罗斯均对此无动于衷,死活不愿松口。

1993年,俄日两国达成《东京宣言》,同意通过谈判解决领土问题,这令日本寄予厚望。但很快,俄方就反口否认此前承诺,双方陷入新一轮僵局。

21世纪以来,日本继续孜孜以求,屡屡提出愿意付出代价却也无能为力。即便如此,每一任首相在访问莫斯科时,北方领土问题必属于谈判的核心内容。

尽管如此,俄罗斯对这一问题的态度始终未有丝毫改变。在俄方看来,放弃南库页岛等地毫无合理性可言。相比之下,日本倒不如主动放弃这一无谓的追索。

时至今日,南库页岛依然稳稳地屹立在俄罗斯的版图之上,而日本对它的主权要求也仍无回音。对于绝大多数日本民众而言,这无疑是永远无法忘怀的一桩心头恨。

曾几何时,那片土地上还布满了熟悉的面孔和身影,那里也曾被视为日本的核心地带。而今,一切只能成为遥远的过往,永世无缘重逢。

历史学家曾评论说,对日本来说,失去南库页岛的创伤胜过失去其他任何领土。因为对他们而言,那里实在太过于亲切和动人,以至于后世无数年都无法释怀。